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郭炎、付晓歌
在武汉大学,有一群“家园建造者”,他们为实现人们心中美好的社区家园而不停地奔忙着。7年来,他们走街、串巷、入户,扎根在基层社区,推动了近3亿元的社区更新资金落地,改善了20多个小区、万余户家庭的生活环境,为老旧社区更新提供了一个又一个的鲜活样版。
团队开创了四个第一:主持了全省第一个社区规划,获省委书记肯定;主持了住建部在湖北的第一个试点改造小区规划,将其打造成为全国现场教学示范基地;主持编制的社区规划方案获得武汉市老旧社区改造最佳规划方案;撰写的老旧里分改造调查报告获得了武汉市首届社会调查“鲍鼎杯”金鼎奖。
他们探索出的“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的实践模式,已经成为武汉,乃至湖北的基本参照,在全国也享有声誉;他们在国内首先提出了在社区规划、建设、管理的全过程,开展多主体权益协商的解决机制;他们出版了高水平的社区更新专著,起草了湖北首份社区规划指引,并通过为地方政府授课的方式,指导一线管理实践,获得湖北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的高度肯定……。
这就是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李志刚教授\郭炎副教授带领的城乡治理与空间规划团队。他们扎根社区的故事,是武大师生用心、用情、用力,服务于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基层社会治理培力赋能,响应“人民城市人民建”号召的生动写照。
深入群众,规划美好社区家园
团队负责人李志刚,199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之后分别于南京大学和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取得硕士和博士学位。后在中山大学从事城市社会空间研究。心底难舍对母校的思念,2015年李志刚回到珞珈山,带领郭炎等一批海外归国人员,组建了城乡治理与空间规划研究团队,专攻“社区更新与社区治理”。
“聚焦社区,即是兴趣使然,也是国家的现实需要。国是千万家、家是最小国,社区是连接家与国的最基层组织,正所谓‘小’社区、‘大’社会。社区建设好了、治理好了,人民也就幸福了,国家的基础也就稳固了。”带着一份家国情怀,李志刚团队扎根社区,服务社区。
从实践来看,作为社区家园的主人,居民是社区建设与治理的核心主体。如果居民主体地位没有发挥好,容易形成“干部干,群众看”“政府买了单,居民不买账”的局面。久而久之,居民参与集体事务的积极性就会被打消,社区家园也就容易衰败,矛盾也就更多。
从理论来看,社区家园建设,这样一件美好且看似简单的事情背后却是一个世界级的难题。社区的公共部位属于全体业主,每个业主都有权使用,个人对公共部位的贡献难以获得对等的回报,容易造成过度使用、缺乏维护的“公地悲剧”。同时,每个业主又都有权否决任何规避“公地悲剧”的措施,容易造成“反公地悲剧”。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在城市建设中寻求最大公约数”就是要求广大城市建设者们直面这一难题。“我们研究社区就是想在理论层面探索如何平衡自利与共利,推动集体行动,推动公地有效治理;在实践层面,培力赋能社区居民,强化他们的主体地位,通过凝聚民心共识,一起共建美好的社区家园。”李志刚说出了团队专研社区的初心。
华锦社区是团队在城市建设中寻求最大公约数的首个试点。它建成于2001年,有大约3000户居民。里面房型多样,有保障房、安居房,还有商品房,社会构成也很多元,很有代表性。
对这样一个建成20多年的小区,居民平时就有很多改造诉求,但一直没有合力解决。2016年,李志刚便带领团队开始深入华锦,在社区居委会的协助下,召集了40多名居民骨干,共谋社区共建之法。
