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

首页 >> 校园文化 >> 校史钩沉 >> 正文

辛亥先驱 章门天王——黄侃先生小记

发布时间:2010-11-06 06:46 来源:张老师 作者: 吴江龙阅读:
A A A

 黄侃生长在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熏陶。早年他恨清廷之腐败,忧外患之频仍,哀生灵之涂炭,积极投身辛亥革命,成为辛亥革命的先驱之一。他在武昌文普通学堂读书,结识宋教仁、黄兴等民主革命志士,共谋反清大计,结果被校方开除学籍。他在日本留学,和章太炎认识,加入了同盟会,并主持民报社,撰写《哀贫民》等一系列政论文章,指出老百姓贫穷啊,不是别的原因,是富人夺之。在上个世纪初,他的这种思想是非常先进的。回国后,黄侃继续积极从事革命活动,并分析当时形势,认为时机尚未成熟,不宜轻动,建议继续做舆论工作,扩大革命声势。黄侃返归家乡蕲春组织孝义会,到蕲黄八县,组织民众,办报纸宣传革命。经常通过四处演说鼓吹革命,号召人民组织起来,推翻清政府的反动统治,他的号召得到了蕲春周围数万民众纷纷响应。

 他写《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短短217字反清檄文在《大江报》一经刊出,舆论大哗,大大激发和鼓舞了革命新军以及各地人民群众的士气和义愤。三个月后武昌起义爆发,全国响应,一举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历史。

 民国以后,黄侃目睹社会黑暗,痛恨大盗窃国,深感百姓困顿,他选择教育事业,欲寄希望于未来。黄侃研治学术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他认为学问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这种爱国热情正是他从事学术研究的强大动力。他家当时住在街上,两层楼。有时他一做学问半个月二十天不下楼,每天吃饭都是夫人送上去。因为黄侃先生向来不修边幅,佣人有一天从外面回来,以为他是个要饭的,差一点把他赶走了。

 黄侃以做学问来救中国。后来之所以学问做得那样精深,他是做学问和搞革命一样的态度来对待,非常严谨认真,他既是一个有学问的革命者,又是一个搞革命的学问家。

 

 黄侃治学,每有所得便立即开设新课,注意更新教学内容。他对学生要求极为严格,经常教育门生,学问须从困苦中来,徒恃智慧无益也,因而师从他的学生多能刻苦自励,勤奋研读。他教学注重方法,因材施教,不拘一格,教导学生欲治经史子集,必须先治小学,并开列小学书目十种及经史子集必读书目二十种,以供学生平时研读。他讲课深入浅出,精辟入微,风趣横生,他的学生称其为“河倾于悬,风落于天”。他经常教育学生,中国学问如仰山铸铜,煮海为盐,终无止境,作为一个学者,当日日有所知,也当日日有所不知,不可动辄说,我今天有所发明,其实,那所谓发明,未必是发明。在他的精心培育下,一大批学生脱颖而出。

 黄侃治学有方,善于取舍,他重师承而不墨守,“精研古训,博考事实”,因而创获良多而自成家法。他苦心钻研,锲而不舍,黄侃生平圈点和批校之书,共达数千卷,都是一丝不苟,从不稍懈,故他施教得心应手,左右逢源,著书远绍汉唐,近承乾嘉,而且能独辟蹊径,特别是在文字、音乐、训诂方面蔚成一家言。黄侃结合音韵学方面的各家之言,把声韵二者结合起来研究,集乾、嘉以来古韵之大成,定为二十八部,同时定古声母为十九类。这在汉语言音韵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不但标志着三百年来古音韵学研究取得的巨大成绩和达到的最高阶段,而且从此也为后学指出了一条新路,提供了新的方法。他的原则是言必有中,每下一义,切理厌心,他极力推崇汉儒“不放松一字”的精神,每当遇有疑难问题,便苦思广证,以求贯彻。

 黄侃认为治学应先从继承下手,下大功夫,打死仗,他所治经史、语言文字诸书,皆反复数十遍,其熟悉程度,竟能举其篇、页、行数,而基本没有差误。他读书有两个特点,一是不论什么书,只要开卷,必定要从头到尾读完,从不跳跃式的选读;二是绝不泛泛越过,走马观花,每书必要动笔。黄侃每读书正襟危坐,一丝不苟,白天不管如何劳累,晚上照常学习到鸡鸣时才休息,有时朋友来访,和他聊到深夜,客人走后,他仍要坐在灯前校读,读写完方才就寝。直到晚年临终前,即使因病吐血,仍坚持将《唐文粹补遗》圈点批校完。

 

“惟以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黄侃主张五十以后才著书立说,虽过早辞世,却为后人留下了诸多研究指南。“刻苦为人、殷勤传学”,短短一生,为后代留下了《音略》《礼学略说》《集韵声类表》《文心雕龙札记》《日知录校记》等数十种著作以及《诗品讲录》《量守庐诗钞》等古体诗千余首和多种生平日记。

 面对上世纪初处于水深火热中的祖国,黄侃以刻苦为人、殷勤传学为自救救人之法,先后任教于北京大学、武昌高师、东北大学、中央大学等校。在执教期间,黄侃开设了多门课程,经史文学无不擅长,他在古音学上取得的成就结束了自顾炎武以来的古音研究工作,使他成为清代古音学的奠后大师。他在武昌高师期间留下了很多的学术著作,他的主要著作《音韵学》《手批十三经》都是在武昌高师期间完成的,后来《手批十三经》曾送给毛泽东主席。

 凡设有中文系的大学,都有他的传人,遍布海内外章黄学派很多拜门弟子如黄焯、刘博平、殷孟伦、陆宗达、孙世扬等,后来都成为了大师。很多再传弟子如许嘉璐先生、王宁先生、程千帆先生等成就卓著。在民国学人中,黄侃有章门天王之称,章黄学派杰出代表。他的一生与革命和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黄侃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辛亥革命先驱,也是武汉大学语言学科的开拓者、奠基人。黄侃是海内外公认的国学大师。他既有魏晋之潇洒风骨,又具有清儒之严谨态度,他忧国忧民,即使在弥留之际,仍未忘怀国事。黄侃留给我们的,不仅是他过人的才学,不息不馁的勤勉治学精神,更是他那于国于民的赤子之心。

(稿件来源:武汉大学报第1207期 编辑:张海东)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