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武大

首页 >> 媒体武大 >> 正文

【武汉晚报】为水稻而生 为苍生造福

亲友追忆“农田院士”朱英国

发布时间:2017-08-14 13:53 来源: 阅读:
A A A

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先驱和杂交水稻事业重要奠基人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朱英国的追悼会今天上午在武昌殡仪馆举行。昨天,在他生前工作的武汉大学生科院大楼,他的学生、同事以及家人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讲述了老先生治学育人的一幕幕感人故事。

201789日凌晨,著名遗传学家和水稻生物学家、我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先驱和我国杂交水稻事业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朱英国因病医治无效,在武汉逝世,享年78岁。

40多年来,朱英国院士在雄性不育与育性恢复机理、杂种优势的基础理论研究以及优质高产杂交稻育种和产业化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选育的杂交稻新品种已累计推广1亿亩。从事科研近半个世纪,他始终心怀为天下苍生饥寒终身奋斗的信念,常年顶烈日、冒风雨奔波在田间地头,被誉为农田院士

朱英国院士生前回家乡罗田探望乡亲时,手书发展三农经济,走科学创新道路,勉励家乡后生,希望他们能在各自的岗位作出贡献

留下22本工作笔记

朱英国院士治学严谨,他平时都会随身携带着一个笔记本,将每天的工作安排、会议记录、科研心得记载在本子上。在他去世之后,家人为他整理物品时发现这样的工作笔记足足有22本。看了父亲的工作笔记,才深刻体会到父亲是怎么工作的,每天的工作量有多大。朱英国的儿子朱新锋感叹,笔记本一直写到了他生命中的最后几天。即使在病床上,他考虑的还是工作工作工作。

武汉大学教授朱仁山跟朱英国院士共事近30年,曾长期担任朱英国的科研助手,跟他一起扎根泥土种田。那时我们每年都要到海南的育种基地,从头年的11月一直待到次年的4月。因为在海南育种,每年可以比湖北多种一季水稻。当时的条件很艰苦,没有电灯,点煤油灯住在农民的草棚里。他带头上山砍柴做饭,用自己的实干带动大家。

朱仁山说,朱英国搞科研一方面扎根于田间地头,另一方面又对新理论新技术很敏感,接受得很快,有什么想法会随时记载在笔记本上。比如最近一年,朱英国就跟武大遥感信息工程学院合作,将遥感信息技术应用在杂交水稻的事业中去。

翻开朱英国院士201211日的日志,人们还发现了这样的一段话,培养人才是我们的职责,上午与胡骏交谈,希望他继续以百折不回的精神,完成基础研究任务,多发论文。胡骏是朱英国培养的博士,2011年底以胡骏为第一作者的论文在国际植物学界顶级期刊《植物细胞》上发表,朱院士的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对后起之秀的殷切期待。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

朱英国曾说: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个品种可以造福一个民族。

在国际杂交水稻中,朱英国院士的红莲型与袁隆平院士的野败型、日本的包台型三分天下。而且只有野败型红莲型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种植,被冠以东方魔稻的美称。据统计,红莲型杂交稻在中国的推广种植面积累计已超1亿亩,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虽然成就与袁隆平比肩,但面对鄂版袁隆平的说法,朱英国曾表示:袁先生是杂交稻的先驱,是我的良师益友,是中国的骄傲,我对他非常尊敬。我与袁隆平没有可比性,我们科研的重点、所处的外部环境都有很大不同。我只是努力追赶,并尽力做出特色。

红莲型杂交稻不仅在我国受到青睐,据朱仁山教授介绍,红莲型杂交稻累计出口种子达到3亿斤以上,在菲律宾、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家受到普遍欢迎,在非洲试种也取得了成功,惠及全世界。

2013722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期间,曾专程前往武汉大学杂交水稻鄂州研究基地视察。在临别前,习近平握着朱英国的手说:您辛苦了,感谢你们作出的贡献,希望继续努力。科技兴农,粮食安全要靠自己。

朱英国一直没有忘记总书记的嘱托,就在去世的前几天,他还在跟同事探讨如何完成国家135规划中的重大课题红莲型新品种的培育与应用,培育更多高产优质的种子。

朱英国为水稻而生,他走了,但他的梦想并没有停步。

去世前一晚还在指导学生

朱英国在武大先后招收了近百名硕士、博士研究生,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遗传学、杂交水稻科学人才。

老先生是一位非常值得尊敬的学者,他对事业的执着、对学生的关心都让我们敬重和爱戴。回忆恩师朱英国时,武大生科院教授李阳生提到最多的两个词就是敬业关怀。李阳生当年读本科时就是朱英国的学生。

78岁高龄的朱英国一直坚持带研究生。今年27岁的罗肖郧就读于武大生科院研究生二年级。88日,朱英国去世的前一天晚上,罗肖郧正在医院照顾老师,当时老师起不了床,我把他扶着坐起来。他有点发烧,但精神还很好,思路清晰。他没有什么力气大声说话,轻声问我实验进行得怎么样了,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我说提取水稻RNA(核糖核酸)总是失败,他就建议我多读文献,多向师兄师姐们请教,实验多试几次就好了。

谈到跟老师平时的接触,罗肖郧的声音有些哽咽:老师非常和蔼可亲,从来没有摆什么架子。我们二三十个学生,他对我们每个学生的研究方向、课题进展都很了解,时常关心我们的学业和生活。老师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执着于科研的奋斗精神,以国家粮食安全为己任。他这几年身体不好,但只要一出院,他就会出现在实验室里,比我们年轻人还要敬业。

记者施政 通讯员吴江龙 邢知博

http://whwb.cjn.cn/html/2017-08/13/content_5630251.htm

(稿件来源:《武汉晚报》2017813日 本网编辑:吴江龙)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