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与担当:在武大的探索与坚守
武汉大学医学研究院2022级博士研究生 张瑞文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医学研究院2022级博士研究生张瑞文,今天非常荣幸在这里分享我的一点收获和体会。
五年前,我参加研究生复试时,我的导师殷昊教授问了我一个问题,“到武大后,你想做什么”?当时的我忐忑迷茫,不知如何作答。五年间,我在迷茫后清醒,在磨砺中奋进。今年6月,当我的研究成果发表在顶级期刊Cell时,我才明白那个问题的深意:只有明确自己想做什么,方可知晓能做什么、能做成什么。
作为跋涉研途5年的一名学姐,我想围绕曾困扰我的三个问题同大家交流我在珞珈山的成长与收获,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第一个问题,初入研途,方向从哪里来?
初入研途,我同在座的许多同学一样——懵懂、迷茫,等着老师教,等着老师布置任务。后来,是百卅武大为我点亮了一盏灯,在这里,我听到过李达校长开创武汉大学马列主义教育先河的故事,朱英国院士为端稳中国饭碗甘当“水稻候鸟”的故事,学生造卫星腾飞太空的故事……是医研院的前辈为我树立了标杆:我看到舒红兵院士团队发现了抗病毒天然免疫的关键蛋白并推动肿瘤免疫治疗,张楹教授团队的研究为成功治愈白血病患者提供重要支撑,宋威和叶旭军教授团队为癌症相关肾功能失调提供了新的治疗靶点……作为珞珈一份子,作为医研院一份子,我深受振奋,心中也升腾起强烈的使命感。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时强调要坚持“四个面向”,加强科技创新。“国之大者”在哪里,我们攻坚的“桥头堡”就该设在哪里。在导师的指导下,我从一名观察者转变为基因编辑领域的探索者,在卫生健康大事业中传承珞珈精神、磨砺过硬本领。目前,我和团队开发了AE基因组编辑工具,可促进基因组疾病模型的建立,推动基因进化和癌症机制相关的研究。
第二个问题,面对磨砺,困局该怎么破?
科研从来不是一片坦途,古语说“胜负乃兵家常事”,殊不知,科研中“负负”也是常事。刚接触第一个课题时,我兜兜转转了半年时间,结果发现找错了方向。
我入学那年的开学典礼上,一位曾在Science发表研究成果的学长分享了他屡战屡败、再败再战、历经700余次试验才获得成功的故事。面对困局,我们首先要“够坚韧”。坚韧并不是钻牛角尖,而是不气馁不放弃,从复盘中逐步校正方向。当接二连三的失败砸向我,我曾陷入自我怀疑,而导师总是耐心细致地引导我从失败中分析原因,从错误中总结经验。其次,我们要“够严谨”。复盘时,我发现对照组设置不够严谨,才导致实验屡屡出错。原本一步就能到达终点,我绕了半年多的弯路。后来,在进行新课题的探索时,我严谨设置了对照组后,发现了一个新现象,最后成就了我Cell的研究成果。
第三个问题,勇于创新,力量要从何寻?
《荀子·劝学》有言“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非学无以创新。在武大,六名院士同上一门《测绘学概论》成就了“最奢侈的基础课”。在医研院,也有一门由全体教授共同讲授的《高级分子细胞生物学》。武大丰富多元的课程体系让我们得以夯实理论基础,接触学术最前沿。课堂外,尖端科研公共服务平台、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平台,拥有两千多万册藏书、570余个文献数据库的图书馆,珞珈讲坛及各类交叉学科论坛……成为我们强大的软硬件支撑,让我们“创新在珞珈”的每一步都坚实有力。
创新还要依靠团队的力量。雷军校友在2023年年度演讲中说:“一个人可能走得更快,但一群人走,才能走得更远。”当我困扰于繁杂的实验安排时,导师及时组建了一个小团队。分子实验、python数据处理、画图……我们有序分工、抱团攻坚。在“兵团作战”中,AE基因组编辑工具研发结下创新硕果,革命友谊也激励我们行稳致远。
明年我将告别校园,新的问题萦绕在我心里:离开武大后,我要做什么?我想,我应该还会在卫生健康的大事业中接续砥砺奋斗,用珞珈山下磨砺的真本领,向时代、向人民交出更圆满的答卷。在此,祝愿学弟学妹们早日找到你们将为之奋斗的大事业,祝愿大家的青春能够在将“小我”融入“大我”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谢谢大家。
(编辑:肖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