作者:文妍
走在湖光山色中的武汉大学,四处树木参天、花香鸟语,青春的学子们活力四溢,人文气息扑面而来。而最吸引人视线、最令人惊叹的,还是错落有致地掩映在绿树丛中的一栋栋玉宇琼楼。只见银墙琉瓦掩映在葱茏的花木下,飞檐斗拱镶嵌于秀丽的山水间,远看似仙山琼阁,近观如楼台宫殿,那金碧辉煌的气象,令人叹为观止。
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群气势恢宏,布局精巧,群而不乱,典雅凝重,体现了校园自然风景与人文底蕴的完美结合,堪称中国近代大学建筑的佳作和典范。2001年6月25日,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群与清华大学早期建筑和北京大学未名湖燕园建筑一起,作为首批中国大学校园内历史建筑群现址,被国务院正式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武大建筑群面积最大。
正是因为有着这些中西合璧、与绿水青山交相辉映的人文景观,才使得武汉大学至今仍是我国最富自然之美、最具人文气息的校园,也堪称世界最美丽的校园之一。让我们走近武汉大学早期建筑,并透过老建筑的砖墙,感受它蕴藏的文化气息和内在的文化魅力。
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群是20世纪30年代唯一完整规划且一气呵成的中国大学校园建筑,从1930年3月动工,到1936年全部竣工,共30项工程68栋,占地面积200多公顷,建筑面积78596平方米,耗资400万银元。这是中国高校建筑史上从未有过的浩大工程,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也是罕见的。
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建筑包括:男生寄宿舍(现樱园学生宿舍)、学生饭厅及俱乐部(现樱园食堂及大学生活动中心)、文学院(现数学与统计学院)、理学院、周恩来旧居、郭沫若旧居、国立武汉大学牌楼、半山庐、图书馆(老图书馆)、法学院(现质量发展研究院)、工学院(现行政楼)、体育馆(宋卿体育馆)、华中水工实验所(现档案馆)以及后来建设的六一纪念亭和李达故居,共15处26栋。
穿行在老建筑之间,你会发现校园布局别具匠心。设计师们将各个教学楼群环山布置,将体育场围合成校园中心,并形成主轴线,在主轴线的交汇处安排建筑群,构成轴线分明、变化有序的整体之美。两条南北轴线上,形成以图书馆、理学院、工学院为主体的三个建筑群组。以图书馆为主体的狮子山建筑群最为雄伟壮观,图书馆两侧为文、法学院,以西是学生宿舍、饭厅及俱乐部。理、工学院分居运动场北、南两端,遥相呼应。东西主轴线上,东以大礼堂(后在该址建人文科学馆)为主体,包括物理楼、生物楼,向西直达体育馆;南面的东西轴线上是工学院、华中水工实验所一组建筑。这些建筑镶嵌在群峰翠谷之中,既有各自独特的造型,又相互呼应,相对构成对位对景,蔚为壮观。因此,欣赏珞珈校园建筑,不仅在“可望”,而且在“可游”,步移景异,韵味无穷。
漫步武大,首从正门而入。作为老建筑的国立武汉大学牌楼,坐落于武珞路与珞珈山路交接处的街道口,采用中国古建筑中的牌坊造型。最初的木质牌坊建于1931年初,毁于龙卷风。1933年在原址重新建造,四根八棱圆柱,表示喜迎来自四面八方的莘莘学子,柱头上的云纹寓意浓厚的文化气息,上覆孔雀蓝琉璃瓦。牌坊正面书“国立武汉大学”六字,最初究竟为谁所题已无实据,较权威的一种说法是时任数学系教授萧君绛所书。“文革”时被换成了毛泽东主席题写的“武汉大学”,取自1951年5月毛泽东给武大农学院学生陈文新的私信信封上的笔迹。文革后,学校请著名书法家、画家曹立庵先生重新题写,即现在所见的“国立武汉大学”六字。牌坊背面小篆体“文法理工农医”六字,为中文系教授刘赜(刘博平)所书,堪称国宝。表达了武汉大学的办学理想、办学规模和学科特色。
说到校名,武汉大学还流传着一则吴于廑将“国立武汉大学”巧读为“学大汉,武立国”的佳话。吴于廑是著名历史学家,1950年,他在全校抗美援朝参军参干动员大会上作讲演,匠心独运地把“国立武汉大学”校名由左至右倒过来念,变成“学大汉,武立国”,既把武大校名和现实联系起来,又把历史和现实有机结合起来。他说,中国再一次面临生死存亡关头。为了保家卫国,复兴中华,我们必须学习大汉,以武立国,才能达到卫国保家、强兵富国的目的。师生员工深受鼓舞,全校学生一半以上报名参军,最后录取了300余人。一所大学的名字倒过来读也一样意味深长、大气磅礴,这在古今中外都是难得一见的。
处于街道口的这个老牌坊,也是曾经守卫珞珈校园的老校门,由于长期淹没在市井喧嚣之中,早已残破不堪。它也早已不复是武大的校门,只是作为文物而存在。
1993年百年校庆前,由校友捐资,仿老牌坊在现正门处修建了校门牌坊,2012年因八一路地下通道施工而拆除。120周年校庆前,学校在原址附近复建了一座牌坊,校门口建成了宽阔的景观广场。
(摘自《流风甚美》,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11 本网编辑:肖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