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余佳奥
题图:梅之语
指导老师:肖珊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曾几何时,青年曾用鲜血与生命谱写青春之歌。革命的烈火在古老的大地上蔓延,为泱泱华夏、赫赫文明带来淬炼与新生。时至今日,当挺立的雄狮凝望世纪变革的关隘,昔日的火炬经历岁月沉浮,稳稳交予新时代的新青年。
五四的号角再度吹响。“士不可以不弘毅”的使命与胸怀,召唤着我辈从珞珈山走向广阔天地。青春赋能时代发展,武汉大学学生的“青春之歌”,从这一曲“美丽乡村”唱起。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理想的火焰熊熊燃烧,青春在创造中闪亮。珞珈山上的青年紧扣时代脉搏,勇立潮头、浪遏飞舟。个人的专长与崇高志业,回应着时代的呼声,谱写着曲曲动人心魄的青春之歌。
深入基层一线
“将青春奉献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更能实现人生价值。”法学院2020届硕士毕业生师齐说。现为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审监二庭四级法官助理、临沧市凤庆县郭大寨乡团山村驻村工作队员的她,在乡村找到了青春的答案。
毕业前,师齐心系家乡人民,报考老家云南的选调生,成为乡村振兴工作队的一员。在驻村工作中,她利用在校所学的法律知识,为农民解决土地纠纷、家庭纠纷,为乡村治理贡献力量。
新闻与传播学院2019届毕业生王婷婷,是一名甘肃省选调生,2021年8月以来,担任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黄羊川镇大南冲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谈及半年来的工作经历,王婷婷的体会是:驻村工作一定要“驻”到群众心里。
新春全家福的拍摄,对王婷婷来说是一段格外温馨的回忆。帮扶工作队为各户拍摄照片时,面对村中几名特困户的孤寡老人,一时手足无措。这时王婷婷突然想到,自己不正是他们的家人吗?时过境迁,王婷婷回忆起此情此景,动容地写下:“当特困户智文秀奶奶拉着我们的手高兴地合影时,泪花不禁夺眶而出,我们每个人也深受感动。就在这一刻,我感到,我们‘驻’进了群众心里。”
在武汉大学,如是的“选调之声”不绝于耳。近年来,为响应国家号召,名校毕业生就业呈现出“选调热”的新态势。据统计,2022年初,湖北省公布2021年录用89名定向选调生名单,武汉大学人数第一。
活跃在乡村振兴之路上的不止选调生。富有家国情怀的武大学子,以不同身份参与乡村建设。
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马克思主义学院2020级博士研究生付玉璋,坚持以支教服务乡村振兴。她曾先后赴河南省嵩山市少林寺慈幼院、湖北省随州市柳林镇支教,无论在支教期间,抑或结束之后,都保持着对学生的关心与关怀。
在湖北十堰张湾区水利局实践期间,她还参与到乡镇扶贫工作中,开展党课宣讲,获全局通报表扬。她在张湾区抗击旱情、汛情的双重考验中,主动参与乡镇调研,顶着40多度的高温来回奔忙,踏着泥泞土路巡查5处水库。实践结束后,实践单位专门向学校发来感谢信。
她说:“越是到基层去开展工作,越是能够激发出心底的一份热忱。每走一遍这种乡村的小路,都会让你对这片土地爱得更深。”
曾获2020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的赵广超,现在是测绘学院的2020级硕士研究生,除此之外,他还有更多身份——全国青马工程高校班学员、武汉大学第21届研究生支教团团长。热心公益的他,为教育扶贫积极奉献,燃烧着自我。
2019年7月,赵广超带队前往国家脱贫攻坚主战场、贵州省二十个极贫乡镇之一的贵州威宁自治县石门乡的乌蒙山区,在石门民族中学讲授物理。在课堂外,他主动担任青年志愿者脱贫攻坚夜校的班主任和讲师,所在团队累计培训群众达到了800余人次,在脱贫攻坚战中充分展现了武大学子的责任与力量。他说:“我们不仅是教书匠,更要做造梦师,通过支教育人托举起孩子的希望。”
自2008年以来,武汉大学大力推进“青马工程”,如赵广超一般有着崇高理想信念、敢于担当社会大任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纷纷涌现。截至2021年6月,已有四期“青马班”学员结业,“人人知道青马,人人关心青马,人人争取加入青马”的育人氛围正在形成。个人、组织、学校的“共同奔赴”,为武大人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作用,筑牢了坚实的基础。
数字“智造”乡村
