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资讯

首页 >> 武大资讯 >> 武大要闻 >> 正文

《古音汇纂》首发式暨出版座谈会在北京举行

发布时间:2020-11-01 16:21 来源: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阅读:
A A A

新闻网讯(通讯员陶军1030日,武汉大学和商务印书馆在京联合举办《古音汇纂》首发式暨出版座谈会。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副组长、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主任安平秋,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秘书长杨忠,商务印书馆党委书记、执行董事顾青,副总编辑余桂林,《古音汇纂》责任编辑史建桥,校党委书记韩进,副书记沈壮海,《古音汇纂》主编、人文社科资深教授宗福邦,中宣部出版局领导和北京大学等高校专家学者与会。沈壮海主持。

安平秋、宗福邦、韩进、顾青共同为《古音汇纂》新书揭幕。

《古音汇纂》是武汉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继《故训汇纂》之后编成的又一部鸿篇巨制,两部煌煌2600万字的大型汉语工具书,一部“集雅诂之大成”,一部“综音声之流变”,珠联璧合,相映生辉。《古音汇纂》于1998年作为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委员会重大集体科研项目立项,先后被列入“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前后22年方竣其功。《古音汇纂》的编纂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作为重要手段,最终建成包含百万余条记录、总字量达4000万字的古代字音资料数据库,改变了传统辞书编纂的工作方式,率先在国内开展大型语文工具书计算机数据库建设和辅助编纂探索。

宗福邦深情回顾了编纂《故训汇纂》与《古音汇纂》的缘起和历程,对来自各方面的支持表示由衷感谢。他说,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为这两部巨著的编纂和推出创造了条件。《古音汇纂》编纂难度之大、耗时之长、过程之艰,均超过当初预期。为编纂《故训汇纂》与《古音汇纂》,武汉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三代学人耗时35年,大家淡泊名利、同心协力、甘苦共尝、无怨无悔,不少学者为此付出了毕生心血。

史建桥介绍了《古音汇纂》编辑工作的基本情况,包括控制篇幅、核对引文、统一体例等主要工作内容,以及编辑编纂双方相互信任、积极配合、将这一重头项目一步步向前推进的心得体会。

安平秋指出,古籍整理和出版“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古音汇纂》的推出,为中国现代学术史、古籍整理出版史添了浓重一笔,堪称中国出版史上的一段佳话,其中蕴涵的是长期坚守的文化情怀、开拓创新的学术精神、质量第一的精品意识,充分展现了整理编纂团队和出版团队同心协力、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初心和使命。《故训汇纂》和《古音汇纂》是代表本世纪前二十年学术发展、古籍整理和辞书事业的标志性成果,未来还将发挥更大社会效益。

韩进在致辞中指出,《古音汇纂》的编纂出版是武汉大学践行文化传承与使命担当的体现。武汉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团队赓续章黄学脉,坚持立足传统,深耕精研,熔铸古今,沉潜其中,卓绝自守,善其始终,是武汉大学秉承“自强、弘毅、求是、拓新”校训精神的实证。古籍所团队所彰显的科学精神、奉献精神、匠心精神、团队精神,对于锻造“崇尚精品、严谨治学、注重诚信、讲求责任”的优良学风具有特别的意义,希望古籍所新一代团队继承优良传统,让冷门绝学在武汉大学青黄相继、代有传承。

顾青称赞《古音汇纂》是“不愧先贤、不负后人”的项目,对编纂团队、编辑团队,以及给予支持的各方面代表表示感谢,对武汉大学的优良学术传统和宽广学术胸怀表示赞赏,表示希望与武汉大学继续深化全面合作。

杨忠、北京大学教授孙玉文、清华大学教授赵平安、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立军先后发言。他们认为,《古音汇纂》是一部具有开拓创新意义、填补学术空白的巨制,遂几代中国学人宏愿,乃不朽之功业。该书收录齐全、校勘细致、编排科学、体例完备、使用便利,更兼细察历史源流、重视音义关系,既是开创性大型工具书,也是高水平研究成果,对于汉语言文字研究特别是语音方面的研究,对于文献注释和辞书编纂以及中华传统文化研究等,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武汉大学古籍所数十年如一日默默耕耘、矢志不渝,更是令人钦佩。

(供图:陶军 编辑:肖珊)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