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新闻网讯(通讯员冯艺洋)为深化与世界一流高校与科研机构、一流学科、一流学者的实质性合作,创建高水平国际合作科研创新平台,全面提升我校科研能力和国际化水平,产出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科研成果,国际交流部于2022年3月启动实施第二期中外联合科研平台种子基金计划项目(以下称“种子基金”)。经过近两年的培育和建设,42个项目已顺利结题,在科研成果产出、学术平台搭建、人才交流培养等方面均取得了创新突破与显著成效。
聚焦前沿交叉学科,产出一流学术成果
项目团队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聚焦领域内的前沿课题,整合中外方的资源和技术等优势,融合多学科力量,重点关注国家重大领域与前沿交叉学科,促进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成功申请、参与多项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基金资助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重大项目。
电子信息学院胡钰林项目团队与加拿大渥太华大学、昆山杜克大学融合三方在无线通信与移动网络、智能交通系统、物联网与边缘技术优势,共同建立“基于车载边缘计算的高效透明交通环境的实现方法设计”联合平台。在种子基金支持下,项目团队发表5篇国际EI会议论文、3篇国际期刊,项目入选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获批经费400万元,团队在Computer Communication期刊创办专刊《NSAI for Smart City》。项目负责人胡钰林作为第一发明人完成4篇专利申请,入选“全球2%顶尖科学家”。
药学院洪学传项目团队联合哈佛大学医学院布列根妇女医院,利用双方研究优势领域及资源,共同搭建“靶向药物联合研究平台”。依托平台支持,团队成员紧追国际学术热点,定期开展前沿学术讨论,共同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5篇、专著1本、申请发明专利19项。获批国家自然基金委面上项目、西藏科技厅2022年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技攻关项目等5项国家级、省部级项目。项目成员获得2022年度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等奖励4项。
构建可持续交流机制,创新科研服务场景
种子基金计划以培育国际科研平台为导向,旨在推动国际科研合作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培育联合科研平台,中外方项目团队进一步明确合作发展定位、构建运行组织架构,形成了有利于科研合作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同时创新科研服务场景,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落地。
经济与管理学院齐绍洲项目团队与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德国波鸿鲁尔大学依托种子基金支持,围绕“碳中和、碳市场和碳金融”等领域开展科研合作与人才培养,创新智库服务,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长效合作机制。依托国际合作交流,项目团队连续三年举办中德合作5+5高端对话与武汉大学-剑桥大学3+3等高端学术研讨会;开展双边智库政策研讨合作,加强对双边政府的政策咨询和社会服务,联合申报并获批世界银行委托课题“中国政府碳市场实施伙伴关系项目建议书”与英国儿童基金会国际合作项目“湖北碳中和愿景及路径研究”。
信息管理学院姜婷婷项目团队联合美国西蒙斯大学、肯塔基大学共同成立人智交互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并依托湖北省人居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立人智交互与数智设计研究所。团队产出了一批高水平研究成果,并将自主研发的人智交互体验度量方法体系在多行业应用中实现成果转化,服务多家高新技术企业与省部级科研平台,搭建了平台与政府、高校、企业之间的融合共建生态。通过共同举办学术活动、人才联合培养、拓展科研成果应用场景等多种方式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合作机制。
培育国际化精英人才提升学校国际声誉
基金鼓励中外方项目团队成员互访,选派青年教师赴国外合作机构进行访学交流,并开展学生交流和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合作,培养科研后备力量。平台为学校教学与科研提供发展平台,同时通过为其他国家培养人才,提高我校的国际声誉与影响力。
遥感信息工程学院田丰项目团队与瑞典隆德大学、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等北欧名校在遥感、生态领域共同建设“中瑞丹植被生态遥感中心”。通过持续探索,项目三方现已形成以常规性科研动态分享、定期性知名专家授课、合作性学术成果产出为特色的合作模式。项目实施以来,培养相关博硕士研究生20余名。依托平台支持,团队连续两年邀请北欧名校的知名专家在“定量遥感暑期学校”线上授课,让遥感相关专业的青年学者和学生接触前沿知识、拓宽国际视野、提升语言能力、寻求国际合作机会。
水利水电学院钱忠东项目团队通过“一带一路”国际科研合作专项与尼泊尔加德满都大学共同创建喜马拉雅水电研究中心,立足南亚和东南亚开展合作交流。项目团队围绕水稻灌区可持续发展中的七个具体方面开展“澜湄合作·水稻灌区灌溉管理培训”,培训了来自越南水利大学、缅甸仰光理工大学、柬埔寨理工大学、泰国朱拉隆功大学、老挝国立大学等高校或相关部门的26位水利水电专业人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对该中心在科技攻关与国际合作方面的成就表示高度赞赏。
通过两轮项目建设实践,项目团队普遍表示,种子基金在完善机制、拓宽渠道、创新合作等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积累了丰富经验。结题后项目团队将继续依托项目实施过程中积累的科研成果和合作经验,持续产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成果,助力学校国际科研合作水平和影响力的提升。
(编辑:赵冀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