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

首页 >> 校园文化 >> 校史钩沉 >> 正文

【红色记忆】珞珈山下播火者

发布时间:2011-04-20 03:53 来源: 作者: 实习生 刘芳 魏晓洁阅读:
A A A

开栏语:为庆祝建党90周年,结合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武汉大学报和武汉大学新闻网隆重推出“寻找珞珈红色记忆”系列专题报道,分“引领思潮”、“民族救亡”、“科学报国”三个篇章,重新解读校内革命遗址遗迹,再现革命场景和记忆,深入发掘武汉大学在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建设与发展过程中的独特作用与历史贡献,彰显武汉大学深厚的爱国主义传统,进一步激发广大师生爱党、爱国和爱校情怀。

 

打开武汉大学主页,点击“学校简介”,其中一段话让人充满历史的遐想——

“回眸过去,筚路蓝缕,励精图治,玉汝于成。珞珈山上风云际会,周恩来、董必武、陈潭秋、罗荣桓曾在这里指点江山;辜鸿铭、竺可桢、李四光、闻一多、郁达夫、叶圣陶、李达等曾在这里激扬文字。一百多年来,武汉大学汇集了中华民族近现代史上众多的精彩华章,形成了优良的革命传统,积淀了厚重的人文底蕴,培育了‘自强、弘毅、求是、拓新’的大学精神。”

一年复一年,珞珈山安静地见证着发生在这里的兴衰与更替,激流与变革。徜徉在四月安静祥和的珞珈山下,遥想当年风起云涌的新思潮,我们这些武大学子不禁热血沸腾。曾经活跃在这里的革命的播火者,让马克思主义的清新之风吹入神州大地,让希望的火苗孕育勃发。忆往昔,革命的星星之火是怎样发源的?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通过查阅档案资料,寻访校史、党史专家,寻觅这段珍贵历史。

历史镜头退回到“国步艰难、外患日棘、民穷财尽”的清末年间。甲午惨败后,为了培养洋务人才,清政府大量派遣留学生出国留学。由于张之洞的提倡,武汉大学最早的前身——自强学堂(1902年改名方言学堂)成为派出学生去日本、欧美留学的重要学府之一。从自强学堂、方言学堂走出来的留学生怀着赤诚爱国之心,为革命奔走呼号、前赴后继,学堂毕业生中有30多人成为辛亥革命志士。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被埋葬。伴随政治革命而来的,是思想文化领域中的变革。1913年初,蔡元培先生出任临时政府教育总长,作出一系列具有革命和进步意义的重要变革。民国初年,因师范人才的急需,决定全国划为六个学区,每区设国立高等师范学校一所。武汉大学的前身——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建立起来的。武昌高师的地理位置十分理想,其校歌歌词曰:“乾坤清旷,师儒道光,国学建武昌。镜湖枕麓,屏城衬江,灵秀萃诸方。东西南朔,多士跄跄,教学益相彰。朴诚有勇,陶铸一堂,学盛国斯强。”

作为辛亥首义之地,拥有“勇立潮头、敢为人先、崇尚文明、兼收并蓄”的城市精神,再到“九省通衢”、“内陆商都”的历史美誉,武汉的革命氛围浓烈,开风气之先。加之,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工人运动的兴起,都给武昌高师以深刻的影响。一批怀有进步思想的师生在这人杰地灵之地汇聚,他们高擎马克思主义的火炬,率先在一片荒原中披荆斩棘地开拓出一条马克思主义的新道路,让思想冲破禁锢的牢笼,引领着社会进步的思潮。

日本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主渠道之一。蔡元培曾在《社会主义史序》中提到:“西洋的社会主义,二十年前才输入中国。一方面是留日学生从日本间接输入的,一方面是留法学生从法国直接输入的。”当时的武昌高师,有很多留日归来的老师,武昌高师三任校长:张渲、谈锡恩、张继煦,都曾留学东洋。学校档案馆原馆长徐正榜告诉我们,当时就职武大的李汉俊是早期把马克思主义引入中国的重要人物。