“我们小区停车位太少,人车混行,很不安全;服务设施也不够;景观池容易积水,不安全;一些楼栋,屋顶、墙面漏水严重……”一遍又一遍的居民议事会、一个又一个的居民访谈、一次又一次的倾听与经验分享,居民们在团队的指导下对小区的痛难点形成了共识,不再只是关心自家房前屋后了,有了整体观,有了大局意识。“为了我们小区改造得更好,我每天都要在小区的各个角落走一遍,找问题。”一位退休教师如是说。
有了共识性问题,也就有了改进的方向。团队又带着这些居民一起谋划改造方案。“楼栋前的闲置用地可以改成停车位,幼儿园南侧可以改成一个儿童活动场地,景观池可以改成舞台……”在不断的讨论中,居民金点子一个接一个。
居民会说,但不会画,做成什么样,就要靠团队的专业力量了。“居民负责出想法,我们负责把想法绘制出来,然后大家再一起综合比较,形成完整的改造方案”团队郭炎老师对当时和居民一起做方案的场景仍然记忆犹新。
这样的方案还不够,还要向上逐级征求各级政府的意见,修改后,再次向下征求更广泛的居民意见,最终根据居民投票敲定可实施的项目。
“这样几上几下后,改造项目和方案才能满足各方的最大公约数。”团队郭炎老师说,“这样的方案编制是非常耗时的,需要协调所有相关方,但为了后续改造的顺利进行,是非常值得的。我们的初心并不是按设计师的想法快速拿出方案,而是以居民为本寻求可实施的方案,润物细无声地培训居民,增强他们集体议事、决策的能力。”
“在老师们的指导下,我们成了社区的规划师,施工的时候,担任监理师,改造后,还要一起扮靓我们的小区。”看到社区的变化,一位居民自豪地说。有了这些主心骨的带头,旁观的居民们有了主人翁的精神,也不断参与进来,小区建设也越来越好。
作为湖北省社区更新共同缔造的首创,华锦社区成为全省争相学习的典范,荣获“2020年度全国市域社会治理创新优秀案例”。一些国际学者也慕名前来,将华锦参与式社区更新定义为中国城市更新的一种新模式。2022年11月9日,湖北省委书记王蒙徽到此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对华锦社区的共同缔造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
团队与社区居民共谋改造方案
团队在华锦社区就更新方案征集居民意见
改局部景观改造前
局部景观改造后
将心比心,用服务打破“心墙”
华锦社区的成功改造激励着团队去攻克更为复杂的社区更新难题。老旧小区改造中的拆违便是其中之一。
违建多是老旧小区的普遍特征。由于原有房型、设施与空间设计难以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的需求,本就有限的公共空间被不断蚕食,代之以各种各样的围墙围栏、乱搭乱建,造成“封闭、隔离、阻塞、安全隐患、矛盾冲突……”。
对违建带来的问题,大家都有目共睹,但一谈起拆违,都避而远之,成为小区管理、改造的老大难。“这些违建都有十几二十年了,有很多还住着人,要拆的话,得一个一个做工作,还不一定做得下来。历史遗漏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容易激化矛盾。”一位社区书记述说着拆违的难度和她的担心。
以往,规划师是不涉足拆违的,规划面对的都是一张白纸,拆违是政府的事。但如今,为了能改得动、改得好,团队创新了思路,在方案中平衡与协调利益,这样规划师就有义务了。
“我们不仅要动员居民一起共谋方案,让居民一起研究实施方案,一起共建,建设后为避免再次违建,还要带着他们一起建立共同管理制度。这样就能把共同谋划方案、共同实施建设、共同长效管理统一起来。唯有这样,通过与居民的一次次心灵碰撞,才能赢得居民的信任。”李志刚不断向团队强调这个核心要领。
在具体实施上,将心比心地将共利和自利结合起来,以理服之是最根本的。“团队要将居民拆违的诉求前置到方案设计中,再把改造蓝图呈现出来,这样新旧一对比,居民的心理防线就松掉了。然后,我们再针对关键人和事,逐个突破。”郭炎老师说。
循礼社区,建于1983年,因地铁从正下方穿过,周边被拆除重建后,唯独它被保留下来。在居民都盼着拆的时候,跟他们谈保留改造,可想而知,是一个多么艰巨的任务。
“首要工作当然就是重建居民对政府的信任,让大多数居民同意改。”李志刚一语道破了改造的症结。
就这样,团队硬着头皮深入居民中,聆听他们的诉求。一开始,几场议事会就活生生地开成了“批斗会”。“为什么不拆迁,唯独留下我们?我们是不是被遗弃了……”
