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资讯

首页 >> 武大资讯 >> 武大要闻 >> 正文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直面重点难点痛点 谋划实招硬招新招

——武汉大学高质量推进主题教育系列报道(二)

发布时间:2019-11-01 22:20 来源:武汉大学报社 作者: 肖珊阅读:
A A A

记者:肖珊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根据中央和教育部党组关于主题教育有关文件精神和武汉大学主题教育实施方案,武汉大学领导班子成员按照“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紧紧围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突出党的政治建设,结合学校改革发展实际,深入开展调研,认真剖析问题,切实拿出了破解学校发展难题的实招和硬招。

1028日至29日,学校在图书馆报告厅举行武汉大学领导班子成员调研成果交流会,校党委书记韩进、校长窦贤康等全体在校的校领导出席,主要职能部门、直属单位、学院(系)、科研机构主要负责人、师生代表等80余人列席。每位校领导进行调研成果交流后,与会代表积极发言提出意见和建议。窦贤康、韩进先后主持交流会。


调查研究,校领导班子的“三结合三覆盖”

交流会上,窦贤康介绍我校领导班子成员调研情况。我校领导班子调研实现了“三结合三覆盖”:结合中央规定的调研内容选题,实现校领导班子选题全覆盖;结合自己所联系和分管的单位进行调研,实现二级单位全覆盖;结合工作中的突出问题进行调研,实现学校中心工作全覆盖。

窦贤康介绍,校领导班子成员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意识形态工作、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运行机制、教师队伍建设等20个选题,按照“深、实、细、准、效”的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开门调研,深入基层、深入师生,通过主动上门、召开座谈会、实地走访、个别访谈、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扎实开展调研工作。截至1028日,除了一名校领导在中央党校学习之外,其他11位校领导共开展调研80余次,调研范围涵盖了学校主要职能部门、直属单位、各学院(系)、科研机构及部分师生代表。

韩进总结指出,校领导班子成员的调研成果言之有物,既有情况描述和原因分析,也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举措。调研工作开了好头,在主题教育期间要保持下去,主题教育完成以后也要继续保持,唯此,主题教育的目标才达到了,武汉大学的发展目标才能达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开展主题教育提供了基本遵循,指明了奋进方向。我们在座的各位同志都是“答卷人”,要时刻牢记谁是“出卷人”、谁是“阅卷人”,找准定位,按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要求,敢于担当敢于负责,共同把武汉大学各项事业搞好。

回归“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面向学校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和师生群众最关切的问题,“调查研究”这个为人所熟知的词,被赋予了沉甸甸的使命和新的生命力。


立德树人,打造“三全育人”新格局

我校正在推进三全育人综合试点改革,呈现出良好态势。如何更加充分地发挥综合性大学优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三全育人”工作格局,成为本次韩进调研的重点议题之一。

10月份是韩进的密集调研月。连日以来,他在平时多次随堂听课的基础上,走进马克思主义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文学院、党委学生工作部等学院和部门,与一线教师、学生辅导员和学生代表座谈,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提升思政理论课教学质量”“我校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风险挑战及其应对”主题进行座谈。

“对思政课教师来说,‘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一去不返了,学生们感兴趣的话题和知识都触网可得,对思政课教师的能力和素质都提出了挑战。我们如何应对挑战?”

“怎样把武大的马克思主义学科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探索出更有新意的思政课教学方法,同时打通思政课与其它各类课程的边界,实现课程思政大协同?”

“思政课是教学生认识人生、了解社会的课程,好的思政课老师会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双肩挑’干部具有思政育人的先天优势,要努力去做好学生的人生导师。”

……

座谈会常常一开就是几个小时。没有客套的陈述,没有空洞的阐发,师生们与韩进面对面,谈的都是自己和身边同事同学遇到的真实困惑和对问题的思考。韩进希望通过实地走访调研的方式,聆听大家内心深处的声音,找准痛点,集思广益,寻求对策。

调研中,有的老师建议,用好思政课教师选聘“绿色通道”,聘请符合条件的专家学者、党政领导干部和先进人物兼任思政课特聘教师,从学生工作队伍以及其他专业课教师中遴选一批教师参与思政课教学,推行思政课助教制度等,让思政课教师队伍多样化,帮助学生达到“营养均衡”。

有的学生为韩进介绍了最近在学生中深受欢迎的微课“马上见”。这是一档多学科思政谈话节目,用互联网可以接受的语言,进行马克思主义学科与其它学科的对话,比如:与电子信息学院赵江南教授聊“星空与好奇”,与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龚威教授聊“科学家如何面对选择”……这一档新颖的谈话节目成为学生们喜爱的“圆桌派”。

韩进为这档节目的创意点赞,为教师们自发联合起来,从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心诉求出发,发挥自身特长,以学生们喜爱的形式和语言做“公益性课程”的初心点赞。他一再强调,要以“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为抓手,将意识形态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融入贯穿到人才培养全过程。

努力构建课程思政育人大格局,形成“三全育人”的良好工作局面,是一项久久为功、常抓不懈的事业。


人才强校,建设德才兼备的师资队伍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目标是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窦贤康认为,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做到九个坚持,其中,教师队伍建设是基础。

“教师队伍建设”是窦贤康一直以来分外关注的重点工作,他反复多次强调并带头示范,高层次人才必须为本科生上专业基础课,把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课堂内容,帮助学生从一年级就接触前沿科研,营造潜移默化的科研氛围。

在主题教育调研中,窦贤康调研的主题之一是“文科师资队伍建设”。身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的窦贤康专门聚焦文科院系,先后走进新闻与传播学院、哲学学院、历史学院、文学院、外国语言文学学院,与教师代表座谈畅聊。

