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

首页 >> 校园文化 >> 珞珈副刊 >> 正文

缅怀老朋友

发布时间:2015-05-25 17:30 来源: 阅读:
A A A

作者:刘道玉

我与姚禄安教授早年相识于苏联莫斯科,那时他在苏联科学院电化学研究所攻读副博士研究生,将于1963年夏季毕业。我于1962年初,被派遣到苏联科学院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攻读副博士研究生。我初来乍到,而作为即将毕业的老大哥姚禄安,无论在学习上或是生活上,对我多有照顾和帮助。同时,姚禄安还担任苏联科学院中国研究生学生会主席,他毕业后我又接任了这一职务。因此,我俩的关系非同一般,既是先后的同学,又是先后两任留苏学生会主席,我们的情谊形同兄弟。

禄安到武大工作,还是接受了我的建议。我知道,老姚是学电化学的,师从苏联著名的电化学专家弗鲁姆金通讯院士和巴高茨基院士,他于19635月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论文答辩,获得了副博士学位。武汉大学电化学研究室是学校的重点研究方向,我建议他回国以后到武大工作。禄安接受了我的建议,回国后他填写的志愿是武汉大学,于是被教育部分配到武汉大学。同一年,我由于领导留苏学生会揭露苏联大国沙文主义的行径,遭到苏联外交部驱逐,限定48小时离境。回国以后,我又与禄安成了化学系的同事。我们由同学到同事,前后52年,是莫逆之交。

我于1981年被任命为武汉大学第19任校长(自1913年起),我决心不辜负历史赋予我的使命。我乘着改革的浪潮,决心改变学校落后的局面。当时,武大学科设置太陈旧了,打算创办一批新型的专业,而环境科学系就是率先创办的系科之一。经验告诉我,要建设一个新兴的系科,选择一位有威望的系主任是至关重要的。1983年底,我拜访了老同学禄安,向他征求创办环境科学系的意见,并准备请他出任首任系主任。他对创办环境科学系极力赞成,对于担任系主任之事,他也没有推辞,他说:“我们是老同学了,都不必客气,我们携手把武大环境科学系建成中国一流的系科。”

1984年春天,全国第一个环境科学系在武大诞生了。万事开头难,在禄安的主持下,从专业的设置到教师的选聘,他都全力以赴,可谓是呕心沥血。武大环境科学系,是真正的多学科的组合,是走在全国前列的。当时,从化学系、物理系、生物系和校外调进了几十名不同专业的教师。其中,既有电化防腐研究的,又有环境分析的;既有湿地保护的,又有数理生态环境的;既有化学治理污染的,又有环境工程的;既有搞化学资源的,又有搞生物资源的。这些都反映了禄安超前的学术思想。我十分感谢禄安对学校工作的大力支持,他为武汉大学环境科学的教学与科学研究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禄安是一位勤勤恳恳的学者,他严以律己,任劳任怨,他实现了把武大环境科学系办成全国最好的学科的愿望。他给自己的人生划上了圆满的句号,为后来的青年人留下了一份值得珍惜的业绩。他还担任过全国和湖北省等多个环境科学委员会的重要领导职务,为全国和地方环境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90年代初,禄安退休了,但他依然关注着环境科学的发展。后来,他被检查出患有糖尿病,但他坦然面对这种折磨人的慢性病。大约是1996年以后,他的糖尿病逐渐加重,视力不断下降,先后几次住院治疗,与疾病进行抗争。但是,到了201410月,病情再一次加重。他的大儿子姚超良电话告诉我,父亲的病出现了不好的征兆,虽然没有下病危通知,但预计情况不是太乐观。在他病重期间,我曾经到医院探视他,虽然他神智清醒,但已经不能进食和言语了。我们面面相觑,似乎都有千言万语想说,但他已经力不从心了。我默默地祝福他,希望上苍保佑他。

201512日,禄安走完了人生之路。他从农村穷孩子到大学生,从“红墙卫士”到留苏副博士,从电化学教授到环境科学权威。一路走来,非常辛苦,他太劳累了,现在终于可以永远休息了。

老朋友,你的一生是光明磊落的一生,是无私奉献的一生,无愧于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请安息吧。(作者系原武汉大学校长)

http://newspaper.whu.edu.cn/paper/ 

稿件来源:武汉大学报1362期4 编辑:冯林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