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陈苏一、朱智敏
编者按:为进一步推进我校专业内涵发展、提升专业建设质量,加强师生对“教”与“学”的深入思考和研讨,2021年武汉大学“教与学的革命”珞珈论坛与相关学院(系)专业建设负责人、教师代表等开展了系列访谈活动。师生之间深入对话,积极探讨专业建设对学科发展、教学质量、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与影响,探索以新文科、新工科、新医科建设为着力点,进行大跨度的学科专业交叉,不断推动我校专业建设“内涵式、高质量、创新化”发展,打造人才培养新高地。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和优良的办学传统,在长达近100年的办学历程中,始终抓住本科人才培养这个根本,坚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凝练本科人才培养理念、创新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十三五”期间,哲学专业入选教育部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首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以及强基计划。近年哲学专业还与政治学、经济学专业携手创办PPE试验班,与法学、经济学专业联手创办PLE试验班,启动了新的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心理学专业也于2021年初入选湖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面对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计划及新文科建设的内在要求,哲学学院于2020年底开启了“培养小组制度”,由教学副院长牵头,专业教师(含外籍教师)组合成多个培养小组,负责制订或修订培养方案,凝练各班办学特色、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等。此次邀请的五位受访者,是哲学学院教学副院长和各个培养小组的负责人,他们将向我们具体讲述这些专业方向的培养模式以及未来改革的方向。
哲学学院副院长李志——基于“四大融合”的复合型哲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记者:李院长您好!能否请您和我们介绍一下哲学学院关于新文科建设的思路和举措?
李志:曾经,包括哲学学科在内的传统文科过分强调专业领域的分工,导致哲学人才的培养过于“精细化”,学生难以具有宽广的人文学科视野,更谈不上文理兼修;而且传统哲学教育重理论而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而轻能力的培养模式导致哲学人才或轻视社会现实,或“眼高手低”难以适应现实,这些都与当今时代所需求的复合型创新人才背道而驰。
为了解决传统哲学教育所带来的上述问题,我院将以培养复合型的哲学拔尖人才作为总体目标,总结哲学专业在哲学基地班、现代哲学国际班、国学试验班等多类型人才培养的丰富经验,同时依托武汉大学哲学专业目前开展的哲学拔尖计划2.0与强基计划,借助于包括培养理念、课程体系、科研实践等在内的本科生教育综合改革,开展以“四大融合”作为基本理念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记者:李院长您能跟我们详细解读一下“四大融合”吗?
李志:所谓“四大融合”是指:第一,国家战略要求与知识教育的有效融合,旨在培养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顶天立地”的哲学人才;第二,打破学科壁垒,在哲学学科内部以及哲学与其他学科之间实现多层次的交叉融合,旨在培养人文和科学素养兼备的创新拔尖人才;第三,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深度融合,突出创新创业、实习实训等实践环节在整个育人过程中的不可替代性,旨在培养具有卓越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第四,哲学与新科技的交叉融合,将信息技术引入哲学教育教学之中,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地建构数字化时代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体系,旨在培养新时代的高瞻远瞩的哲学社会科学家。
记者:哲学专业的具体改革思路是什么?
李志:在已有的创新拔尖人才培养的基础上,哲学专业将根据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需要和专业发展的趋势,在培养理念、培养机制、培养模式、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形成新的突破性改革,探索以培养复合型的哲学拔尖人才作为总体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具体改革思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培养理念上,突出复合型的创新人才的培养;
第二,在培养机制上,强调哲学拔尖人才是“养成”的结果;
第三,在课程体系上,强调“厚基础、宽口径、重融合”;
第四,在培养模式上,强调名师教学和国际化办学;
第五,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强调多样化、灵活性、时代性、主体性;
第六,在学科建设助推人才培养上,进一步加强专业教师队伍与二级学科建设。
“哲学博睿班”培养小组负责人廖璨璨——从“基础”到“博睿”:哲学基地班的传统与变革
记者:廖老师您好,原有的哲学基地班改名为“哲学博睿班”,其培养方案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请问这是基于怎样的考虑?
