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资讯

首页 >> 武大资讯 >> 武大要闻 >> 正文

【教书育人】他们,让思政课“磁力”升级

发布时间:2019-05-24 09:20 来源:武汉大学报社、马克思主义学院 阅读:
A A A

策划:肖珊

执行:吴霜、李彤

撰文:马原、赵思逸、王钦钰、曾家玲、徐静茹、孙旭歌、吴茹梦、程芳、杜颖凝、刘小婷、吴霜

摄影:曹海钢

插画:陈夫静、吴彤、李彤、谭华琼丽、董心瑶、唐睿珊、吴渭、张胤杰

出品:武汉大学大学生新闻社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大学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思政课教师便是那位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引路人”。

思政课,目前高校公认的难上课程。有些学生认为,思政课不是自己的专业课,对思政课抱着敬而远之的态度。如何消除这种误解,让课堂更加“有意思”?武汉大学的思政课老师们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适当转换教学话语,结合学生的专业实际、生活实际,做到以事说理、以理服人、以情动人;灵活运用多媒体形态,打破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边界,从老师讲学生听变成师生对谈,等等。

五月,是万物生长的季节。放眼望去,绿色葱葱,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昭示着强大的生命力。五月的珞珈山下,园丁们一如既往地孜孜育人。本期专题中,我们将手中的笔从书卷中抽离,描摹为我们捧土培根、浇筑心灵的思政课老师们。


佘双好:学生信赖的心灵导航师

“一个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仅应在课堂上讲授精彩,还要在科研和学科建设上齐头并进,在生活上健康充足,他应是幸福完满人生的积极叙事者。”佘双好如是说,如是做。

佘双好从1992年开始主讲本科生思政课,27年来,尽管工作岗位发生了变化,他始终坚持在思政课教学第一线,很少落下一节课。

他给自己立下了“三必须”原则:一是只要工作与教学时间冲突,无论工作轻重,必须为教学让路;二是只要新课程开课,必须重新撰写教案、制作课件,带领课程组进行集体备课;三是只要新课堂开讲,必须主动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告知学生只要需要帮助,可以随时联系,保证与学生们建立“一次授课,终身为友”的全方位指导关系。

在课程教学中,他尝试将思政课程教学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把学生关心的思想、政治、道德、法纪的课程内容糅合进教学内容,注重知行结合,凸显课程实效性,注重从理论上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他的努力取得了明显实效,他的课堂以生动活泼的形式、贴近学生的事例、入情入理的讲授,受到了学生的喜爱,在学生教学评价中获得“教之于理,感之于情”的评价。

在毕业十周年返校的院友座谈会上,一位院友回忆说:“老师的讲课解开了我心里很多隐藏的问题,给了我许多心灵的慰藉,我感谢这门课程,更感谢我们的佘老师。”

湖北省国防科技职业大学卓松呈副校长退休后,出于对武汉大学和当代大学生思想动态的关心听了佘双好的课,听了8次课后,他说:“很有收获。这个课是成功的,是有重要意义的……事实上搞好这门课的教与学是颇有难度的。佘老师迎难而上,积极负责,认真备课,以生动活泼的形式,贴近学生思想入情入理地讲授,讲课中包含大量知识信息和实际生活中的案例,受到学生的欢迎和好评。大量的知识信息充实和丰富了教材内容。我和学生们都从这门课学到了很多东西。”

作为思政课教师,佘双好十分重视课堂外对学生的教育引导。他是学生社团活动的“主要嘉宾”,是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指导老师”,是武汉大学“烛光导航工程”的首批导航师。他利用思政课教师的专业优势,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工作,努力做好学生思想发展的引路人。

很多次,已经是深夜,他正准备关上电脑休息,突然收到学生的求助邮件,就立即采取行动,直到确认求助学生有安全保护、没有进一步行动后才休息。他还通过网络、微信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导,及时排解学生的心理问题,并利用思政课堂和作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生导师的机会,逐步建立起课内外同步、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心理引导机制。这些年,经过他直接指导和帮助的学生达200多人,是学生特别信赖的心灵导航师。

