珞珈人物

首页 >> 珞珈人物 >> 正文

【教书育人】最美教师孙洪:凉山深处育桃李,教育援边显初心

发布时间:2022-09-09 18:19 来源:离退休工作处 阅读:
A A A

供稿:离退休工作处

在第38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发布2022年“最美教师”和“最美教师团队”先进事迹。“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教师团队”获评“最美教师团队”。我校退休教师孙洪正是该团队中的一员。2021年,扎根教育战线30多年的她响应教育部号召,积极报名到西昌学院支教。

主动请缨支教

2001年,孙洪作为武汉大学引进的学科带头人组建了武汉大学唯一的工科专业——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在她的带领下,仅用了3年时间就建立起了武汉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博士点,并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使武汉大学成为享誉国内外的通信工程人才摇篮。截至她光荣退休,为我国培养博士30多名,硕士60多名,由于她的杰出成绩,从2012年她获得了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荣誉。

孙洪光荣退休了,但是她仍然闲不住,舍不得自己一辈子所热爱的党的教育事业。于是她积极响应教育部的号召,满怀理想和信念,不忘教育初心,报名参加了“银龄行动”,申请来到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西昌学院开展支教行动,期待以自己的30多年的教学经验、科研及管理水平,能够为民族地区的高等教育事业进步发挥余热。

2021年10月,她舍弃了在大城市的安逸生活,告别家乡的亲人和朋友,踏上凉山这片陌生的土地。风尘仆仆到了西昌学院后的第二天,她开启了“疯狂工作”模式,恢复在武汉大学“科研狂人”的“本来面目”,积极向领导请缨,征询工作安排和任务,了解这个民族地区应用型大学的发展历史及现状、学校和所在学院的规章制度,了解教师和学生的特点,尽快融入了这个集体,并在一周时间精心规划了在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三方面的支教工作。

推行“工程师教育”

孙洪利用早年在国家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的经历及自己多年在法国精英工程师大学的工作经历,针对西昌学院这个发展中的应用型大学,积极推行工程师教育模式。面向学院师生,她精心准备了工程师教育讲座,倡导结合学校特色,推行工程师教育的理念。讲座开拓了师生眼界,引起学院师生热烈反响,250人的学术报告厅座无虚席,后排还站满了学生。

在课堂上,她主讲“信号与系统”和“数字信号处理”两门专业主干课,基于多年建立的精品课的经验,她将“工程师教育”的教学理念落实到教学过程中,以问题驱动教学内容,以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导向,以培养创造性思维为重点进行授课,讲课案例丰富,通俗易通,深受学生的欢迎和喜爱。

她同时指导两名年轻的授课教师,以课堂演示、讨论、听课等方式进行教学传帮带。两位年轻教师课堂,她都认真旁听,发现问题,并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引导年轻教师提高教学专业水平。她告诫年轻教师,作为高校教师,打铁必须自身硬,除了师德师风过硬,还要认真备课,讲课思路要清晰、授课时要严谨,必须做到对专业知识有深刻的理解,才能做到深入浅出地讲解课程,避免照本宣科,避免一味追求趣味性,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掌握所学的知识,才能做到不误人子弟。她还对这两位老师出的考试题进行认真检查,指出哪些题目不严谨,容易引起歧义,教导他们出题时要做到基础知识题和选拔题搭配合理,难易合理。在申报教学研究项目上,她多次指导授课教师参加教学比赛,获得了较好的名次。

在学习上,她严格要求学生,一丝不苟,直到学生弄懂。有一次,在讲授信号与系统课程的状态方程章节时,她所带的班级有三位学生因参加党员发展大会请假没有听课,课后她主动联系这三位学生,精心备课,在一个下午为他们补上落下的功课,跟上课程进度。

孙洪当学生时就是一个“学霸型”的学生,成绩名列前茅,来到西昌学院,看到有些学生成绩较差,学习方法不对,整天死读书、背书,她就恨不得将自己的全部方法倾囊传授,根据自己的求学经历,专门为学生做了“学习之道”的讲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激发科研热情

西昌学院的科研工作整体还比较薄弱,孙洪支教的二级学院科学研究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而科研正是孙洪的“拿手好戏”,通过持续深入地与科研部门和博士教师们的交流,结合凉山地区的实际需要,她针对性地开展启动科学研究的工作:

她利用主持并完成多项国家高科技863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经历,指导教师申报了6项国家科研项目,在选题方向、凝练科学问题、研究目的及意义、课题研究内容、研究方案、创新点、项目执行计划、写作技巧等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对每位教师写的本子,精益求精,不厌其烦地进行了多次指导和修改,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有的本子反复修改达到十余次。

在她的帮助下,教师们不但掌握了撰写自科基金项目申报书的技巧,还对今后成功申报国家级项目充满了信心。她指导一名年轻的教师,利用数字化技术结合凉山彝族壁画遗产宝贵资源,成功申报了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的科研项目,实现二级学院国家级项目零的突破;此外,她还为西昌学院成功申报教育厅重点实验室项目和国家实验室专项项目出谋划策,修改申报书的内容。

她看到西昌学院的博士教师们整天忙于琐碎事务,就倡导组织博士教师们形成科研团队,共同进行学术交流,申报科研项目。她根据凉山地区的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实际需求,精心策划了科研团队的宣传资料,向主管部门争取支持,为凉山基层部门提供技术服务,并利用自己20多年在国内外进行的遥感信息解译的研究成果和技术资源,建立起凉山地区遥感信息解译平台,促进组建的科研团队迅速发展,为新组建的科研团队保驾护航,开创了所在学院科研工作的新局面。目前团队在“农业遥感信息”和“彝族岩画数字化开发”方面的科研工作已经开展起来,激活了博士教师们的科研热情,树立了科研自信。

并举育桃李

孙洪身体力行,以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影响每一位教师和学生。精心备课,在课堂上引入课程思政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在指导博士科研时,激励他们在科研上有所创新,努力摆脱“卡脖子”局面。她利用学术讲座讨论等机会,指导年轻教师结合凉山地区的实际情况,凝练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持之以恒,并且逐步组成科研团队,合作发展,为民族地区和国家的强盛贡献力量。

她利用晚上的闲暇时间,结合自己在国内外的科研经历,精心准备了“科研之道”讲座,在线进行演讲,交流从个人到团队开展科研工作的发展道路。2个月的系列讲座,激起了青年教师的科研兴致。其他学院听说之后,也纷纷前来邀请她前去做报告,指导科研工作。

在学校提拔人才制度方面,孙洪积极建言献策,指出选拔人才时不仅要考察人才是否达到“文件”上规定的各个数量指标,更重要的是评审人才是否在教师岗位上有固定的专业方向,避免纯粹为提职“凑数量”的情况,真正促进人才队伍的健康发展。同时,她利用自己的学术影响力,将全国性学术年会引进到西昌学院召开,积极为青年教师创造与全国同行专家开展学术交流的机会。

孙洪来到凉山后,就将这里当做了家,将西昌学院当做自己的教育阵地,她全身心地投入到民族高校的学科建设当中。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孙洪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始终牢记自己的初心使命,她以“四有好老师”的标准和高度责任心,高尚的师德师风以及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诠释了一位银龄教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担当精神。

(编辑:付晓歌)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