工科毕业的李汉俊学识渊博,除精通日语外,法文英文也能读能译,德文尤其流利。留学日本期间,他结识了日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河上肇,深受其影响。李汉俊十分勤奋地学习马克思原著,并用其指导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共产国际驻华代表马林曾赞其为“最有理论修养的同志”。五四运动前后,李汉俊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工作,成为我国马克思主义的启蒙者之一。他与董必武等人相交,向他们介绍十月革命,并将日文版进步杂志给他们传看。董必武阅后“深以为然”,开始信仰马克思主义。董必武曾在回忆录中写道:“李汉俊是我的马克思主义老师。” 1920年,李汉俊与陈独秀发起组建了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并于次年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2年初,李汉俊来到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任教,次年任历史社会学系主任。他主讲过唯物史观、社会学史等课目,是我国高等院校第一位把唯物史观列为高校教学科目的教授。他充满新思想、新学说的课程吸引了不少进步青年,连社会上的革命者刘子通、夏之栩、徐全直、李伯刚等都去旁听过。在李汉俊的影响下,一些青年学生后来走上了革命道路,大革命时期英勇牺牲的任开国烈士就是历史社会学系的学生。此外,李汉俊并未把自己禁锢在三尺讲台上,而是积极投身于革命洪流之中。1923年春,震惊中外的“二七”大罢工爆发。武昌高师的师生闻讯后,在李汉俊、陈潭秋的领导下,组织全校师生发表宣言和通电,声援工人罢工,谴责北洋军阀的罪恶行径,并选派学生代表带着精心制作的旗匾,冒着生命危险慰问受伤的工人同志。李汉俊还带领武昌高师四名学生和陈潭秋、林育南、施洋等,参加了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

时任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教务长、主讲公民学的耿丹也是思想进步的新聘教师。李汉俊来到武昌高师后,耿丹很快与之结识,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耿丹参加了由武汉共产主义小组领导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经常学习有关十月革命的小册子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书刊,听取李汉俊讲唯物史观,针对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派别展开了激烈的辩论。1922年,耿丹支持武昌高师学运,首开女禁,同年在武昌高师组织学生成立了武汉地区第一个学生自治会。

陈潭秋是最早在武昌高师活动的共产党员,也是武汉地区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发起者之一。1915年,陈潭秋考入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五四运动时期,陈潭秋带领武昌高师同学,上街游行、演讲,声援北京学生的反帝爱国运动。并在之后赴上海交流学生运动经验时,结识董必武、李汉俊等。在李汉俊和陈潭秋的影响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及附属小学的钱亦石、江子麟、张朗轩、何定杰等进步教员积极参加革命工作,改革旧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宣传新思想。《向导》、《新青年》等革命进步书刊在武昌高师广泛流传。

关于马克思主义传播与武汉大学,还有一个必须要提的重要人物——李达。1927年,李达应李汉俊的邀请,来到武昌中山大学任教。解放后,李达担任武汉大学校长前后长达13年,是武大历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校长。虽然李达在早期并未来到珞珈山进行思想播种,然而,他之于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传播却贯穿了其一生。从早期大量译介马克思主义著作,到担当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再到建国后主要担任党的教育工作,李达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毛泽东曾当面称赞李达为“理论界的鲁迅”。

通过对史料的搜寻和了解,近百年前的清新之风扑面袭来,引人深思。时代的变更就如同时节的更替让人无法阻挡,而顺应历史的潮流才是社会进步的加速剂!革命的播火者率先抓住了这个动荡时代的脉搏。星星之火,在珞珈山下终于燃烧,并与全国其他各地的火种汇合起来,形成燎原之势。

党史研究专家、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罗永宽这样认为:“武汉大学在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李汉俊、陈潭秋、李达等革命先驱通过译介、讲授、宣传和研究,在青年学生和工人中着力传播马克思主义,不仅有力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成为党的指导思想,而且使马克思主义深深地植根于中国并本土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离不开人才和教育。大学是先进文化的高地,武汉大学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当之无愧地成为进步思潮的辐射源。

注:武汉大学的前身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在武昌东厂口办学,文中“珞珈山”指代各个时期的武汉大学。

(“寻找珞珈红色记忆”之一)

(编辑:田业胜)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