这些年来,佘双好不仅长期担任武汉大学思政课程负责人,同时是学院院长、学科带头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课题首席专家、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专家和省委讲师团讲师,还是学院篮球队队长、运动会“全能型”运动员。他以实践叙写着一个新型思政课教师的生命故事。

武汉大学思政课程建设曾经被《光明日报》等媒体称之为“思政课程教学改革首推单位”,这与佘双好的大胆改革和探索是分不开的。从2001年起,他着手对思政课的教学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教学内容体系及课程体系、教学手段与教学环境、课程建设的学科支撑以及教师队伍建设等进行整体设计和全面推进。

在他的积极参与和推动下,武汉大学思政课形成了一系列适应综合性大学特点的思政课建设模式,创造了一系列特色和品牌:以课程组为单位的思政课微观运行机制,课程建设与学科建设齐头并进的发展模式,思政课程教师“一身三任”角色要求,以及“听、看、读、讲、写”相结合的课堂运行模式等,都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影响。


李楠:凌晨四点至七点改作业

1987年,李楠留校任教,三十多年来,她始终坚持在教学第一线,一直从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从教以来,她用心备课,精心授课,尽心解惑,年年超额完成工作量。近三年,她完成的教学工作量超过1200学时,每学年完成超过200学时。在专业课教学中,承担了三门“学科前沿问题研究”课程,吸引了其他学校、学院和专业的学生来“蹭课”。每年面对2000余份作业,为认真批阅并及时反馈,她专门利用4:00—7:00的时间段来批改学生作业。

李楠致力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推陈出新。她支持教研组建立以国家统编教材为主体、武汉大学创新教材和教学辅助用书作参考、多媒体教学课件为载体、教学网站作基础的立体化和网络化教学体系。她大胆创新,改变传统的“满堂灌”式教学,开展以问题研究为中心、以课堂讨论为载体、以培养学生自主式学习能力为目的的案例式、体验式、研究式、互动式和启发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于她精心备课、学识渊博、授课得法,课堂的学生的到课率、抬头率、点头率一直很高。

她设计了课堂内与课堂外两种互动形式:课堂内通过课堂讨论、师生共同参与教学等形式进行互动;课堂外则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交流,彰显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勃勃生机。她常常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其指导的多篇调查报告获得省级和校级大学生科研成果奖。

作为系主任和课程负责人,李楠常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整体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团结协作和奉献精神,众人拾柴火焰高。”为了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她常开展经验交流和课程讨论。她以传、帮、带的方式建立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李楠始终坚持立德树人。她爱生如子,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健全的人格,真诚地尊重每个学生,赢得历届学生的尊敬和爱戴,被学生们称为“妈妈一样的老师”。

在与学生交流中,李楠时常以“同吃、同学、同研”标准要求自己,她的学生都吃过她做的饭菜,家境困难的学生寒暑假回家时都会收到她精心准备的礼物。对于家庭有过变故的特殊学生,她总是用师爱、母爱的温情去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她不仅关爱自己指导的研究生,而且关心、帮助其他学生,给他们提供一些帮助。有个硕士生家里困难,李楠不仅指导他独立发表了两篇学术论文,还常常给予经济资助,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她几乎每天都在办公室,那里成为她为学生释疑解惑的固定场所,很多学生都知道“有困难找李楠,找李楠去马院”。

30年来,李楠致力于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自1998年以来,她先后承担武汉大学“邓小平理论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和教育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试点课堂和教学改革工作,其教改经验多次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媒体报道,多所知名院校邀请她进行经验交流。先后主持教育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建设”和省、校级多项教改项目,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和校级教改项目,其中,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一项,省级校级教学成果奖多项。她先后主持的两项教改项目分别获2016年和2017年武汉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