“既要考核,又不要过分强调考核。建议为50岁以上的优秀文科学者改进考核标准,鼓励其沉下心来写出有影响力的专著。”

“完善‘绿色通道’制度,对学科发展急需且特别优秀的人才,采取一事一议、一人一策的引聘方式。对于学生成长需要、学生喜爱的专业型人才,以多种合作形式吸纳到我们的师资队伍中来。”

……

一条条真知灼见在调研座谈会上提出,被写入调研报告,成为学校下一步行动计划的重要决策参考。

学风是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一流的大学必须有一流的学风。辅导员队伍是管理学生、教育学生、引导学生的中坚力量。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坚持把辅导员队伍建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抓手。1022日,韩进、窦贤康、校党委副书记赵雪梅与2019年新入职辅导员代表座谈,深入调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辅导员队伍建设情况。

近日,4名高层次人才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其中2名成为了入党积极分子。这与学校注重抓好高层次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工作的努力是分不开的。珞珈山下,课堂上、实验室里、课外科研活动中,越来越多的高层次人才成为本科生的第二导师。


“双一流”建设,着力提升核心竞争力

校领导班子牢记立德树人的初心使命,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在主题调研中,班子成员采取“解剖麻雀”的方式,以理论经济学、口腔医学2个世界一流建设学科(群)为重点,点面结合,分析我校10个一流学科整体建设情况。通过深入走访剖析,大家发现——

部分学科延续惯性思维,发展的活力不足。一流建设学科中有一部分是老牌传统学科,有些学科在积极瞄准国际一流,对接国家战略,谋求转型发展,但一部分学科缺乏主动求变的意识。

学科交叉融合的壁垒难破,集团作战能力缺乏。学科交叉融合、协同创新是提升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能力的关键路径。部分学科有开展交叉研究的意识,但有针对性的策划较少,交叉成果还处于自发、偶发的阶段,呈现出比较小和零散的特点。

学科队伍建设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突出。近年来学校高层次人才总量大幅增长,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领军人物依然偏少,能够创造领跑性重大科研成果的创新团队不够多。

学科产出高水平成果不足,标志性、顶级成果稀缺。精品力作数量偏少,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的关键性贡献不够,重大原创性成果不多,解决“卡脖子”问题的关键核心技术缺乏等。

在“专家门诊”式的深入调研中,校领导班子成员与专家学者一道,形成了解决问题的建议——

坚持走提高质量、优化结构的内涵式学科发展道路。学校发展资源非常有限,要坚持有大目标的大作为,坚决去除落后产能,聚焦有内涵的高质量发展,把学校的发展资源重点投入一流学科,集中一流师资、一流学生、一流办学条件等资源,把优势方向、主干方向、战略方向做精、做强、做深。要面向国际学术前沿、国家重大需求和国民经济主战场,集中力量建设好学科群。

发挥综合性优势,推进学科交叉融合。以一流学科、主干学科为龙头,加强学科整合;面向国家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以制约我国发展的前沿技术问题、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攻关为导向,有计划有组织开展跨学科团队建设、大项目策划和跨学科大平台搭建;优化学科交叉融合机制,畅通交叉信息共享体系,依托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建设打造跨学科交流的信息平台。

调研心得在交流会上引起强烈共鸣。“学院、学科的精气神决定了单位的正气与生气。”“学科与教学、科研、国际合作等同步发展。”“人财物的权力很重要,但为学生、学者、学科、学术、学院发展的心比权力更重要。”……这些朴素直白而振聋发聩的话语,为学校上下齐心协力建设“双一流”赋能。


能力建设年,管理服务为学校发展赋能

学校将2019年确定为“能力建设年”,目的就是进一步提升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推动工作提质增效,加快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步伐。

高校要始终彰显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一最大优势,将党建工作深度融入办学治校、教书育人的全过程和各环节,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党建活力转化为发展动力、把党建成效转化为发展实效。

近日,来自24个分党委的158名师生党员代表,与校领导班子成员围坐一堂,围绕“着力提升组织力,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进行调研座谈,提出了不少既结合实际又有创意的建议,比如:在课题组、创新团队、科研平台灵活设置党支部;依托学生公寓、社团组织等建立党支部等。

在校领导班子成员主题调研中,与“能力建设年”密切相关的调研选题还包括:“提升国际交流质量”“提升实验室建设及安全管理水平”“优化监督机制”“搭建科研公共服务平台”“国内差旅报销‘一次都不跑’”“优化学校办学资源配置”等。在这些调研座谈中,师生们都给出了切实建议。

“一流学科的标杆在哪里?我们不能觉得自己进步很快而沾沾自喜,要看到别人进步得更快。忧患意识与进取意识必须内化到我们教书育人的行动中。”

“牢固树立一流标准意识,鼓励先进、鼓励冒尖的文化渐成风气,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的内生力,学科发展未来可期。”

“校领导直接和我们座谈,倾听我们的心里话,认真地回答我们的问题,很实在。”历史学院2016级本科生朱成基说,“我真实地感受到,学校在方方面面关心我们的学习和生活。”

“我在武大过得很幸福,希望武大越来越好!”收回的调查问卷里,学子写下的祝福传递着师生们的心愿,也激励着学校将调研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具体行动,让师生群众切实感受到主题教育带来的新变化新成效。


深入一线,倾听师生心声;深入调研,寻找“破解之道”。下一步,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将对调研发现的问题,列出清单、逐项整改,把调研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具体行动,为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精准把好脉、定好位,有力促进学校改革与发展。

(摄影:金鑫 编辑:陈丽霞)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