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资讯

首页 >> 武大资讯 >> 武大要闻 >> 正文

教育部“教育这十年”采访团走进武大 聚焦我校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成效

发布时间:2022-06-14 20:17 来源:党委宣传部 阅读:
A A A

新闻网讯(记者肖珊、相茹、付晓歌  实习生吴一诺、施玥馨)6月13日,由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湖北日报、湖北卫视等中央和省级媒体记者组成的教育部“教育这十年”记者团走进武汉大学,以集中采访座谈会和实地参观访谈形式,聚焦十年来我校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成效。校长窦贤康,人文社科资深教授、研究生院院长陈传夫,校长助理、党政办公室主任徐东兴出席集中采访座谈会。校党委副书记沈壮海主持座谈会。

教育部“教育这十年”记者团走进武汉大学,以集中座谈会形式进行采访。舒佩/摄

座谈会上,窦贤康以《坚持一流标准 内涵式发展,服务国家战略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题,回顾武大研究生教育走过的十年历程,介绍相关改革举措和发展成效。

校长窦贤康介绍十年来武汉大学研究生教育改革举措和发展成效。舒佩/摄

窦贤康指出,武汉大学是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特色明显,建校以来共培养了50多万名各类高级专门人才,其中包括两院院士100余人。党的十八大以来,武汉大学认真学习、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关于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以“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为工作主线,将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放在重要位置,加强顶层设计谋划,深化综合改革举措,完善治理体制机制,取得突出成效。十年来,武汉大学累计招收内地双证硕士研究生66507人,博士研究生17388人,授予博士学位14300人,授予硕士学位56685人;截止2021年底,我校各类在籍研究生29000余人。

窦贤康从三个方面介绍武汉大学十年来研究生教育改革举措和成效——

一是坚持树立一流标准,打造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十年来,武大立足培养能力提升,谋划研究生教育卓越发展,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打造一流研究生导师队伍。目前,学校研究生导师中包括10位中国科学院院士、6位中国工程院院士、3位欧亚科学院院士、9位人文社科资深教授、15位国家级教学名师、663位国字号人才。其中,宋保亮、刘正猷、定明月、袁荃等一批导师指导的研究生,在Nature(《自然》)、Science(《科学》)等顶尖学术期刊发表研究成果。这十年也是学校教学科研条件和学生学习生活环境改善最快的十年,学校坚持以师生为本,着力构建起专业化、高品质、高效能的服务体系。

二是坚持内涵式发展理念,提高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十年来,武大将学术、专业学位改革分类推进,持续创新培养模式,严把“入口”关和“出口”关,研究生培养质量整体提高,实现科研、实践能力双创新,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学校开展“研究生学术创新奖”评选,建立了以破除“五唯”为导向的学术评价机制,共计3500名研究生获奖,特等奖成果涵盖咨询报告、发明专利、顶尖学术论文等,成果水平突出。十年来,不仅实现了研究生发表顶尖学术论文零的突破,并且研究生作为主要作者在国内外顶级学术期刊的产出显著增长,从2012年到2020年增长了3.3倍,实现了高水平成果产出常态化。研究生作为主要作者在Nature(《自然》)、Science(《科学》)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成果9篇。近三年,我校研究生向地方提交咨询建议1500份,进行技术攻关200余项;近十年,我校研究生在全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等六大系列赛事中获得国家级奖励470余项。

三是坚持服务需求导向,提升服务国家地方经济文化发展能力。十年来,武大着力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加强国家急需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引导研究生到国家重点地区和领域建功立业,服务科技和文化强国建设,高度参与国家和地方经济文化科技发展。据统计,我校十年来累计培养国家列入专项、急需领域研究生3360余名;研究生积极服务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为国家建设和社会进步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研究生在学校省部级以上平台建设的参与度达100%,作为主要作者发表顶级学术成果的贡献度超过80%,全面参与北斗导航、对地观测、子午工程、网络安全、水资源、粮食安全等国家重要领域的重大研究和攻关项目,并发挥重要作用;主动参与新冠疫情阻击战,自愿加入临床一线,运用学科知识抗击疫情。

媒体提问环节,针对记者团提出的“如何实现人才队伍建设与导师队伍建设双赢,实现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如何留住青年高端人才”“如何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等问题,窦贤康重点介绍了学校实施“人才强校”等相关战略的经验做法。沈壮海、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专家学者回答了有关提问。

龚健雅院士介绍宇航院聚焦科学前沿进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金鑫/摄

学生代表介绍武汉大学发挥优势学科力量探索实践育人。曹海钢/摄

实地参观访谈环节,记者团走访了宇航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和万林艺术博物馆。在宇航科学与技术研究院,记者团与“启明星”卫星研究团队师生代表座谈,研究院院长龚健雅院士介绍了该院突出聚焦科学前沿,扎根中国大地,服务国家科技强国战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特色举措。在万林艺术博物馆,历史学院“一带一路”考古研究中心主任李英华教授结合基本陈列展,介绍考古学科如何开展文化传承和人才培养;在敦煌特展展厅,第四届博士生宣讲团团长付玉璋介绍了宣讲团如何在实践中讲好理论、担当时代责任,历史学院博士生王天介绍了敦煌与武大人的学术情缘,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生郑卓、李露茜介绍了武汉大学助力“敦煌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学术实践。

湖北省教育厅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处处长邓世民,宣传中心主任刘维国、副主任罗曼,以及我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教师代表参与上述活动。

6月14日,教育部举行“教育这十年”“1+1”系列发布采访活动的第四场新闻发布会,聚焦党的十八大以来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成效。因疫情影响,新闻发布会全程“云发布”,主会场设在教育部,分会场设在湖北省教育厅。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洪大用、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会长杨卫、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龚旗煌、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等在主会场参会,湖北省教育厅副厅长周启红、校党委副书记沈壮海等在分会场参会。记者提问环节,沈壮海介绍了我校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经验。教育部新闻办主任、新闻发言人续梅主持新闻发布会。

教育部召开“教育这十年”“1+1”系列发布会④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成效。张劲松/摄

教育部召开“教育这十年”“1+1”系列发布会④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成效。(湖北省教育厅分会场)。唐皖/摄

发布会上,洪大用介绍了研究生教育十年改革发展成效,龚旗煌介绍了北京大学十年来基础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经验及成效,杨斌介绍了清华大学十年来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经验及成效,周启红介绍了湖北省十年来研究生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及成效,杨卫点评研究生教育十年来的发展成就。

面对记者的提问,“研究生导师既是学术的指导者,也是研究生的领路人。武汉大学在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方面有哪些经验?”沈壮海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武汉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立足“三个聚焦”高标准推进导师队伍建设:一是聚焦队伍质量,抓好第一资源,将“人才强校”战略作为第一战略,坚持以一流的人才方阵壮大一流的导师队伍、以一流的导师培养一流的学生,着力建设追求卓越、矢志一流的导师队伍;二是聚焦立德树人,抓好第一责任,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把立德树人作为导师的首要职责,以学生为本构建新型的导学关系;三是聚焦育人过程,抓好岗位管理,全面深入地实施研究生导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互选制度,完善导师荣誉体系,营造“当好引路人,争做大先生”的良好氛围。

据悉,十年来,武汉大学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加强党对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领导,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导师育人责任感、育人能力和育人水平不断提高,坚持“四个面向”战略布局,加强高层次紧缺人才培养,服务党和国家发展大局,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高质量研究生培养体系基本完善,追求卓越,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成效显著。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武汉大学将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知重负重,奋力前行,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不断开创研究生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为把武汉大学早日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贡献力量。

(编辑:肖珊)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