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调查

首页 >> 专题报道 >> 记者调查 >> 正文

【记者调查】世界读书日:社会学院“8107”的内与外

发布时间:2022-04-22 21:06 来源:党委宣传部 阅读:
A A A

策划|执行:陈巧燕

撰文:李金辉、王心怡

题图:毛碧云

采访:赵铱影、刘耀歌、李梦雨、梁露斐、杨茹景、周起震

出品:武汉大学大学生新闻社

指导老师:肖珊

1580-301.jpg

3月20日下午,社会学院102教室座无虚席,专注安静的会场弥漫着蓬勃生机。2021级研究生以各自的学习小组为单位,早早地占好座位,踊跃参加本月的“与院长面对面”读书会。

会上,有的同学分享了这段时间阅读社会科学经典的收获、与小组同学共同学习的意义、锻炼身体的汗水和收获等,浓厚的学习氛围和阳光的精神面貌感染着大家。有些同学则大大方方地提出读书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坦言间断性的压力,或是倾诉困扰自己已久的瓶颈。

老师们认真聆听,耐心解答,或语重心长,或语词激烈,引起在场每个人内心的阵阵波澜。在学生分享和老师评讲中,书本方寸、人生古今、教室内外,恍若精神的盛宴。

“8107”“学习小组”“读经典”“锻炼身体”……会上,这些亮眼的高频词,折射出社会学院独特的学习生活模式,是学生们沉甸甸的获得感,也是让老师们喜上眉梢的欣慰。

每一天,珞珈山的晨曦,东湖水的微澜,广袤穹宇的斑斑星河,陪伴着这群可爱的学生。所谓“8107”,即:早上8点,晚上10点,一周7天,以饱满的热情奔向图书馆和运动场,在简单中成就不简单,在平凡中书写不平凡。


缘起“8107”

“大学是象牙塔”,不是指大学是脱离社会的世外桃源,而是大学校园弥漫着求真向善的学术氛围,寓居着来自五湖四海的一腔赤忱的师生。

“大学最美的风景是无限热爱学生和学术的老师”,人们爱的是大学的风骨与灵魂。若是来到武汉大学社会学院,切身感受师生的风貌,就会发现这种传承下来的精神与韵致,在每个人身上绵延不绝。

若只有情怀与精神,没有方法和智慧,是做不成事也成就不了人的,社会学需要温度,更需要深度。这种深度,首先就必须来自于社会科学经典阅读。古往今来,鲜有不重视读书的人,更是没有不重视读书的老师,只是,读书需要方法,更需要集体的支持。

“8107”就是社会学院集体读书培养模式的体现,内核在于解放学生的主体性。社会学院进行集体阅读的学生们,以昂扬的面貌坚持在图书馆学习,早八晚十,一周七天。在这种学习状态下,学生不会被学院的任何行政事务掣肘,也不会被导师当作办事员,“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成长”是集体阅读的前提条件。

纯粹已成社会的稀缺品,物质的丰裕带来流光溢彩的表象,但真知永远与纯粹的心灵相伴。阅读经典就是不断做生活减法的过程,在图书馆坐定,远离电子产品,远离参考工具,远离评价标准,远离生活琐屑,这世间唯有一方案几、一本经典,与年轻而纯粹的心相遇。当他越过文字的藩篱,纵横知识的汪洋,在一字一句、“8107”的努力中,一苇如航,成为将能力身体化的舵手,蜕变成最好的自己。

“与院长面对面”是经典阅读之旅中回顾、调整、振奋的驿站。不同的学生带着不同的过去,结缘社会学院,也带着过去的思想和习惯,在浩如烟海而又略显枯燥的社科经典面前,是极容易“演奏退堂鼓”或是“误入歧途”的,在关键的时刻,老师的提点和帮助就尤为重要,对于体验过经典阅读的学生来说,宛如拨云见日一般。

这种面对面实际上是凝合的、具体的“场”,社会学院是整体的场,年级内以八到十人为一个学习小组,集体阅读讨论、组织游玩锻炼。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年级之间则形成了日常邀请讨论的“传帮带”,围绕着读书和做学问,学院形成了更大的场。

