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

首页 >> 校园文化 >> 校史钩沉 >> 正文

追忆李育先生

发布时间:2011-04-03 07:18 来源: 作者: 陈闻晋阅读:
A A A

 110清晨800时许,李育先生在他寓居20多年的简陋而又堆满书籍、字画作品的家中,驾鹤西去,享年87岁。

多少天来,我一直沉浸在李育先生永远离去的悲伤之中。回首我与先生四分之一世纪的忘年交、师生情,点点滴滴总是强烈地唤起记忆,催生泪水。

1986年,我从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水动系调入高等教育研究所,有幸与李育先生和其它学界前辈共事并受教。当时先生已是国内知名的期刊出版领域专家,在国内许多权威报纸多有新闻报道作品发表,深得著名革命家、教育家、武汉水利学院创始人张如屏,著名教育家张瑞瑾、朱九思等先生的赞赏。后来,我进一步了解,《中国教育报》1983年复刊时,时任教育部副部长彭佩云同志曾亲自点将,礼聘这位国立八中的老同学到京协办报纸。惜乎终未成行。

李育先生(左)与国画大师端木梦锡在一起

国立第八中学是抗日战争时期在湖南创办的一所著名中学,集中了许多沦陷区学子,政府提供生活费,全免学费,培养了包括朱镕基、王汉斌、彭佩云等在内的一大批优秀人才。李育先生也是其中一员。先生祖籍河北省枣强县,1924329出生于一个耕读家庭。先生是长子,早岁受到教师父亲的文化熏陶,1937年在北平师大附小毕业,旋遭日寇大举侵华,家乡沦陷。先生立志报效国家,随任职地方的父亲到四川、湖南,完成中学学业。1946年考入国立武汉大学法学院,受教于法学宗师韩德培先生,与刑法学大师马克昌先生为同窗同室,并结下终身深厚的友情。1950年,他以优异成绩毕业进入中南军政委员会,中断了他立志作国际法专家的梦想。事实上,新中国伊始的政治环境已经不允许法学按照国际惯例发展。复杂的家庭背景,使得先生走上了一条报刊杂志编辑出版的道路,并在这一领域大放异彩!

作为政府文员,李育先生在中南军政委员会的工作无疑是出色的。多年之后,他犹向我回忆起在邓子恢、陶铸、李先念等老一代革命家手下工作的难忘岁月,还展示出历经十年动乱劫后仅存的陶铸同志六十年代写给先生的亲笔信。遗憾的是,由于家庭的影响,先生受到了不应有的干扰。加之中南军政委员会1954年体制终止,1955年,先生随老领导张如屏进入武汉水利学院,开始了他与武汉水利学院的不解之缘。

在武汉水利学院的38年职业生涯,是李育先生成就的辉煌时期。根据校领导的指示,先生先后创办了《武汉水利学院院刊》、《武汉水利学院学报》;改革开放以后,又创办了《武汉水利电力学院社会科学论丛》、《武汉水利电力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教育科学学报)》。先生在五、六十年代撰写了大量新闻稿件,被多家报刊采用,及时反映水利电力高等教育事业的成就,成为颇有影响的水院“一支笔”。

十年浩劫之后,饱受冲击的李育先生重新焕发工作激情,在高等教育科学研究领域积极参与,热心奔走,成为国内高教研究期刊的重要发起者,与著名高等教育家朱九思、潘懋元、王宏硕以及游心超、蔡克勇、李汉育等,结下了深厚的事业情缘。八十年代中,我作为高教研究的新兵,有幸认识诸多高等教育领域名家硕儒,并接受教诲,有幸得到先生的不断提携和无私关爱,这常常使我感奋,让我汗颜!

先生还是一个社会活动家和奖掖后学的忠厚长者。他与田家英同志的遗孀董边,武汉大学老校友、一代人杰李锐先生等都保持了君子之交、终身友谊。对于法学泰斗韩德培、著名画家端木梦锡、数学家李国平等,先生执弟子之礼甚恭。对于有志求学上进的青年,无论相识与否、相交深浅,先生助人、育人,解人之急的燕赵侠气、古道热肠本色依旧,不减分毫。经他襄助的不少后学,现已学业有成、事业斐然,仍然感念先生的无私援助和谆谆教诲。

先生一生清贫,以德传家,不为子女谋职置产,却好学深思,以“孔颜乐处”自许。83岁高龄时亲笔写一幅“天道酬勤”装裱好,挂在他外孙女书房激励她认真学习。外孙女不负厚望,2009年高考以优异成绩被香港名校录取。先生甚感欣慰且资金襄赞。

先生退休时俸金微薄,依然好购书画,乐此不疲。他常常对我说:“少抽一包烟,就可以多买一本书;少抽一条烟,就可以多订阅一份杂志。你们年轻人要多读书,少染抽烟等不良习气。”虽然我是一个伪烟民,依然深为先生的言传身教而愧疚!如今,长者已逝,李育先生式的正直学人、坦荡君子还有几人?每念及此,深悲不已……

根据先生遗愿,他平生积购的逾万册书籍、杂志全部捐献给故乡河北老家的衡水市、枣强县及有关学校图书馆。先生用这样的方式实现了魂归故里!

先生逝后,他的亲妹夫王士杰先生写了挽联:

俭朴一生撒手永抛家室累;

沉疴百日归魂犹望子孙贤。

作为曾经深得先生提携奖掖的后生,我亦以一联纪念李育先生:

积善人德不孤燕赵布衣精神传世

有识士事能成荆楚菁华勋业耀宗

李育先生一路走好!

(稿件来源:武汉大学报第1229期 编辑:田业胜 张海东)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