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我校长江中游史前城址研究取得新进展

发布时间:2021-04-30 14:10 来源:长江文明考古研究院 阅读:
A A A

新闻网讯(通讯员长宣)4月30日,国际学术期刊《亚洲考古研究》Archaeological Research in Asia(A&HCI收录)在线发表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武汉大学长江文明考古研究院科研成果。该期刊匿名评审认为,该文作者在走马岭遗址取得了许多第一手的材料,对该城址的年代、布局、生计经济、陶器生产等进行了全面的原创性分析。

论文题为《长江中游地区史前城址的出现:以走马岭遗址发掘为例(The emergence of walled towns in prehistoric middle Yangtze River valley: Excavations at the Zoumaling site)》(以下称“《走马岭》一文”)。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单思伟博士为论文第一作者,李涛博士为论文通讯作者。

城址的出现是人类历史上的大事件,标志着人类社会在组织形态上出现重大变化。世界范围内的考古学研究共同揭示出,城址的出现与人类社会的复杂化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不过,一直以来,许多研究过于关注城址本身(尤其是城墙的建造),而忽略了城的出现与社会变化之间的微妙关系。要理解这种关系的本质,既需要聚落、环境、生计方式、葬俗等方面的信息,更需要从家户、村落、区域三种不同空间尺度进行探讨。长江中游地区目前发现了19座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6900—4500年)的城址,这些城址规模差异较大,但普遍超出了单个家庭的建造能力,有理由相信,城址的建造和维护伴随着大量的人力投入。

《走马岭》一文以湖北省石首市走马岭遗址2015—2019年发掘材料为例,指出该遗址上古城址的建造时间早至屈家岭下层文化时期,人群活动集中在屈家岭上层文化时期和石家河文化时期,煤山时期之后城址被弃用,前后延续时间近1600年。城墙堆土而成,在布局上形成了内、外双城墙。人群主要居住在内城西北部地势稍高处,至屈家岭上层文化时期,人群在居住位置、居址大小等方面出现差别,从出土遗物看,家户之间出现了地位或财富方面的分化。城内居住者种植水稻和粟类作物,并通过捕猎获取野生肉类食物(如牛和鹿)。屯子岗墓地位于外城之外,出土的随葬陶器在年代、风格和组合上与城内出土陶器保持一致,表明该墓地是城内居民死后的集中埋葬地。与城内居住房址之间的明显差异不同,墓葬随葬品之间的差异很小。城内出土陶器均为日常实用器,从屈家岭文化时期到石家河文化时期,陶器都在城内生产和烧制,陶土来源于城内西侧的水门及其周边。参考中原地区和长江下游史前城址的人力投入,走马岭古城的主体修建时长不会超过一代人,很可能通过协作式的生产组织而完成。

走马岭古城修建于长江中游地区史前城址第二波建造“浪潮”,在该遗址取得的考古发现为研究长江中游地区史前城址的演变以及社会变迁提供了重要材料。

《亚洲考古研究》的两位匿名评审对《走马岭》一文给出很高的评价,认为“本文对长江中游史前社会的复杂性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为我们深入了解该地区提供了新的思路……作者在走马岭遗址取得了许多第一手的材料,对该城址的年代、布局、生计经济、陶器生产等进行了全面的原创性分析。写作语言流利、准确,具有很高的可读性。”

目前,走马岭遗址研究团队正在开展手工业生产、墓葬分析以及古环境复原等工作,未来将聚焦家户和村落尺度上的综合性研究,进一步阐释该遗址出现的家户差异及其与社会复杂性之间的关系。

本研究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走马岭史前城址考古资料整理与研究”和武汉大学“双一流”建设专项人才启动经费支持。

论文链接:https://authors.elsevier.com/a/1c%7EjN8MrPs8kk5

(编辑:付晓歌)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