由于成绩突出,李楠于2010年度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4年度被聘评为珞珈特聘教授,2015年度入选湖北省高校马克思主义中青年理论家培育计划。


杨军:“定制”课堂亲近学生

被学生称为“军哥”,自言“一进教室就兴奋”,同事评价她是个“踏实做事的人”。这就是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杨军。

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已有20年,杨军始终保持着对这项工作的热爱。杨军主讲“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追求课堂教学达到内容丰富、方法灵活、参与广泛、思考深入的状态。为此,她认真研究、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结合学生所学的专业,做好教材内容、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和中央精神、理论界新研究成果等向教学内容转化,增强教学内容的思想性、学理性和针对性。

在经管学院课堂上,杨军和学生一起讨论收入分配问题;在遥感学院课堂上,她和学生讨论遥感技术进步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她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运用专题讨论、参观展示、时事点评、小型调研等多种教学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在她的课堂上经常出现学生自主设计的主题活动、编写的诗句和制作的MV等。

杨军讲课时充满激情,用教学语言“亲近”学生。她经常把歌词、电影台词和网络热词揉进教学叙述中,努力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讲得生动活泼;她自觉学习现代教育技术,还经常向学生中的“高手”请教,留心收集视频、图片、音频等资源,投入大量时间进行网络资源共享课建设。她热心指导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多次带领学生到湖北、湖南和江西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学习,为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出点子。

2015年,杨军主持武汉大学重点教学改革项目“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教学研究,充分利用武汉市丰富的革命历史教育资源,指导学生参观,并将参观的收获与课程教学内容链接起来,探索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

杨军为研究生开设了“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研究”专业课,积极把握社会思潮的动态和研究前沿,持续广泛搜集资料,并将自己的新思考、新成果融于教学内容,使这门课程的内容始终保持新鲜度,吸引了其他专业的研究生、进修教师前来听课。

杨军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帮助学生“成人”和“成才”,工作既在课堂也在课外。在本科生教学中,每学期的第一次课,她都会把自己的邮箱和电话留给同学,欢迎学生以邮件和短信的方式和自己交流。下课后,常常有学生留下来和她讨论。对于学生提出的学习方面的问题,她热心解答,还提供一些参考资料目录;对于学生诉说的烦恼困惑,比如评奖学金、人际交往、出国,甚至家庭矛盾等,她尽可能帮助排解或者提出一些建议。一学期课程结束时,总有一些同学“加”了杨老师,成为她的微信好友、QQ好友。有的学生毕业多年,甚至身在海外,还在QQ上和杨老师谈自己的生活和追求,还有学生向自己的学院推荐,邀请杨老师给同学们上党课、团课。

杨军是一名普通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没有响亮的头衔和称号,但长期在平凡的岗位上,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勤奋踏实的工作,向学生、向社会散发着正能量。


金筱萍:引导学生自我养成

“教室门的正确打开方式是什么?”这是金筱萍教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上的一个小实验。通过实验,所有学生都养成了开门后停留一下,让后面的人进门的习惯。

在“大学生的恋爱观和婚姻观”课堂展示中,刚进大学的男生女生搭配成小组,课后查资料和讨论,形成PPT后上台讲解。

……

金筱萍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时,以问题为导向开展教学改革。她在原有课堂讲解基础上,探索实践了课前问题征集、情景剧展示、讨论并分享、课堂小实验、专家学者和一线辅导员进课堂、读书笔记等形式多样的教学形式。

“美国真的没有意识形态的教育和灌输吗?”“‘手机控’的危害在哪里?”金筱萍的课堂常常以问题开始,令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调动起来。能够有那么多引起学生兴趣的提问,源自她的用心积累。

多年来,她经常在课前进行学生热点问题调查,潜心归纳和总结慕课讨论区中学生的问题,根据学生关心的热点、难点有针对性地教学。注重以问题研究为中心、以课堂讨论为载体、以培养学生自主式学习能力为目的,这是她自任教以来逐步凝练出来的课堂之“核”。

