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

首页 >> 校园文化 >> 校史钩沉 >> 正文

华表下,那翱翔蓝天的风筝

——读《珞珈学子在京城》有感

发布时间:2010-12-23 02:29 来源:张老师 作者: 龚文德阅读:
A A A

繁华的京都,华表下,一批又一批年轻人,他们踏着青春的步履,带着年轻的梦想,融入到了这座城市的繁忙和竞争中,他们本着“君子以自强不息”、“士不可不弘毅”的理念,踏实奋进,知难而进,在梦逝梦圆之中,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坐标。他们就象一只只七彩的风筝,在蓝天里迎风翱翔,正朝着又一个美丽的梦想飞去。这些风筝就是从遥远的珞珈山上飞出去的学子,他们的根在珞珈。

由武大出版社出版的《珞珈学子在京城》一书向我们展示的正是这样一幅美丽的画面。

有道是,珞珈有凤常先鸣,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武大在北京的校友有6000余人,其中有72位代表在这里聚首。他们当中,有被誉为“中国计算机之父”的张效祥,漫画大师方成,参与起草《香港基本法》的端木正,首倡“尊师重教”提议设立教师节的王梓坤,多项理论研究成果直接影响国家重大决策的董辅礽,由国务院总理授衔的我国第一位专业技术一级警监段里仁,被美国16位议员封为“亲善大使”的张业生,创立国内首家国家级大型专业期货经纪公司的我国第一个期货专业博士田源,创办泰康人寿保险公司和国内第一家具有国际概念的艺术品拍卖公司的陈东升,还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更另、范云六、方智远等,一个个响亮的名字,无不如雷贯耳。他们分布在不同行业,在各自的领域里纵横驰骋。他们有的本身就是一个行业的历史,有的本身就是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有的虽还年轻,但已崭露头角,尽显伟岸之气。他们每个人本来就是一本书。

这里好像一个论坛,主题就是什么是武大精神,武大应有什么样的理想,珞珈学子如何弘扬优良传统并开创未来,怎样把武大建成一所世界一流的大学。这里有各种各样的答案。

这里又好像一个讲台,各路英雄,你方唱罢我又登场,或汇报工作中的成绩,或谈事业成功的密诀,或交流创业中的体会和经验,或与大家共同分享探索的辛酸和成功的喜悦,个个熠熠生辉。

这里又好像一个茶社,人生的酸甜苦竦,梦逝梦圆,师生情的美好回忆,友情的回眸和凝思,点点滴滴,历历在目。

……

这所有一切,凝聚着一个割舍不了的情结——珞珈。对她的思念、感激、赞美、期望,字字珠玑,句句含情。

这是一部活动着的校史,给校友以游子般的期待、鞭策和激励;对在校的学子来说,则是梦的希冀、前进的路牌、人生的参照。

这本书是校友刘双平奉献给母校的一份厚礼。刘双平校友曾在母校工作十年,现任中国歌舞团团长助理,是一位地地道道珞珈人。这不仅在于他是一位优秀的珞珈人,还在于他了解珞珈,热爱珞珈,就象了解和敬爱自己的母亲。作为北京校友会的秘书长,他一直在关注着母校的发展,一直在为母校辛勤地工作和奉献着。他和北京校友会实践着力争每年为母校做一、二件实事的承诺。如果说他留校工作时编著《漫话武大》,还有“献芹”之谦,那现在组织出版《珞珈学子在京城》就堪称和氏献玉了。

当我读着这些学子们用诗一样的情怀和奋进的人生谱写的乐章,我心旷神怡,感慨万千。同时,我想,一定会有更多的珞珈学子来续写新的篇章。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