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通讯员梅立润)为了更好地营造崇尚学术、追求卓越的氛围,1月15日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了“2021年度学术年会·青年专场”,青年学者和研究生共聚一堂,交流学术思想,点燃智慧火花。
校党委副书记兼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沈壮海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罗永宽教授、党委副书记秦后国、副院长唐皇凤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丁俊萍教授,经济与管理学院颜教授鹏飞教授,哲学学院院长李佃来教授以及青年教师、硕博士研究生代表等50余人参加本次会议。会议由唐皇凤主持。
罗永宽回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协同创新中心的创立背景和主要成绩,介绍了学院以及协同创新中心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优秀青年学者”支持计划的初衷。他希望青年学者们能够在交流碰撞中激发学术思想,产出更多佳作和创新成果。
随后,沈壮海为李旭超、胡晶晶、陈慧女、盛福刚、周可、刘秉毅、郎廷建、李学桃、朱国伟、刘水静、简繁等来自多个院系的11位青年教师颁发“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优秀青年学者”证书。
会议的第二阶段分为三个学术研讨环节,由11位优秀青年学者作学术报告并研讨交流。
第一研讨环节的主题发言人为经济与管理学院李旭超、胡晶晶和马克思主义学院陈慧女,评议人为颜鹏飞。
李旭超的报告题目是《劳动保护与企业发展——基于“社保转税”的研究》。李旭超通过深入的实证研究发现,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改革推动劳动成本上升对企业造成了压力,但企业能够化压力为动力进行转型升级。提高管理效率、改善公司治理、强化研发创新构成了企业转型升级的“内部解决方案”。
胡晶晶的报告题目是《住房阶层对城镇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该研究在刻画现阶段我国城镇居民住房阶层分化状况的基础上,探讨了城镇居民住房阶层对其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住房阶层对城镇居民的主观幸福感产生了显著影响,且这种影响存在明显的年龄差异和区域差异。
陈慧女的报告题目是《新时代海外中国学研究——以海外学者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基本认识研究为例》。她指出,当前海外中国学研究已经逐渐成为一门显学,海外学者近年来从多元角度对“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目的、面临的困难和发展的前景等方面展开了丰富的研究,并对“一带一路”倡议对世界的影响做出了基本评价。
颜鹏飞对三位青年学者的报告进行了评议,认为三位青年学者能够抓住当前的重大现实问题进行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关怀。
第二研讨环节的发言人为哲学学院盛福刚、周可、刘秉毅和马克思主义学院郎廷建,评议人为李佃来。
盛福刚的报告题目是《论马克思对费尔巴哈人本学的借鉴与超越》。盛福刚认为,一直以来学界非常关注马克思早期思想与费尔巴哈的关系,但真正需要思考的问题是马克思在哪个阶段实现了对费尔巴哈人本学的超越。他以学界论及较少的《基督教的本质》和《德法年鉴》的关系为切入点,具体分析了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中对费尔巴哈人本学的摄取与超越。
周可的报告题目是《重估<大众哲学>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理论贡献》。他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传播的视角比较了高语罕著作与艾思奇的《大众哲学》,重新审视《大众哲学》的理论贡献。他认为,《大众哲学》所开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道路,不只是用通俗的形式、生动的事例来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更表现为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阐释与运用,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创新性和系统性。
刘秉毅的报告题目是《毛泽东是如何得出“哲学就是认识论”命题的》。他认为此命题是毛泽东对自己所一贯坚持的哲学观的总结和概括,其中的“认识论”概念是毛泽东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理解界定的,包含着比哲学原理教科书中的“认识论”更丰富的内容。在此基础上,他根据毛泽东的思路,提出了两种可能的用来论证“哲学就是认识论”的思路。
郎廷建的报告题目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哲学思考与现实构建》。他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反思批判个体主义和群体主义的逻辑必然,由全球化与全球问题驱动和现实规定,得到“人类”整体存在困境破局的持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协调与平衡各种利益关系,凝炼全人类的“大同”共同价值,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增进各国间的友谊互信。
李佃来对四位青年学者的学术报告进行了评议,认为四位青年老师在文本挖掘、文献考证等方面的工作做得非常细致,研究视角与研究结论具有启发性。
第三研讨环节的主题发言人为马克思主义学院李学桃、朱国伟、刘水静和简繁,评议人为丁俊萍。
李学桃的报告题目是《供销合作社与乡村社会变迁(1949—1957)》。他首先对马克思恩格斯的合作社理论、列宁的合作社理论、中国共产党人的供销合作社理论进行了系统阐释,继而通过详实的数据与资料分析了供销合作社与中国农村经济变迁、乡村政治社会形成、乡村文化变迁的历史互动,并由此总结了推进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启示。
朱国伟的报告题目是《国家治理的哥德巴赫猜想——中国共产党跳出历史周期率的历史性答案》。他在与“窑洞对”中毛泽东给出的以民主监督为根本的历史新路比较之中,以学理的方式阐释了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出的以自我监督为主导回答“窑洞之问”的新答案的历史性意义。
刘水静的报告题目是《建党伟业与文化自信——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传统文化观》。他指出,新时代中国文化的发展,中华文明的复兴,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更好融合、更优汇通为前提。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始终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简繁的报告题目是《苏东剧变以来的西方共产主义思潮和运动》。他认为,苏东剧变以来西方共产主义思潮和运动一度陷入低谷,但仍有许多力量致力于振兴共产主义。未来应如何有效介入西方关于共产主义问题的讨论,如何帮助提升共产主义思潮和运动在西方的影响力等,是值得中国学者思考的问题。
丁俊萍认为四位青年学者的研究聚焦于“四史”研究,与前面两组青年学者的研究相得益彰,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一脉相承,也说明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后继有人。丁俊萍指出,本次会议的研究既具有历史视野,又具有现实关照,希望各位青年学者和学生以后能够继续带着情怀与信念执着地做学问。
唐皇凤表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是薪火相传的事业,希望不同学科的青年学者能够聚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旗帜下,合作从事有价值有意义的学术研究,协力打造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事业共同体。
沈壮海作总结发言。他指出,对于一所大学、一个学院(系)和一个学科的发展而言,就是要做出立得住的学术作品、推出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只有青年学者成长起来,我们的学科才会始终充满朝气、充满希望。沈壮海希望青年学者要做有朝气的学术,注重研究的前沿性、创新性与学术空间拓展的广阔性。他对青年学者提出三点建议:一是要有在主流领域做高手的志向;二是要有聚焦新问题和运用新方法的锐气;三是要有胸怀天下、担当责任的气象。
(摄影:陆星霖 编辑:付晓歌、相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