“研究式、互动式和启发式教学是金筱萍授课的重要特色”,她的同事、国家级教学名师石云霞教授如此评价。

“我们曾经在课堂上讨论,在中国,为什么爱国必须与爱党与爱社会主义相一致?”让已经毕业的学生于啸月记忆犹新的是,“因为我们对于要爱国这个观点是没有疑问的,金老师就从我们共同接受的这一观点出发,引导出我们质疑的问题,然后用多学科的知识为我们进行分析、引导我们展开讨论并得出正确的结论。”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全校公共必修课,也是一门很难讲好的课。金筱萍将一些具体生动的事实材料贯穿在讲义中,教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充分利用身边的时政热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辩证分析能力,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回归生活。

在课程问题的凝练中,她还非常注重将理论发展的前沿问题融入课堂教学中,积极探索课堂教学内容的设置,结合党的理论创新,及时更新教学内容。适时将中国共产党重要理论创新的成果纳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之中,是本门课程的重要特点,也是重要任务。

“金老师风趣博学,思维开阔”,提到金筱萍老师的课,武汉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系学生文梓浩说。有学生在师评网上写道:“看得出她课前做了大量准备,对上课内容有多方位考量,且讲解详细,对我们循循善诱。”

在3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金筱萍多次获得各种荣誉。但是在她的心中,学生的认可和喜爱是最高的嘉奖。


陈世锋:幽默讲授抽象原理

你可曾“刷”过武大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慕课?

在这一节慕课中,陈世锋老师以“电脑能超过人脑吗?”为话题,与计算机专业出身的陈训威老师搭档,结合时下热门的人工智能问题,对“意识的本质”这一重要概念进行了趣味横生又不失深度的探讨。

陈世锋谈到人工智能,陈训威讲起与家里智能音箱的对话:“小爱同学,你很笨吗?”陈世锋本以为小爱音箱会有“我不笨,你才笨呢。”类似的回答,但小爱音箱竟然反问他:“你心里是不是有别的音箱了?”在诙谐一笑中,同学们对人工智能这一时事热点与意识本质这则原理都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慕课上的幽默生动是陈世锋丰富创新课堂的一个体现,他丰富幽默、多维创新的教学特点也体现在他所教授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各个方面,让看起来枯燥的思政课生动鲜活。

在线下课堂中,陈世锋也总是妙语连出,同学们也是笑声不断,思考不断:“毕达哥拉斯认为万物皆数,后来这个主义演变成了宗教组织,他们的信仰是数字。这就诠释了客观唯心主义很容易演变成神秘主义。”“鸡蛋模型,不要纠结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而要想想怎样让鸡生更多的蛋,让蛋孵化更健康的鸡。”幽默的‘吐槽’背后,陈世锋其实是在向同学们揭示“不要试图解释循环,而要进入循环,促进循环”的道理。

就像慕课里的人工智能的例子一样,他经常会把不同学科发展历史中的故事、前沿的进展等融汇到课程讲授中,从中西数学史上对根号2发现者的不同态度,到阿尔法狗的人机大战,从哲学家缸中之脑的理想实验,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背景的经济思想史故事等等,课堂呈现的这些鲜活例子,拓展了学习的深度、维度,使马克思主义原理与学生的专业课的学习有了不少关联。

陈世锋说:“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能与其它学科有机对话的马克思主义才是更有活力的马克思主义。”这样的方式使他授课内容更加丰富,不仅使原本抽象的原理更易理解,更推动了思政课的知识由课本走向学生的专业和生活。

“陈老师的课生动幽默,深入浅出,充满了理性和思想。”法学院2018级本科生莎仁托娅同学说,“陈老师的知识十分渊博,讲课的时候引经据典,各种哲学名家信手拈来,而且对科学也有一定的涉猎。上他的课,不仅仅是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原理,也是在哲学的殿堂遨游。”