廖璨璨:哲学博睿班培养方案的修订主要是在两个方面:一是提炼和强化专业特色。由于哲学基地班的基础性和综合性比较强,学习的课程相对更广博、更全面,但是,如果只是全面而缺少特色,就会流于粗浅。因此,培养小组的首要任务就是提炼并强化博睿班的培养理念,整体性的要求就是让学生能够具备“由博返约”的能力。二是基于培养理念,完善课程设置,制定选课指南。之前的专业选修课在排课以及学生选课方面进阶性不够清晰,学生无法依据培养方案做出合理的选课规划。实际上,哲学基地班的专业选修课非常丰富,我们希望充分挖掘和发挥学院的师资优势,使这种优势能够更好地体现在对本科生的专业培养中。所以培养小组首先明确了哲学博睿班的培养理念——“中西贯通,史论结合,原典研读,学科融合”。
记者:这十六字的“培养理念”您可以给大家解读一下吗?
廖璨璨:“中西贯通”指的是一种国际化的比较视野,而博睿班在这种视野下突出博雅教育,不是仅仅强调某种方法或者某个方向的培养,这一点在本科阶段尤其重要。换句话说,在中西贯通的培养理念下,我们学生更多是学到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就像一个具有很多接口的大平台,为学生提供在后本科阶段进入某个领域或者方向深度钻研的可能,同时又能使学生的深入研究有更广的胸襟和视野。
在教学方法上强调“史论结合”,这意味着博睿班一定会有哲学史的课程,这是我们与国外很多哲学系不同的地方。史论结合是武汉大学哲学系的传统,老一辈的萧萐父先生特别总结了哲学培养的二十字方针:“德业双修,学思并重,史论结合,中西对比,古今贯通”,可见“史论结合”的重要。学习哲学史和做哲学学问二者是不冲突的,问题在于选择怎样的哲学史,以及在本科生的教学中哲学史的课程如何讲授。
培养理念的第三点是“原典研读”。原著课本来就是哲基班的特色,像中国哲学原著选读、西方哲学原著选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等,这些都是哲基班的必修课,以后博睿班也会保持下去,而且会作为专业选修课中的“核心模块”,在课程设置以及选课要求两方面都会进一步加强。毕业之后大家可能对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印象不深了,但踏踏实实读过的那些经典却依然清晰,而在阅读经典中所培养的思维能力更会让人终身受益。
最后培养理念还强调“学科融合”。以前哲基班专业介绍里的六个字——“宽口径、厚基础”——其实就能体现学科融合的理念。好的哲学训练能够使学生具获得打通不同学科壁垒的能力,所以我们哲基班的同学跨专业保研或者考研到人文社科其他的院系和专业,都能很好地适应。
记者:培养方案的修订有哪些具体变化?
廖璨璨:具体来说培养方案的修订上主要有三点改动:一是对大类平台课和专业必修课做了调整,细致到具体开课的学期,保证学生在进入进阶性的模块课程时已经具备了扎实的专业基础;二是对专业选修课进行模块化的设置,将其分为四大模块,并对每个模块的类别以及学分要求给出具体的选课指南,避免出现高阶课设置在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储备还不完善的低年级。三是体现中西贯通的理念,除了在课程设置上突出比较性的视野,比如特色模块中的比较哲学、专业德语、古典拉丁语基础等课程,还有多位外教加盟,在语言学习、方法视野、课程内容以及授课师资等方面实现多层次、全方位的中西贯通培养。
“现代哲学国际班”培养小组负责人葛四友——深耕二十一载取佳绩,历经四大阶段再辉煌:现代哲学国际班的历史与发展
记者:葛老师您好!听说国际班之后的培养方案会有一个很大的变动,新的培养方案和原先的培养方案区别在何处呢?新的培养方案又具有哪些优势呢?
