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首页 >> 专题报道 >> 正文

【迎校庆看变化】探寻创新人才培养的金钥匙

——从全国优秀博士论文看研究生教育

发布时间:2013-11-21 10:42 来源: 作者: 记者吴江龙 实习生汪泉阅读:
A A A

2012年,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黄昕的博士学位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这是张良培教授指导的第二篇全国“优博论文”。

1999年以来,武汉大学的18篇全国“优博论文”中,有7篇来自该实验室,其中5篇为李德仁院士指导。

这是武汉大学创新人才“批量”产生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校研究生教育坚持“质量是生命线,创新是主旋律”的理念,在优化人才选拔、创新培养模式、搭建创新平台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

 

改革趟出新路子

与其他学生相比,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2013级研究生盛华平似乎有些特别,“我一进入研究生阶段,就已经是在读博士生身份了。”他这样介绍自己。

让学习成绩优异、具备突出培养潜质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直接取得博士研究生入学资格,学校的“直博生”改革新举,旨在提高博士生生源与培养质量。

“当同龄的硕士生可能还在纠结研究课题时,我已经深入到某个课题中去了。”盛华平坦言,“直博”给他带来了更好的发展平台。

对此,他的导师王建波教授认为,定位早、上手快是直博生最突出的特点。定位早,让直博生坐上了科学研究的“直升机”,奔着清晰的目标而去;上手快,让直博生和导师省去了相互磨合的时间,研究效率大大提高。

“除了直博生,我们还推出‘1+4’、‘2+3’硕博连读等多元化贯通式培养模式,每年都有600余名优秀研究生通过这种机制,优先进入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行列。”研究生院院长周叶中教授说。

除了招考制度方面的改革,围绕创新人才培养,学校还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多项研究生培养政策,确保研究生创新发展的正确导向2012颁布了《研究生教育质量工程建设方案》,推进高质量课程建设、导师队伍建设、质量管理强化等六大工程,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和谋划,构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育的长效机制。其中,学校在完善研究生奖助体系,发挥评先奖优的导向功能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在社会上产生热烈反响。

20124月,武汉大学推出新政:每年投2000万元对科研能力突出、科研成果出众的研究生进行重奖。据估算,一名优秀博士生一年最高可获得近10万元奖学金。

与此相应的是,2012年研究生科研项目申报人数较前一年增长达67%,研究生发表的SCI论文数从前一年的883篇增长为1104篇,各类科研获奖、发明专利、专著、咨询报告等增多。

“研究生是学校重要的科研力量,提高教育质量必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武大发表在SCI上的论文,有六成的第一作者是研究生。”周叶中介绍,以创新潜质为导向,就是要激发研究生蕴藏的科研创新潜能。

 

让“金子”都能发光

“哈佛最值得夸耀的,不是获得了多少诺贝尔奖、产生了多少总统,而是使进入哈佛的每一颗金子都发光。”哈佛大学校长在学校350周年校庆时如是说。在他看来,学生在进校时都是金子,而学校的任务就是让金子发光。

黄昕的论文源于一个简单的问题:如何通过卫星来判断地面上一个军事目标的真伪?当导师张良培在2004年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黄昕远没有想到自己能在这个问题上走得这么远。

当时,该课题在业界并不是热门方向,即便是国外也很少有参考资料。研究其间,黄昕获得了不少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参写国际论文的机会。“这对我形成国际视野帮助很大。”在黄昕对“高分辨率对地观测”这一课题开展研究的同时,国外这方面的研究也在加紧步伐。“随时参考国外最新动态,让我获益良多。”

为培养研究生的国际视野,推进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武汉大学先后与法国、日本、韩国、俄罗斯、美国等国家的200多所高校或科研机构开展合作,拓展研究生培养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2011年至今,有超过400名研究生获得公派出国留学资格。

此外,依托国家级重大跨学科在研项目,为优秀研究生量身打造多学科集成与交叉的培养计划;按照国际化的标准和要求建设全英文课程与全英文专业;举办各种学术创新活动,为研究生搭建学术平台;鼓励研究生积极投身国家重大项目研究与重点工程建设……一系列举措的实施,使不同学科不同个性的研究生在培养过程的每一环节均有追求卓越、鼓励拔尖的发展空间,让他们能真正实现人才的个性化培养。

“创新型人才培养应建立一种以探究为特征的教学模式,促进教学与科研互动,注重培养学生严谨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方式;同时要建立以能力为取向的实践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经南说。

 

构建新型教与学关系

研究生教育本质上就是一种创新教育,它承担着为国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任。“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在当前研究生教育迅速发展的时期,著名的钱学森之问更加振聋发聩。

毋庸置疑,杰出人才、创新人才的涌现需要创新性培养,这就要求教师自身要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应通过教学互动、思想交流等方式激活学生的创新潜能。具体到研究生的培养过程,总的原则是导师负责制。导师作为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和研究生之间既是学术梯队中的传、帮、带关系,也是科研团队中的合作关系。

在黄昕看来,自己的成功源于导师张良培的悉心指导。“从国外文献到业界最新动态,从科研状态到生活点滴,张老师不断为我们创造条件。”也正是导师为自己提供了一篇关键文献,让他的研究开始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对此,生命科学学院钟波博士也有相同的看法,“舒红兵老师常鼓励我们多读学科前沿文献,手把手指导我们设计实验,而且他总能从中发现我们的闪光之处。”钟波说,“不仅是做学问,在舒老师平时的言传身教中,我们也学到做事、做人等很多东西。”在舒红兵的指导下,他的论文入选了2012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思想远比技术重要。”2011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入选者、水利水电学院史良胜教授说,“我的导师杨金忠告诉我,怎样去考虑问题,从哪个角度去考虑问题比怎样动手去做重要,这让我受益匪浅。”

我要让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做学问。我的导师王之卓院士这样教我,我也这样教我的学生。谈及指导研究生的经验,李德仁说,“学生在做学问的时候,一定要多读书、多思维、多创新、多实践,在确定研究选题时,既要紧紧跟踪和引领学术前沿,把握国家需求,同时要结合自身优势,踏踏实实做学问。”

(“迎校庆看变化”系列报道之四)

(编辑:杨欣欣)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