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本科生离顶级期刊有多远?武大校友吴锦近日在《自然》发文,距他本科阶段的实验室“初体验”时隔6年。
“秒杀”7000多个对手,位列全球前0.1%如何实现?刚刚捧得美国大学生数模比赛特等奖的武大学子坦言:真才实学是根本。
丹凤朝阳,鸣声清越,这就是今日珞珈雏凤之风采,好似一支美妙的青春歌谣。
在武大,创新创业人才正批量产生。
武汉大学是“三创”教育的先行者,在我国第一次创业浪潮中,陈东升、田源、毛振华等“92派”企业家独辟蹊径,完美试水现代企业制度。
新生代珞珈创新创业新秀势如破竹——第14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4项一等奖,第六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决赛获5个一等奖,2014年全国高校量化投资策略开发大赛我校折桂,第36届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我校勇夺中国区冠军……
一个班出了4个大老板、一个年级10%以上学生尝试创业,整体创业成活率6%……国际软件学院高密度的创业新秀,源源不断地释放着“武大智造”的高能信号。
荧屏内外,都是精彩。诗词储备量万余首的李四维,在《中华好诗词》中一路过关斩将;“世界记忆大师”申一帆《最强大脑》力挽狂澜,挫败英国选手。他们的风采让人印象深刻。
两个“荧屏红人”相似点诸多:同样执着于儿时的梦想;同样“发家”于学生社团,一个是春英诗社、一个是记忆协会;同样具有创业思维,一个正在从事移动终端电商服务,一个开发了“海小星”云打印O2O平台和英语记忆软件“图样App”。
他们一致认为,这一切与学校“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的人才培养理念密不可分。从社团发展到各类参赛,学校都给予充分支持,对于学生的学术兴趣倍加呵护,鼓励他们个性化发展。
在武大,国际化教育渗透教学全过程。
“一起去哈佛,约吗?”已变成武大学子的日常。今年,公共卫生学院大四学生叶勇灵收到的第一份新年礼物就是哈佛大学录取通知书,这个“小众”专业的8名毕业生,有4人出国深造。
无独有偶,数理经济与金融试验班也备受世界名校青睐,每年半数以上学子收获平均4所学校抛来的“橄榄枝”。
中英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会议上,大四学生蒋一智与两国教育部门领导直接对话,为双方加强教育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提出建议。
如果说董欣年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是老一辈的厚积薄发,那么2016年获美国斯隆研究奖的王秋和彭健,则昭示了新生代正在世界舞台脱颖而出。
“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是国际化的大学。”校长李晓红提出,武大必须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学生。向世界名校选派交流生,外教加盟,双语课堂全覆盖,举办学生社团国际交流营和国际文化节……大学生成长成才历程中,已融入越来越多的国际元素。
在武大,有一群充满担当情怀的行动派。
得益于秀美山水的滋养、人文情怀的熏陶、艺术体育的渲染,珞珈少年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4月12日,2名武大学子随中国第32次南极考察队凯旋。500天的极地坚守,注定是他们成长旅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中国南极科考30多年来,武大共有百余人出征,其中学生40多人。
世界名校赛艇赛力挫牛津、剑桥、耶鲁等老牌高手获亚军;“大美东湖”国际名校赛艇挑战赛夺冠;与同城兄弟高校一年一度龙舟竞渡;央视“谁是球王”校园足球赛获大学组总冠军……
一边是力量竞技,一边是琴韵悠扬。频频亮相于校内各种音乐会,大学生艺术团已攒足了底气,赚足了人气。交响乐团在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中摘得桂冠,艺术团受国家汉办选派赴欧洲巡演获“老外”交口称赞。
其实,历史早为现实埋下了伏笔。一个多世纪,大师鸿儒行来过往,根植下优秀的文化基因,哺育着后世雏凤。唐代诗人李商隐早有所语:“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6-05/10/content_455642.htm?div=-1
(稿件来源:《中国教育报》2016年5月10日 本网编辑:吴江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