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

首页 >> 校园文化 >> 校史钩沉 >> 正文

十八个梦

发布时间:2011-05-27 23:32 来源:张老师 作者: 盛潇阅读:
A A A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便恋上了这座山。她不雄伟,不秀丽,可是她的故事却比她本身更加精彩,因为珞珈山上有18个梦——十八栋。

大一时同室友一起爬珞珈山,只是沿着环山公路走,于是便与山上的十八栋擦肩而过。而当我第一次听说“十八栋”及其传奇故事时,便迫不及待地再次上山,一探究竟。

十八栋隐于山林中,错落有致。走近这些老宅,在惊异于她们独树一帜的建筑细节的同时,不免为她的破败和周边的杂乱生出几许悲怆。然而,荒烟蔓草倒给了人在荒凉中体味世事沧桑的机缘。一声叹息过后,我又发现山上错落有序地伫立着三排呈西式乡间别墅样式的小洋楼。洋楼巧借山势,彼此青石相连。四周是清冽的山风和摇曳的树林,原本开阔秀美的山景,在这里突然变得收敛而清雅。同不远处樱园颇具古代学舍风格的老斋舍相比,这些小洋楼隐匿在青山绿水之间,似乎暗合了中国士大夫“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居住理想。这种中西合璧,巧极自然的大手笔为人们营造出一个静谧从容、收放自如的私人空间。

这些别墅共18座,始建于上世纪30年代,史称“十八栋”,上下山是长长的弯曲石阶。十八栋建造目的明确,一如清华大学前校长梅贻琦的名言“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有大师级的教师的确是大学的财富,但这些大师也不能不住房子,还不能住普通的房子。所以说,一座名牌大学既要有大师,也要有与之相配备的不同寻常的房子。十八栋就是这种不同寻常的房子。它曾是武汉大学大师云集的地方,是珞珈山上智慧的渊薮。在风雨飘摇的上世纪30年代,王世杰校长无疑具有首创精神,他实践着筑巢引凤、建楼以引进大师的理想。而这些人的入住,无疑给年轻的武汉大学带来了莫大的名声,并从此孕育和发展了越来越深厚的文化内涵。十八栋的含义,不仅仅是指那依山傍水的小洋楼,更是指其居住者所代表的昔日武汉大学的文化追求、学术造诣和精神气质。

在十八栋的入住者中,有“珞珈三杰”之传。袁昌英是外文系(现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戏剧教授,曾创作剧本《孔雀东南飞》;苏雪林是国文系(现文学院)教授,女作家,冰心曾对其推崇备至;凌淑华是十八栋中陈源教授的夫人。陈源先生身为文学院长,为避嫌疑,始终不肯让凌淑华女士任教武大。鲁迅先生对凌淑华的小说有过甚高的评价;与她的丈夫陈源,即陈西滢先生,则论战多年。三位民国的诗文才女给珞珈山平添了几分别致和秀色。

去年年底,在“武大你不曾深知的人/物”评比中,珞珈山上的十八栋成为其中一员(高票当选)。犹记得在揭晓现场,哲学学院郭齐勇教授曾说:“十八栋代表的是一种文化,一种学术和一种气质,是当时最有名望的教授住的地方。它有英国乡间别墅的建筑风格,现在又增加了四栋。”在抗战期间的武汉会战中,国共第二次合作时,周恩来、郭沫若等都在这里居住过。坐落在松树、枫树、栗树、樟树的混交林中的十八栋,红砖青瓦,石阶通幽,曾引无数教授折腰。尽管如此,十八栋也发生过令人遗憾的事,在政治运动如狂风肆虐之时,许多老师和知识分子都曾在十八栋中下跪挨揍,更有甚者走上了自杀的绝路。“大学需要尊重知识分子。” 郭齐勇感叹道,“十八栋里平凡的老师教书育人,做人做事的风范仍使我记忆犹新,那份感动永存!”

如今,十八栋老楼大都已修葺一新,挂上了武汉大学园林设计研究院的新牌。应该说,老楼换了新颜,新居者的内心想必也和旧人迥异了。静默的珞珈风景见证着武汉大学的成长,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蕴含着一段绰约的故事。而现在的我仍喜欢漫步于十八栋之间,每次穿梭其间仿佛有一种同老教授对话的感觉。故人还不曾离去,后生便有欣然往返之意了。

稿件来源:武汉大学报第1237期 编辑:田业胜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