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新人说

【时代新人说】奔赴山海的他们,这样说……

发布时间:2023-06-26 11:19 来源: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阅读:
A A A

通讯员:陶孝芳、张雨婷

为深入推进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充分发挥朋辈榜样力量,学校举办“百卅珞珈育新人,接续奋斗建新功”时代新人培育论坛(毕业生专场)活动。6位优秀毕业研究生分享成长故事与经验,他们坚定理想信念,为实现理想不懈努力;他们热心志愿服务,为帮助他人默默付出;他们历经困难考验,为突破困境从不言弃;他们夯实专业本领,为报效祖国矢志奋斗……

他们脚踏实地,以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姿态擦亮青春底色,立志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时代新人。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成长故事——


何嘉豪,新闻与传播学院2023届硕士毕业生。

他来自江西吉安,2016年9月通过高考录取到水利水电学院,怀抱新闻梦想的他后来转入新闻与传播学院,完成本科学业后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在珞珈山度过了七年学习时光。

锚定做一名裤腿上沾满泥土的新闻人这一目标,他坚持听从内心的声音,勇于坚持自己的态度,在湖北省委宣传部、南方都市报等留下实习的足迹。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他选择每天忙成“陀螺”,在一个个凌晨两点的深夜听采访录音组稿,抓住每一次部门组会的交流机会积极发表看法、反复思考选题走向,四个月发稿近100条。

在漫长的新闻实践中,他从新闻人的真心出发、从人文关怀出发,认真对待每一条新闻线索。凭借不懈努力,他获得了中国新闻界面向新闻学子的最高荣誉——第十届范敬宜新闻教育奖新闻学子提名奖。

下一站即将奔赴人民日报社的他,立志做一名上下求索、不断尝试的新闻人。


王怀敏,法学院2023届硕士毕业生。

她是武汉大学第一届习近平法治思想宣讲团副团长、国际模拟法庭赛队选手,也是武汉大学法律援助中心志愿者,她在专业实践的路上孜孜以求。

在国际法研究所的先贤墙前,她立下“赓续历史传承,承担时代使命”的志向,从立志到践志的过程中,Vis Moot国际商事仲裁模拟法庭成为了她锤炼本领的重要舞台。

从不知道仲裁庭和仲裁规则之间的区别、不知道如何引证case law、不知道英文书状的撰写体例开始起步走到国内赛冠军、一等奖、全球书状第六名的佳绩,这中间,她啃下了大部头全英文理论书籍,穷尽阅读了与赛题相关的研究文献,经历十数次易稿才写成三万余词成稿书状,无数次推到重写才确定口头陈述稿。在强劲对手的压力冲击和前辈的精心指导下,她不断打磨、突破自我、精益求精,并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专业素养的跃升。

下一站,她将在全国人大的岗位上,用躬行不辍继续实践自己的“凌云志”。


刘俐,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硕士毕业生。

她是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的一名研究生,也是与中国“芯”一同成长的新时代“芯”青年。

“比赛的经历锻炼了我的科研能力,也让我深谙合作的力量”,这是她投入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赛事——中国研究生创“芯”大赛的感受。备赛的过程中,她把科研成果转化成作品形式,面对集成电路领域不同的应用方向,她和团队成员一起研学出题思路,每天反复实战演练,训练磨合,在器件赛道遭遇挫折后,他们及时转向数字集成电路赛道,在高效的团队分工下,用不到2个月的时间完成备赛并取得武汉大学在该赛事中近年来的最好成绩——全国一等奖。

“备战创芯赛的过程让我以器件与电路的不同视角看向芯片,对芯片有了更深的理解,我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芯片研发工程师,努力突破不同细分方向之间的壁垒”,如今,她即将如愿成为一名研发工程师,希望以己微微萤火助力中国“芯”灼灼之光。


冯孝轩,电气与自动化学院2023届硕士毕业生。

从龙泉山到珞珈山,从珞珈山到乐山,从乐山重返珞珈山,冯孝轩把自己一路走来的成长探索比作“翻山越岭”。

他勤勉学习,兼顾兴趣与学业发展。本科期间,他将自己的许多精力投入到武汉大学学生书画协会,让自己的兴趣在社团生活中不断绽放。虽然暂时没有找到专业兴趣,但他深知选择了就要努力,没有因为兴趣不高而消极怠惰,而是以一贯的积极勤奋最终保持了稳居中上游的学习成绩。

进入研究生阶段,面对新的研究方向,他也曾忐忑、不安,但重整情绪后,他开始从大量文献调研、可行性分析入手,从简单易上手的仿真计算进行理论预测、再开展实验制备进行验证,在不断的尝试、失败、再尝试中完成了既定的研究内容,以学生一作发表了2篇SCI顶刊论文、1篇国际会议学生最佳论文。

毕业后,他即将入职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成都供电公司,他说希望做一颗电力系统的螺丝钉,为清洁能源生产与接入、电力调度与保供出一份力。


杨倩倩,测绘学院2023届博士毕业生。

她在心中种下保卫蓝天的梦想,在科研之路上砥砺前行。读研期间,她基于卫星遥感的空气污染监测问题开始开展系列研究工作。但科研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论文投稿的过程中,她屡屡受挫,有时一篇论文遭到8次以上的拒稿。在导师袁强强教授“不要紧”“慢慢来”的鼓励下,她用“说出来”“动起来”给自己缓解压力,让自己重拾信心,最终在研究生期间发表SCI一区期刊论文4篇、TOP期刊论文7篇,连续四年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她拒绝躺平,在多彩校园生活中成就更好的自己,武汉大学研究生党支部风采大赛冠军、武汉大学研究生红枫杯辩论赛冠军……都是她多彩校园生活的见证。担任学院研究生会学科部部长、博分会主席的她在团队合作和多元的经历中获得更加全面的成长和发展,也成为了她科研生活的有效调剂。

未来,她将以博士后的身份继续投入空气污染等相关研究工作,为蓝天白云、璀璨星空矢志努力。


王毅,第二临床学院2023届博士毕业生。

他坚持理想,拒绝安逸。在成为一名研究生前,他曾经历考研失败,面对是降低标准就业,还是精进医学技能,他执着地选择了后者,在武汉大学开始了他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规培过程中,为了学到更多,他把自己泡在科室,主动投入多样化的科学研究中,主动担任学生助教,主动参加阅片大赛、雷神山抗疫……他用每一次尝试托举自己的梦想。

他的努力让他获得了继续深造的机会,进入研究生阶段后,他开启了“白加黑”的学习模式,白天参加临床工作,一下班马上一头扎进实验室,他说“做科研的人有点像苦行僧,必须耐得住寂寞,沉得下心去埋头探索”。

每一份努力都会有回报,他用精进的专业素质和7篇高质量的研究文章、4项国家发明专利给自己的研究生学业交上了满意答卷。未来,他还将在杏林道路上为理想奋斗,以不遗余力的努力为人民健康贡献力量。

(摄影:彭明  编辑:肖珊)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