数字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国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数字时代的到来,开启了数字赋能乡村振兴的新模式,也为广大青年投身乡村建设指明新方向、开拓新思路。
在武汉大学,师生发挥专业所长,充分把握数字信息技术应用与乡村建设发展的结合点,积极响应乡村振兴与数字中国两大时代战略。
2021年底,在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乡村文化旅游云服务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平台——喜乡逢乡村文旅综合服务云平台荣获“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全国银奖。
该项目聚焦国家“乡村振兴”重大战略,是本次大赛中武汉大学唯一的文理交叉融合项目,由信息管理学院吴江教授、胡忠义副教授,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研究中心楼益栋教授,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樊红教授,社会学院李翠玲副教授指导,信息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徐周灿和硕士研究生石中路负责。
“喜乡逢”集成了文化资源虚实展示、地理信息服务、内容社区、独立商城等功能,可为用户提供集“导览、导游、导航、导购”于一体的沉浸式文旅服务。“喜乡逢”不仅提供了大学生产学研用相互融合的范本,而且昭示了数字乡村的新方向、新趋势。
去年同期成立的另一支数字化团队——“智造乡村”,则将聚焦于乡村建筑保护。这是一支由城市设计学院建筑系胡晓青、熊燕、徐腾老师带领的“互联网+”创新创业团队,团队成员有傅洲祺、潘凌风、赵洪灏、罗文杉等建筑系学生,还吸引了许多不同专业的本科生。
“我们的传统村落,正在以每年11.1%速度递减,约每三天就有一个传统村落消失在我们的大地上。”这样的现状引起了团队的危机意识。通过探索,项目团队决定将装配式木结构应用于老屋新生,提出“大学生创业+传统村落活化=最佳组合”,利用教育产业振兴传统村落。
融媒体技术的兴起,也为红色主题教育搭建了新平台,数字技术与思想建设碰撞出璀璨的火花。
为迎接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武汉大学策划了青年讲师团主题宣讲,以青年话语阐述党的创新理论,从青年视角讲好中国故事。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朱联东教授的《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浅谈农村污水的处理》,历史学院2021级硕士生马雨聪的《红色文化 复兴力量——数字化赋能红色文化遗产传播》,数学与统计学院2020级硕士生蔡展晖的《投身基层,用满腔热忱谱写青春之歌》等精心设计的宣讲内容,从思想层面引领校内外师生、各界社会人士。
从武大走出的优秀毕业生,在更广阔的舞台上,落实着报效祖国的宏愿。
在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三岔河镇涌金村,现任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许文东联系外国语言文学学院,组建了一支教育帮扶实践队,利用寒假举办“线上支教,云端逐梦”活动,帮助当地的孩子学习英语。
同在凤庆县的师齐,得知这一活动后,第一时间争取了郭大寨乡党委、政府的支持,协助郭大寨乡中学开展了报名工作,最终吸引了41名初中生前来参与。“武大的哥哥耐心地纠正了我的学习方法。有了他的帮助,英语变得没那么难了。”小学生李涛说。
龙珑是第二临床学院2021届硕士毕业生,本科期间在血液科的实习经历,让她意识到健康科普对百姓的重要性。自那以后,她一直怀揣一个梦想——利用新媒体,用更生动、有趣的方式表达枯燥乏味的医学知识,从实处帮到更多的人。
她和同伴们创立的平台,与人民网、中国营养学会等80余家政府机构、行业协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旗下拥有健康科普达人700+,全网粉丝1.5亿+,总播放量300亿。
龙珑们的故事激励着后来者:校园并非终点,“为国为民”才是毕生的追求。从人民的期待与需求出发,结合专业所长,尽己之所能,以数字赋能乡村振兴,以专业赋能社会发展。
科研点亮乡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据统计,截至2018年底,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达10154.5万人,规模继续保持世界第一;2020年,我国研发人员总量连续8年稳居世界首位。