葛四友:其实我们人才培养的理念是没有变的,只是在细节上有一些调整。我们现在有了实体班,老师数量增多,开课更规范。另外,我们的模块更加清晰了,在新增的两个模块里,我们将考虑如何与其他的哲学传统结合,比如说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分析的中国哲学,分析的美学、分析的现象学等。如果某一门课程学生的学习意愿很强,我们也会邀请其他专业的老师来进行授课。
此外,我们会有选课手册和选课课题库,帮助学生更清楚地决定现在、以后应该去学什么。而且,我们会有专业的老师来与学生进行沟通,学生有任何困惑,都可以咨询,使师生交流更加常态化。
同时,我们认真听取了国际班同学的意见,在大二学期学生刚入国际班的时候,课程仍然主要由国内老师教授。在学生需要完成思维转变、改变传统的学习模式的这一阶段,外籍教师开设的课程本身没有问题,但是由于思维方式等的不同,老师可能难以完全了解中国学生的困惑。所以我们考虑,前期课程更多由中方教师讲授,后期再慢慢增加外籍老师教授的课程。
另外,现在教育部正在大力提倡“新文科”建设,现代哲学国际班的探索对于新文科的发展来说显然是极有教益的。现代哲学国际班的设立原本是为了解决传统教育模式与当下哲学系课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它所强调的这种现代化与规范化,正是要突破传统的以知识记忆为导向的教育模式,提倡一种以思维训练为导向的新型教育模式,而这种新型的教育模式与“新文科”建设恰恰是相融且相互支持的。不仅如此,现代哲学国际班的教育模式还为新文科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跨学科人才,现代哲学国际班这种教育模式对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视与训练,恰恰能促进跨学科教育实践的发展。
总体上说,现代哲学国际班新培养方案的开设有助于学生四种基本能力的发展,分别是沟通表达的能力、逻辑思维的能力、个人的想象力、外语能力,而这四种能力的培养不仅仅能够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哲学的研究,还能帮助学生适应其他领域的研究和实践,这就是现代哲学国际班的开放性。
“宗教学班”培养小组负责人徐玉明——宗教班的发展和未来展望
记者:徐老师您好!能不能简单介绍一下宗教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改革方案?
徐玉明:宗教学课程的板块分类:第一个板块是宗教学概论,这是一门学科统领性的课程;第二个板块是关于宗教与宗教现象的基本知识的课程,例如各种宗教的概论性课程;在此基础上的第三个板块是宗教研究性课程,例如西方宗教哲学史、中国宗教哲学史,以及不同宗教的原典选读课程;此外,还有宗教学分支课程板块,例如宗教伦理学、宗教心理学、宗教人类学的课程,这些课程可以提前开设或者并行开设。我们的课程设置是一个有系统的循序渐进的体系。课程改革方案会从务实的理念出发,希望能提供更多的从宗教学角度出发的对于文化传统、民族特性和人性的思考,体现了我们学科的包容性。希望学生能够通过本科阶段的宗教学学习过程,形成对宗教现象以及其他的社会现象的理性的眼光和包容的心态。
记者:学习宗教学专业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徐玉明:宗教学专业的学习内容相当多元化,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自己暂时还不熟悉的文化现象要避免持有先入为主的偏见。一方面,我们可以多关注宗教现象、与宗教相关的记录与报导,积累现实材料和思考的基础;另一方面,要明确宗教的研究必须在学理层面进行。我们通过宗教学专业的学术思维的训练,在面对诸多宗教思想与宗教现象时,需要对宗教的普遍本质与发展规律有一个全面且系统的把握。对宗教学专业的学生而言,我们需要意识到,在研究过程中可能会面对包含英语在内的其他语种的学术文献与资料,例如佛教文献使用的梵语、巴利文,西方诸多宗教文献所使用的阿拉伯语、希伯来语、拉丁语、希腊语。宗教学的学术阅读,在要求阅读内容广度的同时,也要求深度的理解,这一过程需要耐心地磨练自己。
记者:能简要跟我们介绍一下课程改革的重点吗?
