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

首页 >> 校园文化 >> 校史钩沉 >> 正文

他永远闪耀在我们的天空

发布时间:2014-09-29 16:53 来源: 阅读:
A A A

作者:傅国林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目标的确立,离不开众多经济学家的努力,董辅礽教授就是其中有巨大贡献的一位。在他去世10周年之际,重温其思想,缅怀其伟大人格和仁者风范,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敢为天下先

 “绝大多数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都是希望为人类整鞍备马,将之送上文明的征途。”始于1978年的中国经济改革也是中华民族整鞍备马走向繁荣富裕的伟大征途。这个转型历程是多种力量推动的结果,原动力是中国底层人民追求富裕生活的梦想,加上开明政治家高瞻远瞩的决策和一系列的制度创新。在这个波澜壮阔的转型和发展过程中,经济理论创新和探索引导也是不可低估的因素。

作为一名经济学家,董辅礽始终与中国的经济改革共生共荣,在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时间,他在一些重大的现实经济问题上都提出了独到见解,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为推动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做出了开拓性贡献。早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他就提出了关于再生产数量关系的数字模型,成为早期中国经济成长论的典型代表。19789月,他就第一次提出了所有制改革问题,提出了要实行“政企分开”和“整社分开”,此离经叛道之语一出,石破天惊,这不仅需要过人的见地,更需要超常的勇气。所有制改革,董辅礽是毫无争议的中国第一人。1980年提出了改革应当包括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即“所有制改革”和“运行机制改革”。从改革一开始,董辅礽就主张引入市场机制,主张由市场来调节经济的运行,明确主张取消指令性计划,反对把计划和市场捏在一起的“双重体制”。1985年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公有制为主导的多重所有制的混合经济。90年代初,又提出从国有企业的功能出发分别不同类型改革国有企业的观点,要“有退有进”。在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目标确定后,董辅礽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又进行了探索,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公平和市场效率的结合。

董辅礽还还联系当代中国的市场化实践,提出了一系列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新思想,比如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发展农村非公有制的非农产业来改变二元经济,要梯度发展,要加快西部开发,要积极保护民营经济,保护“温州模式”,极力主张国有股和法人股流动,发展资本市场、期货市场和拍卖市场、鼓励设立民营银行、风险投资、创业板、股指期货等等。董辅礽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先驱之一,是中国市场经济理论的奠基者之一,是中国新发展经济理论的倡导者,也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实践的积极推动者。

一位经济学人在评价董辅礽时说,“几乎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每一个关键步骤前夜,他都提出了大胆而独到的见解,尽管这些见解从当时的环境来看还带有相当大的政治风险,但是他都敢讲真话。董辅礽以他对经过经济发展孜孜不倦的追求,成为中国经济学人队伍中的政策拓荒者。”这个评价,应当是客观和全面的。

守身为大

孟子曰:“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董辅礽一生著作等身,留下的最后文字是2004425日发表在《金融时报》和《经济界》的一篇工整得像中学生作文般的文章《守身为大》。1945年董辅礽参加武汉大学入学考试,命题作为是《守身为大说》,董辅礽自此一直牢记这个命题,“守身为大”四个字,贯穿其一生近60余年,这四个字,正是他一生守身如玉、光彩照人、春风化雨的最好写照,也是董辅礽高尚人格和高深学识的根本和基石,体现了中华民族历经千年以来生生不息的仁者风范和天地正气。

董辅礽探究经世济用的真理、为生民立命当作终生的事业,目标专一,心无旁骛,对自己作为经济学家的职责和工作有一种几乎宗教般的敬畏、虔诚和执着。非常勤奋,个人基本上没有什么娱乐,个人物质生活非常简单,甚至可以说是过着苦行僧的生活。在留学苏联的1000多个日子里,董辅礽 “没参加过一次舞会,没喝过一口伏特加。”回国30多年一直住在北京三里河并不宽敞的房子里,无论寒冬酷暑,他去月坛北小街的经济所上班,很少坐车或骑车,而是健步当车。董辅礽衣着简朴,常年四季只穿件衬衣和单裤,冬天来了只是在衬衣外加一件夹克或西服,戏称用“冷空气浴”强身健体,无不良嗜好,不吸烟不喝酒。身居高位一尘不染,洁身自好,2013年赴美就医时的医疗费还是由学生们自发捐款,治疗才得以成行。