陈世锋充实有趣的讲授方式赢得了学生们的一致好评,而在陈世锋看来,教学的成功,不仅意味着课上会讲,更需要课后打磨,打磨的关键就在于能否与时俱进,不断改革。思政课的改革应当立足内容,创新形式,使形式与内容真正做到有机统一。


李向勇:善于输出和倾听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一位老师用娓娓道来和细心关怀,滋润着学生的心田。他将学生的心理诉求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做到传递知识的同时提供心灵的解惑与洗涤。以真挚收获诚意,以细心收获理解,以关怀收获亲近,这就是李向勇老师,一位深受同学们喜爱的知识传递者、生活引导者。

李向勇深知过犹不及的意义,回归思政课的内容本身、将形式创新放在第二是他一直强调的重点。“有些课堂不停地哄笑鼓掌,并不意味着课堂就成功了。毕业后留在学生心里的知识多少,才是对老师课堂的衡量指标。”李向勇对学生们的心路历程摸得十分清楚。他认为适当的幽默是要有的,课堂形式的创新也是很好的吸引方式,但过度的讨论会让课程浮在表面,讨论到最后容易变成泛泛而谈。因而,他的课堂注重调控有度,轻松而不失严谨。

“李向勇老师十分严谨,授课逻辑清晰,几乎不讲废话,但并不刻板严肃,也不会佯装威严。”学生周天宇说。

有的学生会对思政课有“又红又专”的印象,李向勇觉得这个评价很好:如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种课都“不红不专”,那说明我们在意识形态领域真出了问题。“红”代表意识坚定,“专”代表本领高强,“‘又红又专’其实并不是一个贬义词。”

李向勇洞悉,有些学生对思政课莫名其妙的抵触情绪,其实是源于陌生感。王佳怡在初学李向勇的“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时,感到很不适应,难以上手。焦虑之下,她在课后跟李向勇聊了聊。

李向勇发现,王佳怡的问题在于以前很少接触党史、党建知识。他便从这门课的历史讲起,并为她阐明这门课与另一门政治学课程的紧密联系,推荐她多读一些与党的历史相关的课外书培养兴趣。

师生对谈后,王佳怡对这门课的恐惧与陌生感消除了。“李老师给我推荐的课外书由浅入深,入门的几本书很好读,读着读着就有兴趣了。”王佳怡现在觉得,这门课容易多了。

除了向学生“输出”,李向勇也十分善于倾听,积极听取学生的反馈。他鼓励同学们积极表达观点,那些比较害羞的学生不敢在课堂上发言,他鼓励学生用邮件和他交流,并且保证一定会回复。这种“因材施教”的讨论方式,使每位同学的观点都被倾听与关注。

“不应该有‘我是老师,你必须听我的’这种想法,交流产生的效果是双向的。”李向勇很重视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与探讨,只要学生愿意聊,想聊多久都可以。

李向勇认为,和学生相处其实没太多技巧,主要是真诚。朋友式的相处能让他们更自在,愿意表达自己。李向勇总是笑眯眯的,像是听你诉说些很有趣、很享受的事。“想当初刚毕业就站上讲台教书,和学生差不了几岁,就跟朋友一样玩在一起。现在你们和我差了二十多岁啦,感觉和养大自己的孩子一样,细心耐心是很自然的事。”

学生们给李向勇的别称是“知心大哥”,周天宇对此感受颇深。“我跟老师接触并不多,几乎仅限于课堂。有一次,我在路上遇到李老师,我跟他打了个招呼,老师立马认出了我,并开心地回应了我。”那一次见面以后,周天宇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

李向勇的真诚与亲和是开启师生交流的钥匙,营造了良好的充分沟通的氛围。这种氛围,在他和学生中间构建起一个心灵交流室。


卢勇:让学生拥有“新视角”

谈起卢勇老师,遥感信息工程学院的张倩用了“认真负责”四个字来形容这位讲授“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的青年教师。