“科研报国”,有人在台前发光发热,有人在幕后矢志不渝——珞珈山上,以此为人生志趣的学者、青年,不在少数。
杨华现任社会学院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从 2007年起,当时还在攻读博士学位的杨华就开始跟随导师贺雪峰做起了农村研究。十多年来,杨华每年都用3个月奔赴全国各地的农村做田野调查。多年的积淀让他敏锐捕捉农村男青年择偶困难的问题,在扎实的调研分析基础上,他提出解决问题的本质在于大力发展乡村教育,同时提供更多就业机会,这才是不加重农民生活负担的城镇化。
在杨华的指导下,由林棵伟、林子遥等七位社会学院2018级本科生组成的团队,合作撰写了《走出项目制:一种优化资源下乡的思路研究——基于4省7村的驻村调研》。团队深入多省市调研,比较分析了各村庄在接收以项目制为载体的下乡资源过程中的成效差异和相关问题,提出释放村庄社会治理活力、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的新方式。该项目在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三等奖。
实现乡村振兴,教育兴农是战略实现的重要抓手,引领着发展的新方向。信息管理学院图书馆学专业2018级本科生冯薇,是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铜奖获得者。她主持的项目《一路向黔——贵州乡村小学春晖书屋建设计划》,以支教为基点,结合武汉大学春晖公益中心对贵州山区开展的定向支教,融合图书馆专业,通过为贵州山区建设乡村小学图书馆“春晖书屋”,构建了以春晖书屋为核心、多个子项目为辅助的城乡结合支教模式,为教育兴农贡献了力量。
冯薇同学表示,“武汉大学诞生于民族危亡之际,成长于独立自强之路,以谋求人类福祉、推动社会进步、实现国家富强为己任。我们要始终不忘入党初心,努力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武汉大学青年研究中心2021-2022学年度调研课题立项结果显示,越来越多的青年将目光聚焦于乡村振兴,比如廖珂《青年大学生参与乡村产业与人才振兴的路径和机制研究》,朱自成《高校研究生“青马工程”建设方案研究——以武汉大学为例》,常倍铭《共青团引导青年学生投身科技创新的载体机制研究》……武汉大学来自各个院系的学生,从专业出发,怀揣求知热情,以解决乡村实际问题为旨求。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青年意识到,加快农业农村低碳化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正式发布,其中特别谈到,在“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方面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推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
2022年新版限塑令发布以来,我国对“白色污染”的治理力度日益加大。生命科学学院“塑战塑决”项目组,对传统微塑料处理方法进行了创新改造。项目组通过问卷与实地调查等多重研究手段,提出通过生物方法来高效、绿色地完成水体生态的微塑料降解处理,并号召大众减少平时日常生活中对塑料用品的使用,向调研对象详细讲解了微塑料的产生与危害,提出节能环保的主张。
项目核心成员、2019级本科生马屹诺谈到,作为一名生科学子,在新时代下,要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通过自己的学术专长服务社会。项目组在产学研融合、转化的过程中不断思考,以自身所学科学技术,投身于绿色中国的建设,为科技真正服务于人民而不懈奋斗。
成立于2013年的武汉大学“清泉计划”,是一个创新型、负责任的大学生公益组织。自成立以来,“清泉计划”致力于水质考察与饮水安全调查、改善我国偏远地区饮水安全问题,始终秉持着“一杯干净的水,不是一件奢侈的事”的初心与信念。
他们与校内实验室合作研发净水设备,完善水质教材读本;策划水知识科普短视频,在bilibili、抖音等平台投放;利用假期深入乡村实地调研,宣传水资源保护及饮水安全相关知识。九年来,“清泉计划”已在6省60乡镇102所学校开展线下调研活动,总行程超过一万公里,捐赠净水器材与设备3000余台,惠及数万名儿童。他们的努力让更多人关心、关注水资源保护,得到了各个实践地政府、学校、媒体、与调研对象的认可与感谢。(素材提供:王婷婷、周子琪、杨春豪、鲁小以、“智造乡村”团队、“清泉计划”团队)
(来源:武汉大学报1581期3版 编辑:肖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