这时,聆听与理解是最好的回应。团队从专业的角度耐心地解释为什么拆不了,又设身处地地回应居民的质问。就这样十几轮的交流后,居民们终于能心平气和地参与进来,共同谋划改造。
从2018年到2022年,一个只有十多栋楼的小区,其改造经历了四个年头。郭炎老师已记不清开了多少次协调会、做了多少版方案,但每当团队出现在小区,居民朋友都由衷地表示感谢。
“武大城市设计学院做的工作不仅是在改造环境,更是在聚人心。”新华街党工委书记由衷地感叹道。
循礼小区的改造规划也因此获得了武汉市老旧小区改造规划评优的第一名。像循礼这样的小区,李志刚团队一共服务了20多个。他们团队用心、用力、用情服务基层社区建设的事迹,被《人民日报》《湖北日报》等媒体广泛报道。2022年8月26日,“学习强国”以《躬身入局,共同缔造居民美好生活》为题,报道了武汉市三位从事社区规划工作的基层人物,团队郭炎老师便是其中一位。
与居民共同探讨改造方案
改造前
改造后
传承延续,推进家园建设事业
通过多年扎根社区的实践探索,李志刚团队摸索出了一套参与式社区更新的方法,打造出了一个又一个样版,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参访团。
“华锦社区到现在已经陆续接待了近200个参访团了,大家都想来参观学习。”社区居委会周林书记自豪地说。
面对更广泛的社会需求,李志刚思考着,怎样将这些经验做法推广出去、培养接班人把思想传承下去,全面深入地推进家园建设事业。
可喜的是这个思考得到了湖北省委的回应。2022年中,湖北省委要求全省各县市区全面推行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的共同缔造,充分落实“人民城市人民建”的理念。
受湖北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武汉市委,武汉市江汉区、江岸区、硚口区与武昌区委,武汉市社区学院等政府部门和机构邀请,李志刚团队向管理一线同志,开堂授课,答疑解惑。团队的授课,助力全省上下统一思想,使省委决策在短时间内,在广大的城乡社区开花结果,赢得了省委学习教育领导小组的致谢与肯定。
为了更全面服务社区更新与共同缔造的全省推进,李志刚统筹协调,整合城市设计学院规划、建筑、设计专业力量,共同参与进来。
“这样的整合充分契合了更新改造对规划、建设到管理全过程、全周期一体化的服务需求,有助于全过程开展主体协商,实现全面的共同缔造,确保民意落地。这也为武汉大学锻造了一支服务社区建设的专业力量。”城市设计学院党委书记张文军充分支持这项工作。
基层社区建设是一项辛苦的工作,但大量的人才需求为高校学生提供了锻炼的机会。“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这正是新时代大学生的使命,也是对高校教学紧贴社会实践需求的检验。
为基层社区建设培养人才成为李志刚团队的另一项使命。依托社区更新的实践项目和课题,团队把人才培养的课堂搬到了社区,在社区规划、建设与管理的实践中锻炼了学子们社会工作的能力和专业知识技能。这样的教学创新获得了武汉大学“教育教学改革”建设引导专项的立项,结题考评中获得了优秀。
“我本科是国际文学专业的,对城乡规划专业非常感兴趣,在研究生阶段成为团队的一员。巨大的专业跨度一开始让我无所适从,但在社区规划建设的实践学习中,我发现自己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也有用武之地。”2021届的硕士生周文雅,凭借这样的锻炼和经历,成功入职了北京一家国有城投公司,将武汉经验带到了北京,继续为家园建设事业努力着。
“一名合格的规划师,除了能拿出规划蓝图,更应具备让方案实施的协调能力。这在城市更新时代,尤其重要,因为一扇门、一扇窗的改变都可能涉及到不同的利益和诉求。”这是李志刚团队在教学、科研与人才培养中,多年来一直秉承的理念。
正是带着这样的使命感,李志刚团队以规划设计的学科专业知识、以服务基层社会的情怀、扎实干事的决心,解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时代之问,为中国之治贡献着力量。
(编辑:相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