大学思政课,大多与专业课一样被安排每周三个课时,但思政课的三个课时往往给人以更加漫长的时间感知。近几年来,对思政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思政课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有趣地传授知识。因此,相比较在课上会聊会侃,能耍段子,被学生认为“有趣”的思政课老师,对卢勇老师的四字评价“认真负责”则显得中规中矩,简单而又平凡。但这其实是一位教师剥离一切外在形式后所能得到的可爱可敬的评价。

“中国近代史纲要”具有历史课的性质,在讲授这门思政课时,卢勇更注重从历史学的层面理解挖掘这门课程。他认为,学历史应该有几个层次:了解历史事实;通过历史事实发现一些规律;进而对自己的人生有所启迪,达到“读史明智”的效果。这几个层次既是科学的学习方法,也是循序渐进提起学生兴趣、提升思想境界的步骤。

秉持“求真求善求美”的历史学授课理念,在近代史的课堂上,卢勇坚持不夸大、不缩小、不扭曲、不为博人眼球制造噱头的教学原则,引领学生尽可能最大程度地还原历史。正是由于这种严谨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原则,卢勇在讲授每一讲课程前都会认真撰写教案,深刻分析教学目的和要求,广泛搜集资料以增加课堂厚度。

对于历史课程来说,历史材料是很重要的。卢勇在上课时重视新材料的使用和新方法的介绍,并和学生们讨论一些新观点。通过大量的材料让学生们了解更加丰富多彩的历史,通过诸如心理历史研究方法等新的史学研究方法,来探讨观看历史的多样角度。而新观点的争锋则会引导学生进行真正的思考。

卢勇注重“三个新”,一是给学生一些新材料,二是给学生介绍一些新方法,三是尽量跟学生讨论一些新观点。在他的课堂上,他会准备大量的新材料给学生阅读,让学生了解更加丰富多彩的历史。比如,卢勇讲到溥仪时,以“可怜”“可恨”“可爱”作为关键词,让学生听起来觉得耳目一新。

对本科生来说,研究是一个比较抽象的词,卢勇用一些具体的办法,缩短学术研究与本科生的距离。他在课堂上会介绍一些新的研发方法和研究视角,比如心理历史研究方法,引导学生从历史人物的表情来进行一些推演;抛出比较新奇的观点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让学生自己思考。

接受采访的同学纷纷表示,“卢老师讲课观点很新颖,让人愿意听。”“他对我们的要求并不高,只要求我们认真听讲就好。但是他的课很有意思,课后我会自己看书写读书笔记。”还有的同学说,“虽然是思政课,其实是关于人文底蕴的通识课。让学文科的同学思想更加深邃,让学理科的同学具有基本的人文素养。”

表面上,卢勇对学生要求不高,不设置硬性考核。实际上,卢勇有自己的考核办法。他每年都会布置一道题,让学生围绕“我最感兴趣的中国近代史人物”写一篇文章,让不同志趣、不同方向的同学皆有所表达。围绕其中的一些共性点,他会放在课堂上,大家一起思考讨论,不知不觉地进行课堂教学。

近年来,各种教学改革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卢勇受到启发,借助学院提供的平台,推出特色课程——珞珈文化育新人之《谈谈珞珈那些事儿》,以校史为切入点,通过武大校史透视中国近现代史,成为一门热门课。

“上卢勇老师的课,最大的收获是,选择有意思的研究视角去学习、去思考。这不仅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生活态度,这种人生观是终生有益的。”生命科学学院毕业生王佳说。

王佳很感谢卢勇对她的影响——你面对的工作或者生活课题,是否有趣,是否有价值,不在于课题本身,而在于你选择用什么视角去对待。

“思政课老师教给我的,其实是人生的方法啊。”王佳的感慨,道出了许多毕业生的心声。


刘水静:课上“深邃”课下“好皮”

“有一次,我坐地铁,碰到一个老奶奶带着她两三岁的小孙子乘地铁,当地铁喇叭中响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几个字的时候,小朋友应声背诵起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对于这个现象,大家怎么看?”

