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武汉9月3日电(记者周甲禄)武汉大学资深教授冯天瑜积40年研究之功,三次为晚清名臣张之洞写传,近日又推出最新版《张之洞评传》。新版传记详细叙述了张之洞从科举幸运儿、清流健将到洋务殿军的成长转变历程,同时对张之洞政治、经济、文化、学术、外交、军事、教育思想进行了系统梳理评说。
9月2日,在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举行的新书首发式上,冯天瑜教授通过视频介绍,从1980年到现在,整整40年,他一直持续研究张之洞,在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他分别出版过张之洞传记方面的书。今年,将他最近20年来关于张之洞研究的一些思考、一些新的拓展补充到原来的著作中,形成了这本新的《张之洞评传》。
记者看到,新版传记分“生平篇”和“思想篇”两部分,前者共九章,叙述张之洞家世、求学和从政经历;后者共七章,介绍张之洞政治、经济、文化、学术、外交、军事、教育七个方面的思想成就。
冯天瑜一直长期注目于张之洞的研究。2日,他对此解释说,中国历史有两次最重要的突破性进展,一个是在周秦之际,从战国到秦汉帝国的建立这个阶段,是一次大的转折,从制度文化而言,就是从周制转为秦制。第二次是晚清时期,即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又一次十分深刻的变革,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化,从君主专制制度向民主制度转化。张之洞生于1837年,死于1909年,完整地经历了中国的第二次转型过程,所以如果说要通过一个人来反映、来认识一个时代,张之洞比较典型,他的经历、变化比较完整地反映了清末一直到辛亥革命前夜这一个阶段的社会变化。
冯天瑜另一个研究的重点是区域文化。张之洞治鄂18年,对湖北武汉近代历史文化影响巨大,湖北武汉的近代工业和现代教育许多都与张之洞有密切关系。研究武汉近代史也绕不开张之洞。张之洞一生的功业很多方面是在湖北展开的,通过对张之洞的研究,对于了解湖北武汉近代化的过程也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冯天瑜认为,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要了解湖北武汉的近代化过程,必须从张之洞治鄂入手。
冯天瑜为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著名历史学家,长期从事思想文化史研究,代表作有《中华文化史》《中华元典精神》《中国文化生成史》《新语探源》《“封建”考论》《辛亥首义史》等。
(本网编辑:付晓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