徐玉明:宗教学系的教学团队一直以来非常重视本科生课程改革,近年来也多次进行了培养方案的修订。我们的课程改革重点是要突出宗教学的眼光,希望通过课改,进一步强调对宗教现象、宗教本质以及宗教发展规律的学术研究,进一步强调全球化眼光和多元视角。教研室规划利用现有资源,将符合学科发展规律、有益于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想法逐一实现。近年来,宗教学系一直在丰富并深化宗教学系的课程,一些老师提出设想,希望开设更多专题研究的课程,例如阿奎那思想研究专题、断代史研究专题,以此为思想史课程进行补充和深化,给高年级的学生深入了解某一研究领域的机会。
“心理学班”培养小组负责人喻丰——心理学系的特色与发展
记者:喻老师您好!我们了解到心理学系的培养方案目前正有所变动,请问变动具体内容是什么呢?
喻丰:这次培养方案的调整相对来说变动较小,这是一次初步尝试,我们会在之后的实践中逐步进行更多调整,并在下一次培养方案集中调整时进行更大幅度的改动。这一次培养方案的变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我们适当减少了哲学的相关课程,在低年级的培养中加入了更多心理学相关的课程;其次,我大力主张在培养方案中加入了心理学编程课;此外,我们把部分必修课程,尤其是方法类课程的开课学期提前了一些,也根据学生建议,在学分上有小幅更改。
记者:进行这些调整的目的是什么呢?
喻丰:第一,让学生较早接触和了解心理学。经过与学生和老师的交流,我们发现存在低年级学生因为较晚才接触心理学的核心知识,到了高年级对心理学的认识仍然不充分的问题,因此我们适当减少了哲学相关平台课,在同学们在低年级时尽可能多地学习心理学的基础类课程,培养他们对心理学的兴趣,同时也能防止大家在高年级时迫于升学及就业等压力造成课程学习负担过重的情况。第二,我们进一步重视心理学的基础科研训练。此次我们在与方法类课程的授课教师充分沟通的情况下,统筹考虑了方法类课程的授课内容,将方法类课程开课时间尽量前置,让学生尽早学会基本方法,从而可以在高年级时期跟随老师甚至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第三,我们加入了一门心理学编程课程,一方面是因为目前心理学研究的统计方法传统工具已无法适应,很多领域都需要用到R语言、Matlab等等,这都需要专门的软件包,需要学生有心理学编程基础;另一方面,如果心理学系的学生在大学没有接触过这些,对编程不了解,可能会非常束缚他们的发展,导致他们后期在科研道路上走不长远。
记者:可以跟我们介绍一下培养方案下一步的改革方向吗?
喻丰:由于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我们还有一些想法没能在此次调整中实现,但我们会仔细研判,在下一次培养方案中实现变更。比如,第一,我们希望开设更多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供大家选择,尤其是在我们的特色文化心理学或者人格社会心理学等方向上。第二,我们希望能够增加对心理学研究前沿技术的教授,尤其是在认知神经科学类课程上,让学生不会在这些前沿技术的训练上有缺憾。第三,我们也希望能够增加对心理学最为应用的领域,即心理咨询和治疗领域等实践领域的课程训练。第四,如果有可能的话,我还希望能够在大一入学时给新生开设一门心理学的前沿课程,邀请心理学系的每位老师用通俗的语言给大家介绍心理学的研究,或者邀请心理学界的知名教授每周来给同学们进行一些前沿讲座。这些对本科生有着最潜移默化的影响,能开阔他们的视野,让同学们对心理学有更为直观的体会和认同,同时在学习基础知识之外感受心理学名家们的风采。这些都是我们未来努力的方向。
(编辑:付晓歌 学生编辑:刘宇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