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付晓歌 实习生:郑佩林
星霜荏苒,春去秋来。自2018年5月开始重建,于今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历时800多天,武大学子们惊喜地发现,曾被喻为“变形金刚”的工学部第一教学楼,华丽“变形”了。
新教学楼南望珞珈山,北临东湖水,体现出显山露水的设计理念。它不仅具备极高的颜值,还担负着强大的教学功能,共有90间教室,其中包含34间智慧教室,可容纳4000人,是工学部师生学习、工作主要场所。
匠心设计
新教学楼重建工程由被誉为“中国建筑直营公司优秀排头兵”的中建三局负责,大楼整体上为南北朝向,秉承“一轴承脉,山水相望”的设计构思,采用三横一纵的布局模式。从松园中路向下望去,六层高的大楼、内凹式的宽阔广场尽显一派恢宏气势,缤纷的花坛与清澈的池水景观更为其增添了一份自然生动,呈现出包容、开放、生态的形象。北侧依靠东湖,金属的屋面和统一的青灰色基调,与东湖水相互映衬,巧妙地和东湖风景区融为一体,仿佛置身于东湖的怀抱之中。
新主教设有南北两个入口,从南入口进入教学楼,便直接来到了第三层,映入眼帘的首先是左右两侧金色的悬挑楼梯,这种无立柱设计不仅极具空间感,能够保证视线和空间的完整性,而且方便通行,最大程度减少人员拥堵。教学楼内共有34个特别打造的智慧教室,每个教室可容纳30至35人。教室前方安装了两块互联网黑板,可在粉笔板书写和多媒体系统之间自由切换。
“‘智能化’是新教学楼的最大特点。”施工方技术总监说。他表示,与其强调设备的智能化,不如说是借助它们传达一种新的、智能化的教学理念。
讲桌附有的收音系统,使得老师无需再佩戴任何扩音设备,声音便可从天花板上的无限吊麦播放出来。无论学生身处教室的哪个位置,都可以清晰听到声音。最为特别的是,教室左右两侧安装了液晶电视,墙面上镶嵌有背漆玻璃,师生可以直接在玻璃上书写,并投影到智能黑板。除此之外,教室的每个座椅均可自由转动,随意组合,方便分组交流讨论。
“整栋楼极具现代感,内部橘黄的背景让人觉得非常温馨。超大的黑板和两个投影带来的体验很棒,让近视的我都看的十分清楚!一流的大学,一流的学习环境,我一定要更加努力!”水利水电学院2019级本科生潘又铭兴奋地说。
一流品质
后勤保障部基建处负责人介绍,在第一教学楼的重建过程中,学校和后勤保障部付出了许多心力,努力将工学部第一教学楼打造为武汉大学最高品质的教学楼。
最高品质从何处体现?
设计上的高品质。教学楼采用工学部教学建筑庭院式的布局传统,打造了许多景观庭院,值得一提的是,所有的庭院均为开放的半围式空间,身处其中不会觉得压抑,反而倍觉开阔。此外,教学楼在设计时巧妙地利用了高度差,从北侧进入,穿过架空层,会直接抵达中庭共享大厅,通过中庭空间使各功能的房间穿插自如,丰富了建筑的层次感。
选材上的高品质。整个大厅地面都用800×800的石材铺就,美观大气,又能起到防滑的作用。寒冷的冬天里,学子们上自习时常会懊恼没有多带一件衣服。考虑到这一点,新教学楼所有空调均采用系统空调而非传统的分体空调,不仅能使区域温度保持恒定,而且可以最大程度减少噪音,给师生提供舒适的工作学习环境。
细节上的高品质。一些细微之处或许并不起眼,却能在不经意间给予人温暖。二楼自习区的景观灯在保障照明的基础上,拼接组合成珞珈山的造型,突显武大特色。在这里学习,自有一份视觉享受,一抬头,便有一派好风景照入眼底、心底。水利水电学院2019级研究生郭喆也为设计者的用心点赞:“卫生间的手机放置台很人性化,方便使用。
变身“背后”
10余次反复设计的施工方案、高峰期400余名工作人员、800多天的辛苦劳动……工学部第一教学楼能在两年多的时间里顺利完成“变形”,离不开学校付出的点滴心血。
今年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室外工程建设一度受阻。为保障师生在返校后正常开展学习、教学活动,后勤保障部与中建三局群策群力,克服重重困难,使工学部第一教学楼重建工程成为武汉市第一批复工项目。6、7月,武汉雨水天气持续不断,部分区域出现渍水现象,工作人员不畏风雨加班加点,最终令重建工程在新学期到来之前顺利完工。后勤保障部负责人卢平瑶表示:“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一直是我们坚持的理念。”
作为工学部主教建成使用后迎来的第一批“用户”,电气与自动化学院的同学迫不及待地表达了自己的感受:“使用感很棒!主教的教学环境和设施都是崭新的,200多天后重回熟悉的珞珈,新鲜感和亲切感碰撞,学习状态满分!”土木建筑工程学院讲师蒋寅军表示:“新的讲台布局更简洁、紧凑,操控性也增强了。教室现代化程度、便捷性以及人体工学程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供图:后勤保障部 编辑:陈丽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