学生们围绕这个现象展开讨论,有的说起“理论话语”与“传播话语”的转换,有的说起思政教育应当如何从娃娃抓起,有的说起思政话语如何与时尚话语融合共处……大学生们讲现象、讲思考,不同学科的学生针对同一个话题打开了话匣子,热烈地表达着内心的想法。

这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刘水静老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堂一景。刘水静讲课善于“以小见大”,从身边的一个场景引出话题,导向深入的理论思考。在他看来,理论的表达离不开“大词”和“逻辑”,老师如果一上课就从“大词”和“逻辑”讲起,无异于照本宣科。反过来,如果从生活现象讲起,最后生发到理论中去,却是生动有趣、自然而然的一条路径。

刘水静的课还有另一个特点:理论与当下社会热点时政紧密结合。在当下自媒体蓬勃发展的形势下,时政新闻迅速传播而且视角不一、良莠不齐,一些公众号为了追求“10w+”会用歪曲的角度“蹭热点”,煽动各种不良情绪。由于缺乏基本的理论根基,学生容易受到这些负面情绪的影响,内心也会引起波动。

刘水静把时政热点当作手术对象,在课堂上“解剖”给学生看。“迅速、透彻、正确。”学生认为,刘水静分析时政现象时具有这三个鲜明特征。

“上刘老师的课以后,我渐渐明白,现象背后都有其原因甚至规律,要有自己的判断和思考,不能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动力与机械学院的王蕊受到刘老师的影响,养成了在手机上阅读理论文章的习惯,在收看时政新闻时,她明显发现,自己看待问题时的视角变深刻了一点,“以前是看热闹,现在会思考其中的门道。”

随着融媒体被引入慕课领域,刘水静在录制慕课以后,自觉地将融媒体思维“移植”到线下课堂。传统的课堂是“一对多”模式,老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而在融媒体的课堂中,“教与学”的边界被打破,教师与学生同时成为课堂主角,呈现出教师和学生一起上课的生动场景。

“教育不是教师的独角戏,教育本身就是师生间的对话。”刘水静非常重视师生间的交流,他始终尊重“学生”主体,平等地开展对话,同时在彼此平等交流中注重对思想的引导。所以,在他的课堂上,常常出现师生“你来我往”的互动场景。

精彩、活泼、有趣的课堂,来自于刘水静对教学的思考。他认为,课堂教学应该做到视角多元、思路多样、内容丰富、观点纷呈,这是所有课堂所应该具备的共性。在这一目标下,如何将党的创新理论及时、准确、有效地传递给学生,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课题,既需要老师不断跟进、透彻阐释以及抓准时事热点,还需要老师结合当下学生的兴趣点进行讲授与传播。

什么样的课程,才算“好的思修课”?刘水静强调,“必须具备正确的价值导向以及被学生真心接受两个条件。”他认为,坚持正确的立场观点,同时能够以深刻生动的理论讲述让学生心悦诚服的思修课,才是一堂“好的思修课”。

这样的课堂,也正是当代青年大学生需要的思修课堂,引领他们在正确的方向脚踏实地地前进。

这种思想的影响,从课上延续到了课下。在课外,刘水静和学生的交流也是热烈的。提起刘水静,“亲和幽默”是出现频度最高的词汇。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7级本科生班的班主任,刘水静对班上每一位学生都关怀有加。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发展情况,他会不定时地邀请班上同学一起吃饭,与他们聊聊近况,耐心解答他们学习生活中的疑问。

除了这种线下的形式,刘水静还活跃在学生们的微信朋友圈,关注他们的动态,有时点赞,有时发表幽默评论。学生们提到刘老师,总是开心地哈哈一笑,认为老师“好皮。”

实际上,为了学生的开心一笑和这句同龄人般的“好皮”,刘水静拼尽了全力。

(稿件来源:《武汉大学报》1502期2、3版  编辑:肖珊)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