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资讯

首页 >> 武大资讯 >> 武大要闻 >> 正文

【战“疫”故事】“不单是白衣天使,还要做白衣战士”

发布时间:2020-02-23 17:20 来源: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阅读:
A A A

通讯员:左征军  陶孝芳  孙晓娟  王曼玉

“宝贝,你去哪里啦?是不是和妈妈躲猫猫呢?”武汉大学第二临床学院重症医学科杨晓医生为了全身心投入战“疫”,主动把孩子送回老家,工作之余只能通过手机跟一周岁的孩子玩“躲猫猫”。

看着那头对自己开始有些陌生的宝宝,她一边宽慰自己“不找妈妈就好”,一边给大家打气“希望早点重聚,大家都会好的!”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杨晓等武汉大学第二临床学院众多师生勇敢逆行,走上一线。

武汉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医生为患者手术

“看到患者出院,再累都值得”。作为一名党龄超过30年的老党员、ICU科室主任彭志勇教授在SARS疫情、禽流感之后第三次站在战“疫”最前线,临危受命,带领中南医院ICU团队,坚守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他每天连续工作超12个小时“定居”科室,累了就在办公室沙发上靠一会。他说:“我热爱我的专业,一线需要我,患者需要我,我一定为他们倾我所能。”

武汉大学第二临床学院有一群特殊的群体,他们被称为“返岗天使团”,他们是在一线不慎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治愈出院后又选择重返岗位的急诊医护人员:郭琴、赵智刚、李春芳、柏慧。最早返岗的医护人员郭琴在治疗痊愈后主动请求重返急救中心,投身到最危险的隔离病房工作,“我是党员,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在抗击疫情的危急时刻,我要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

搬运物资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全面接管雷神山医院后,该院院长、泌尿外科博士生导师王行环教授兼任雷神山医院院长。在疫情攻坚克难期,他不分昼夜带领全院职工参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治,全力救治已确诊的患者。副院长、神经病学博士生导师章军建教授作为武汉客厅“方舱医院”负责人一直坚持一线工作,确保2000张床位的方舱医院高效运转。副院长、外科学博士生导师李志强教授不顾感染风险奔波于中南医院和武汉市七医院之间,用不到36个小时就完成了方舱医院信息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及人员筹备协调。

孕期是准妈妈们幸福的时光,然而疫情期间,孕妈妈们有了更多的恐慌和焦虑。第二临床学院党委书记、妇产科博士生导师张元珍除了组织协调全院职工共同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外,还带领医院妇产科医务人员们一起整理了《新型冠状肺炎来袭,准妈妈应该怎么做》,为大家答疑解惑,助力准妈妈平安度过特殊时期。

方舱医院内接诊

肝胆疾病研究院院长、外科学博士生导师叶啟发教授在疫情发生之初就启动并成立科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小组,研讨并部署科内防范措施,切实保障器官移植患者不受病毒侵袭。他还带领所在科室筹集募捐物资,为战“疫”贡献一切可以贡献的力量。

神经内科硕士生导师肖劲松副教授在目睹了因心理恐慌而衍生的一系列现象之后,努力给大家“砌一道心理防护墙”。于是,他成了第一位进到隔离病房的心理咨询师,一边为发热患者进行问诊和处理,一边为有心理问题的患者和医生进行心理疏导,他说他的工作就像加油站,给大家“加油”。

已经怀孕8个月的准妈妈、辅导员胥欣虽不能冲在一线,但也开启了线上战“疫”模式,协调指导身体不适的学生观察隔离,做好留校学生的安抚工作……她将对学生的担忧化为一句朴实的祝福:“当疫情过去,我想见到平安健康的你!”

(编辑:肖珊)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