从2018年开始,社会学院结合早年的培养经验,探索出“两经一专”的培养方案,学院全体老师为学生的成长尽职尽责,营造浸润式的学习环境。2021级研究生实际上入学还不到一年,但是问及他们的学习体验,一个个仿佛都是“老武大人”了,对这里的一切都倍感亲切。

实际上,每一届研究生在大四被社会学院录取后,就由学院出资,前往武大参与集体读书活动。在学院的支持、引导和鼓励下,疫情和距离都不能阻挡学生求知的热情,线上线下的定期汇报讨论与同学们努力的自主阅读相结合。同学们与社会学院的缘分,早早地通过“治真学问”“做真人”联结在一起了。

2020级研究生焦颖娜在保研后说:“虽然我们人不在学校,但是心已经同一,我们小组每天都线上交流自己的阅读和运动情况,贺老师也每个月都和我们至少交流一次。”

在集体读书的过程中,研究生们的团体凝聚力也格外强烈。2021级研究生余敏达感激地说:“这群朋友不是散漫的,而是和你一起努力和进步!”


以读书为业

在这里,从个人走向集体,从集体走向专业。社会学院对于硕博生的培养模式,可以简称为“两经一专”,即通过体系化阅读的经典训练和田野调查的经验训练,扎实地走向专业化。

韦伯的《经济与社会》、马克思的《资本论》、哈贝马斯的《认识与兴趣》、布迪厄的《实践感》……硕士阶段的任务主要是体系化阅读社会学的学科经典,接受严格的学术训练,他们阅读的皆是这难啃的“硬书”。

学生们的求知欲和“野心”不局限于社会学,更是横跨了经济学、政治学、哲学等多个学科。“读硬书、硬读书”,“笨读笨思”,一本本、一家家、一个个学派和学科认真研读。以社会学为例,从古典时期的前四大家,逐渐过渡至近现代的后四大家,硕士期间,研究生平均至少阅读100本以上的经典“硬书”。

阅读经典有“无用之大用”,这种训练是全方位的。读书小组“一起泡馆,一起早起,一起打卡,日以继夜,8107”。

2021级研究生华军觉得,集体阅读的一大益处,在于相互激励和督促,“每当看书看不下去、思想游离的时候,看到周围的同学还在认真地阅读和做笔记,就能激励我再坚持一下。在阅读经典的旅途中,1+1>2,在集体中总能汲取无限的力量。”

及时的学术交流也是集体阅读带来的另一优点。每当读到酣畅淋漓、醍醐灌顶的时刻,想要倾吐和表达的愿望是难以阻挡的,接触到了真知的喜悦将同学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将琐碎的漫谈和市侩的闲话驱逐了出去。

同时,近期不在状态或是迟迟没有兴趣的同学也会被这种积极的氛围感染,逐渐走出困难,探索新的生命境界。这种“浸泡”被大家戏称为“染缸”,而集体的阅读,既成就了学术的共同体,又成就了生活的共同体。

除了化作学风的日常交流,还有读书论坛上的亮剑切磋。论坛主要是以书本内容为主的交流,是同学们自发组织的定期交流,通常以单个的小组或若干小组为单位,双周或三周开展一次,学生们轮流报名担当主讲、评议、主持和记录等角色,每次论坛的时间都长达三四个小时,会前精心准备,会上热烈讨论,会后意兴阑珊。

2020级研究生徐亮亮说,“十多个人的十多种想法,都会在论坛上集中呈现,每次都能感受到很多新的东西。”

论坛的形式完全开放,师兄师姐、外院外校的同学都能自由参与讨论和交流。因为读书时间的因素,读书刚刚起步的同学往往为高年级师兄师姐在读书论坛上出口成章、殚见洽闻的风姿所震撼,感叹“腹有诗书气自华”所言非虚。正是在自然流露的“真善美”当中,后学不断地从前行者身上发现魅力、获得动力。

生活方面,他们既做到了手不释卷,也注重劳逸结合。培养模式也非常重视“阅读、作息、运动一体化”。他们说:“好的身体和精神状态,跟读书是分不开的”“高强度的脑力劳动必须结合高强度的体力劳动”。

