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有为,强国有我
生命科学学院2024级硕士研究生 张丞源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生命科学学院2024级硕士研究生张丞源,很荣幸作为新生代表在这里发言。
四年前,我作为首批“强基计划”新生相遇珞珈山,开启了我与珞珈山的缘分,也开始了基础研究的启蒙与尝试。今天,带着生根发芽的科研梦想,我站在了新的起点,身份的转变让我欣喜,投身基础研究、服务国家需求的历史使命也让我郑重思考,在这个伟大的时代,在我们恣意盎然的青春年纪,我们应当“何为”才能不负珞珈山下这段最美好的时光?
回答“何为”?我想我们当以自强弘毅为“内核”,传承珞珈薪火。我来自生命科学学院,这里曾留下“农田院士”朱英国的奋斗足迹。上世纪六十年代,朱英国院士毕业留校,开始了杂交水稻的研究,也开启了自己“水稻候鸟”青春岁月。秋风乍起,他奔赴广西南宁;寒冬来临,又转战海南岛;次年春天,才揣着希望的种子返回湖北。数十年如一日追赶春天的奔跑,几十个稻种的杂交试验,朱英国院士培育出了全新的“红莲型”杂交水稻。几十年来,红莲家族中的珞优8号、珞优10号等多个品种在一代代科研工作者的接力传承中陆续诞生,他们用青春的坚守守护粮食安全,也绘就了中国“一带一路”建设的靓丽名片。这一粒粒小小的种子又何尝不是珞珈“内核”的外化,历久弥坚。新一代的我们当传承自强弘毅的武大精神,续往昔之志,拓当代之新,汇星星之火,烛照新时代武大人的青春画卷。
回答“何为”?我想我们当以追求卓越为“驱动”,矢志砥砺奋斗。还记得强基计划的报名条件里有这样一条:“对学科有强烈的专业兴趣、科研志向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这句话鼓舞着我在本科期间大胆开展科研探索,2023年,我成功入选首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然而,攀登科研之峰绝非易事,浩如烟海的文献、反反复复的实验、纷繁杂乱的数据……知识的匮乏、经验的不足时刻提醒着我不要停下成长的脚步。于是,我选择继续踏上研途,希望通过系统的科研训练,不断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找到自己将来深耕的方向,真正担当学术科研的主力军,以探索“无人区”的胆识和坐热“冷板凳”的毅力,服务国家战略需求,铸就无悔青春。
回答“何为”?我想我们当以“国之大者”为“使命”,厚植家国情怀。去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武汉大学参加中国南北极科学考察队的师生代表回信中,勉励武大师生“胸怀‘国之大者’,接续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勇攀科学高峰”。无论是40年来从未缺席的武大南极科学考察队师生,还是因为“祖国需要”,学成后毅然归国,引领我国测绘遥感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李德仁院士,他们的故事之所以动人,是因为他们坚守的背后是浓厚的家国情怀。是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失去灵魂的人才”,还是做厚德载物的君子、兴亡有责的大写的“人”?我想,我们应始终站在时代最前沿,谋国家富强,追人民福祉,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漫漫征途中扎根人民、奉献国家,在新时代的洪流中牢记使命、挺膺担当。
一周前,《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章中希望广大学生能够“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在最美好的时光,成就最美好的自己,全新的起点,不变的初心,启程吧,同学们!愿我们都能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让我们化武大青年“何为”的思考为武大青年“敢为”“善为”“有为”的决心,在传承珞珈精神中,矢志科研攻坚,服务强国建设,让我们一同昂首阔步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使命奋勇向前,用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
谢谢大家!
(编辑:肖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