回国后加入社科院经济所、参加人大和政协后,研究、调研、立法等工作非常繁忙,很多经济文章都是在出差途中构思、写成。他的足迹遍布80个国家和地区,推动中外经济学学术交流,跟踪世界经济学前沿,带队在祖国各地调研考察,把脉中国经济改革和社会转型一线的鲜活实践,建言献策为名请命,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

1961年董辅礽去东北考察路过一家商店,商店食品柜里几乎是“弹尽粮绝。”只有几块饼干,一个顾客在买饼干时竟遭人抢,董辅礽亲眼目睹这一幕,心在滴血。董辅礽回京后顶着很大压力立即写了一份很有份量的调查报告,反映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的问题。2000年去贵州毕节地区考察时,当地农民的贫困状况让董辅礽很揪心,他想从口袋里摸现金送给一位农民,但口袋里没有,于是从随行人员那里借了200元。回到驻地他立刻将钱归还给借款人,借款人说,那200元已由地方民政部门支付了,董辅礽坚决不答应,说如果这样就不能表达他的心意,于是硬将200元现金归还了借款人。2002年夏天,董辅礽在北大招了3个博士生,在发病前他一直坚持不辍地给学生们上课,当已经确诊为直肠癌转肝癌决定赴美治疗时,董辅礽在病房不断重复的一句话就是“这可怎么办呀?还有那么多学生,这可怎么办呀?”20033月“非典”肆虐期间,董辅礽带一位年轻学生助教去上海授课,临行前的头一天晚上和夫人打电话提醒学生一定要带上口罩,在次日去机场的路上发现学生未带口罩,董辅礽在华联商场转了二十多分钟为学生买口罩,没买到,后来在机场医疗服务部他买到口罩给学生带上。要知道董辅礽当时已经是76岁的高龄。临终前几天,董辅礽还在卧榻上坚持通过电话和网络指导学生做论文。董辅礽2003年赴美治病时对中国的医生说,“我到美国治病,是想抓住难得的机会,不仅把病治好,而且想法把美国的新医疗方法介绍到国内,供国内参考,让中国的医生有所借鉴。”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还念念不忘抓住机会医治他人,真是春蚕到死丝方尽。

董辅礽是个非常热爱生命的人,在去美国治病前,离开医院最后一次回到家,四处看着、摸摸,出门前留恋的说:“多么温馨的家啊!”身患癌症晚期依然保持乐观顽强的意志,赴美就医期间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勇敢参加临床试验。宁静告别世界时对生命的无限渴望和顽强的与癌症抗争的意志也构成了他生命中最后一道美丽的风景。

 

光焰不熄

“经济学家和政治学家们的思想,不论它们在对的时候还是在错的时候,都比一般所设想的要更有力量。”中国现在和未来还将继续她的市场经济实验,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启动了新一轮改革,释放新一波制度红利,为经济增长觅求新的动能,同时将进一步厘清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改革已经到了深水区,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多变。在面对现实和未来时重读先哲承接传统思想对话,往往能为我们分析和解释现实问题提供有效的工具,从而为解决未来的问题提供方向性的战略思路,这种对话和继承是思想创新、商业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基石,也是我国在现代化征程上不断前行的保证。

1978年董辅礽在一片沉寂中提出所有制改革,石破天惊,发出建立市场经济的第一声呐喊。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中国的市场经济改革目标得以确立完全,92派企业家在中国大地上得以破土而出,产生此时距亚当·斯密《国富论》进入中国已90多年。2004730日,董辅礽在大洋彼岸市场经济最发达的国度走向了永恒的沉寂。法国作家雨果在巴尔扎克的葬礼上说过:“今天,他安息了。他在同一天步入光荣,也步入坟墓。从今而后,他和祖国的星星在一切,闪耀与我们上空的云层之上。”在董辅礽逝世10年后的今天,我想此刻他在中华大地的星空之上,一定在静静地守望着他深爱的祖国和人民。

斯人远去,风范永存。

薪火相传,光焰不熄。

愿董辅礽教授的风范和光焰照亮我们的前行的路。

(编辑:冯林)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