跑十公里,打两小时羽毛球,东湖骑行六十公里,都是学子集体运动的固定项目。羽毛球是社会学院的“院球”,学院组织过数次比赛,学生们已成为体育馆的常客。

不少同学以前并不喜欢运动,不会打羽毛球,第一次打了两个小时后双腿下楼梯都发软。在集体的带动下,在每周一次的训练中,他们被同伴鼓励,慢慢地变得热爱羽毛球,在日常生活中渐渐养成锻炼的习惯。

珞珈山四时的美景与江城昼夜的繁华,为各个学习小组开展别开生面的集体活动提供了方便,相识、相知、相处,同学们结下了绵密深厚的友谊,将最美的青春书写成能够惦念一生的美好回忆。


抵达生活的岸上

“读书众壑归沧海”,主体性的学习,在静默的岁月潜流当中,熔铸了化为身体本能的能力,让怀着理想火种的莘莘学子成长为大写的人。

当谈到“这种特别的读书模式给你带来了什么”这一问题时,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沉吟了一会儿,然后给出了他们各自的答案。

在经典训练中,学到了一些社会科学的知识,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学科认识和体系,练就了系统性的阅读方法都是自然而然的,但是,读书的意义远不止于此。生命之河浩荡,勤学之舟漫溯,最终会停靠于名为生活的岸上。

余敏达觉得,社会学院的读书模式,是一个联结“彼此”的纽带。在这样一个原子化的社会里,他发现,人与人之间冲破彼此的区隔,成为一个携手共进的集体,不知不觉间,结识了一群“志同而道合”的同行者。

在这些同行者的身上,余敏达发现了许多值得学习的闪光点,“身边有很多很优秀的同学,他们会用和我不同的视角看问题,带给了我很多启发。”

相对于集体的羁绊和能量,另一些同学补充了“经典阅读”训练对于个人内心支持的重要性。浩荡的时代大潮,冲刷着时代中的每个人,他们发现,诸如魄力、定力、专注和冷静等等的“情商”,其实可以通过读书获得。

大浪大潮中,轮船需要能让自己立住的“锚”。来到社会学院,接受了经典阅读训练的学生,慢慢放下了对符号化事物的追求,静下心来读书。2021级研究生牛星星很早就发现:“提高自己的专注度,这样就会让人的内心更平静,减少一些焦虑和浮躁。”

客观来说,就业的压力和未来的选择是存在的,不确定就是伴随着拥有可能性的生命的基本属性,“人的死亡是人生唯一确定的事情,难道为了确定要选择它吗?”阅读经典,能够让人获得在纷乱的环境中静下心来的能力,专注地做自己的事情。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在人类思想精华的影响下,个体获致了生命的魄力和思维的智慧,一本本啃下的经典融为灵魂的骨肉肌理,帮助学生们今后在这片名为“时代”的大海上行驶得又快又稳。

“以学生成才为目标”是社会学院培养模式的宗旨,老师的辛劳付出最终目的都落实在学生的成长之上。从根本上来说,这种培养注重的是,怎么培养更好的“人”,“让优点变成亮点,让缺点变成特点”“让每个人都成为最优秀的自己”。

焦颖娜已经在“经典阅读”的训练模式里遨游三年。在这三年里,她在各种维度上都能感觉到自己的成长:“生活作息规律了很多,阅读的能力早就突破了舒适圈。而且,再回头对比自己的书单,学术维度的鉴赏能力也很有提升。”

除了具体可感的进步,心灵上的震动与坚定更为难得。在经典训练中用功已久的2020级研究生何盼认为,读书给她带来的最大改变是“更有能力、更自信了”。

浸润在经典阅读之中,啃读一本本“硬书”,使研究生们磨砺思维之刃,培养起更深厚的家国情怀,更加坚定了前行的道路。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有凝聚力的民族精神和有创造力的民族智慧,这些都是时代赋予社科学者的伟大使命。对于社会学院接受经典训练的研究生来说,他们早已成群结队,整装待发,用充实的行动、辛勤的汗水肩负起伟大使命。

(稿件来源:武汉大学报1580期3版  编辑:肖珊)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