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通讯员 来瑞 林桂庆)1月9日,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詹姆斯·弗雷泽·斯托达特教授(J. Fraser Stoddart)做客珞珈讲坛283讲,带来题为“我的斯德哥尔摩之路”(My Journey to Stockholm)的报告。校长窦贤康为其颁发珞珈讲坛纪念牌,中国科学院院士张俐娜主持。
斯托达特出生于苏格兰农场的一个普通家庭,父母对他的教育非常支持。高中阶段,他遇到了两位良师,开启了他对化学的不懈追求之路。爱丁堡大学的学习经历又让他对化学更加着迷,而在加拿大皇后大学做博后期间,他偶然间读到Charles J. Pedersen教授(1987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一篇论文,自此转向超分子化学领域。
“机械键,就像两个套在一起的面包圈”,斯托达特创造性地发展出“机械键”概念,基于非共价键作用的模板合成法极大地提高机械互锁分子的合成效率,并由此成功合成分子梭、分子开关等。此后,他通过巧妙的设计,成功合成了人工分子机器,实现了分子尺度上的对外做功,将人类“机械文明”带入全新的分子维度。
科学是全球化的,研究需要多样性。多年的研究工作,有来自50多个国籍的人共同参与,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他的中国学生。斯托达特鼓励年轻人要勇于尝试新的研究领域,独立工作,而不是跟随导师的脚步,鼓励年轻人要更富想象力和创造力,不害怕失败,这样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他的研究组当中有许多学生与他的研究方向并不一致,而他总是给予全力支持。
25岁参加工作,48岁获评教授,曾在英国、美国的多所高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与非常有天赋的科学家进行过卓有成效的合作。正是这丰富的研究经历、厚重的知识积累以及对超分子化学的执着探索让他一步步靠近诺贝尔奖,走出了“我的斯德哥尔摩之路”。
斯托达特为美国西北大学化学系董事会教授,有机超分子化学和纳米科学领域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迄今已在《自然》、《科学》等学术期刊上发表1000 余篇学术论文,1997–2007 年科学论文引用次数世界排名第三位,目前论文引用总次数近 6 万次,H 因子达140。斯托达特荣誉等身,是多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获奖近 120 项。2016 年,因其在分子机器的设计与合成的贡献,斯托达特与让-彼埃尔·索瓦奇(Jean-Pierre Sauvage)、本·费林加(Ben Feringa)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摄影:屈波 编辑:陈丽霞、周丽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