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

首页 >> 校园文化 >> 缤纷校园 >> 正文

向平庸说不

发布时间:2014-04-04 11:55 来源:武汉大学报 作者: 学生记者 李衡 吕斐洋阅读:
A A A

“我爱武大,因为它的自由,它的底蕴,它的梦想。”“全球大学生创业挑战赛冠军”——“forward创业团队”队员李璟说。

说罢,他便哼起了《校歌》的主旋律,“东湖之滨,珞珈山上,这是我们亲爱的学堂……德业并进,求是拓新,大同寰宇向未来,我创辉煌。”在无数次的吟唱中,武大学子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被强化、被传承。

如果说自由的学风吹来了创新的希望,悠久的校史奠定了创新的基础,那么如今的武大,站在学术的巅峰,正向着更高的目标发起挑战。“领袖和跟风者的区别就在于创新。”创新之果砸过牛顿的脑袋,敲开乔布斯的经营之门,如今它被武大学子紧紧握在手中,见证着一个又一个科研的突破和攀登学术顶峰的辉煌。

在当代大学生一窝蜂地选择出国、保研、公务员时,武大学子独辟蹊径,走出了一条不凡的创业路,留下了自己光辉的脚印。

2010级测绘学院本科生罗瑞是校园“知北游”旅行团队创始人之一,创办社团的初衷是将学校里热爱旅游的人组织在一起,一同出行。短短的两年时间里,该社团已经发展成了武大学子出行的固定品牌。

珞易GO淘宝网店的发起人是经济与管理学院的三个追梦少年。刚起步的时候,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去宿舍、教学楼发传单,不仅被没收了部分传单,还被楼管严厉呵斥,珞易GO的负责人之一刘径健直言:“太受打击了!”

倍受打击的创业伙伴们从未想过放弃,“无论如何,都要坚持到最后!尤其发现有更多人了解珞易GO时,那种成就感只有自己才能体会。”刘径健满足地说道。

制度不是万能的,但没有制度是万万不能的。好的制度是保障一切活动实施的根本。学校作为学生们坚强的后盾,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学生发挥专长,勇于创新;同时也提供丰厚的科研资金,支持学生“体面”地搞科研。

2006年,我校启动“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立项项目申报工作之后至今已有8个年头。每到科研立项申报的时间,打印店、教师办公楼,科研实施地都聚集了同学们的身影,大家都为找导师,选课题,准备材料来回奔波。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每年校级科研立项项目数量逐年增加,2013年多达700多项,庞大的数字背后,我们的动力究竟是什么?

“想出国深造的话,除了学业成绩,国外的大学更看重我们的思维创新。”“就业压力逐年加大,科研立项不仅能证明自己的创新能力,还能增加就业、保研的砝码。”……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真正受兴趣驱使搞科研的是少数。

但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最为永恒的动力。319日,2013级国际软件学院的5位同学顺利通过科研立项的答辩,他们表示,会排除利益因素,专心做一款服务大学生的创新软件。

关于这点,文学院张箭飞教授有话说。她认为,大学四年是人一生中创造性思维最活跃的阶段,静下心来多读一点书、多做一些研究,培养自己的创造力,提炼出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远比追求名利重要得多。

 

http://newspaper.whu.edu.cn/paper/

(漫画:蔡艳楠 稿件来源:武汉大学报第1329期 编辑:严航)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