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靖
《斯通纳》这本书讲的是一个凡人的一生,没有传奇,也没有神话,文字亦是朴实克制,却在问世的半个世纪以来,打动了许许多多读者的心。
书中主人公便是斯通纳,作为一名大学老师,教书四十余年,职称始终没有升到助理教授以上,视大学为庇护所,却长时间陷足学院政治的泥潭。与妻子伊迪丝的婚姻千疮百孔,女儿也成为这个不幸家庭的牺牲品。他的一生,正如其乡党马斯特思所述——在这个世界没有安身之地,却总是对这个世界有所期待,而这个世界没有那个东西。
笨拙地坚持,傻傻地期待,继而是深深的徒劳,三者构成了这部小说的基调。多少有些压抑,也无怪乎这么多人认为此书是一部失败者之歌。
而在显露的失败的背面,书中却流淌着一股生命的暖意,这是此书的动人之处,它带着微妙的张力和深沉的情感,让人感到亲切和安慰。
从未走远的乡土厚情
斯通纳生于1891年,在美国中西部的一个小农场长大,祖辈都是农民,如无意外,斯通纳也将在这片贫瘠的土地度过漫长的一生。
命运的转折发生在1910年的春天,密苏里大学新设了一个农学院,为了让斯通纳多学一点本领,他的父母节衣缩食,把斯通纳送进了大学,并期望他学成之后回到农场。四年过去,毕业在即,斯通纳却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继续深造,不回农场。
斯通纳的父母虽不理解,却给了他最肯定的答复:“如果你觉得应该待在这里,读你的书,那你就应该这样做。”
这对父母都是过早衰老的乡下人,在书中的形象总是任劳任怨、沉默寡言,然而,惟其沉默,方显爱之深沉。在斯通纳人生的许多重要时刻,他的父母总能给出最难得的开明,这是一份隐忍的爱,一份来自乡土世界的情谊。
因为父母的深情,斯通纳得以在自我实现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身上的乡土气息也渐渐淡去,但那乡土厚情却从未走远,反而成为斯通纳一生中最绵长的力量源泉。
终其一生,斯通纳保持了土地之子的纯粹,有着难以解释的傲骨,同时,他也继承了祖辈世代传承的特质——沉默坚忍的性格,也许有人说,正是这样的性格造成了斯通纳的人生困局,但换个角度,也正是这样的性格,才能让一个生活在挫败世界的知识分子不至于发疯,这难道不是一份礼物么?
置身爱中的志业追寻
如果说乡土世界解答了斯通纳从何处来的问题,那么,正是在大学里,他得到了他要往何处去的答案。
起初,和许多迷茫的年轻人一样,斯通纳对自己的未来没有想法,而正是在一次选修文学课上,因为斯隆教授的一次提问,斯通纳迎来了生命中第一次顿悟时刻,那是一种来自文学的感召。
在感召下,斯通纳开始有意识地扳动命运的轨道,他放弃农学,瞒着父母转专业到文学,并将毕生的时光投身到中世纪文学的教学与研究中。何以解释这份感召?斯隆教授的回答掷地有声:“是因为爱,斯通纳先生,你置身于爱中,事情就这么简单”。
可以说,是斯隆为斯通纳照亮了志业道路的入口,而入口后面那条长长的甬道,斯通纳只能一个人走。小说中,有一个场景反复出现:在一种出神状态下,斯通纳睁大眼睛,静静地看着屋子的黑暗,一切正如他的追寻,于一片黑暗中,独自面对,独自忍受。
而如果一个人知道了为什么而活,就能忍受任何东西。斯通纳在爱中学会忍受,也在爱中陡然生出了一种抵抗的力量,他不让外面的世界进来,不惜与系主任结下一辈子的梁子,只为守护大学的价值,就像徒劳地弓起脊背顶着逼迫而来的暴风雨。
走向理解的情爱叙事
在婚姻生活中,斯通纳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丈夫,他与伊迪丝一见钟情后便匆匆成婚,婚后却发现生活充满压抑,自己实则并不了解妻子,他个性懦弱又不擅沟通,对待爱情并不忠贞,与助教凯瑟琳有过一次铭心刻骨的外遇。然而,小说并没有刻意放大这些情感纠葛中的爱恨情仇,而是将笔触引向了理解。
于是,我们在书中看到了这样的一幕幕:当斯通纳与情人凯瑟琳因为理解而分开的多年以后,他买到了一本她的最新著作,颤抖的手指翻过几页,上面赫然写着“献给威·斯”(威廉·斯通纳的缩写);在斯通纳人生的最后时日,妻子伊迪丝与他放下了过去的一切,他们中间酝酿出新的平静,宛如爱情刚刚萌芽。
在两段情事里,斯通纳也渐渐明白爱的定义——“爱不是最终目标而是一个过程,借助这个过程,一个人想去了解另一个人”。
最终,小说中的情爱收梢都走向了理解,纵是永不复见,纵是垂垂老矣,其中的情愫已是比海更深。
半个世纪后的再发现
回看全书,不能不感慨,即便是像斯通纳这么一个石头般顽固的畸人,也有这么多爱与理解的照临,也能在生命的成熟中慢慢懂得爱与理解,这样活过一生,纵是历经失败,也已经足够。
就是这样的一本书,于1965年首次出版时却只印了不到2000册,在出版史里沉默了近半个世纪,直到2006年由“纽约书评图书”出版社重印后才受到广泛的关注,而小说作者——同是乡土背景和大学老师出身的约翰·威廉斯却没能看到这一幕,他逝于1994年,很长的一段时间,他的作品都没能引发关注。
《斯通纳》再发现的历程,既化作此书的传奇符号,也成为小说中孤独与理解这一主题的最佳注脚。
阅读《斯通纳》,很容易使每个人想起生命中踽踽独行的孤独时刻,以及与他者产生联结的共振时刻,从而也就读懂了中译版书封上显眼的几行字:第一眼故事,第二眼经典,第三眼生活,第四眼自己。
于是,读者在感受着斯通纳经历的同时,自身也与《斯通纳》产生了共振,其中的难得就如塞林格所言,在苦苦挣扎中,如果有人向你投以理解的目光,你会感到一种生命的暖意,或许仅有短暂的一瞥,就足以感奋不已。
至少经历过温柔共振,这便是《斯通纳》传递给读者的暖意,而如果有更多的目光落在此间的书页,那可能是这个世界回赠给《斯通纳》最好的礼物。(选自图书馆“一期一书”阅读活动,作者系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硕士毕业生)
(编辑:相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