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与管理学院文建东教授常年致力于经济学人才培养的改革探索。他参与建设运行“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主持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方案的制订,对专业定位和课程体系设计等做出积极努力,取得很大成绩。
在培养模式上,文建东明确了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在中国问题导向下进行现代经济学方法的训练这一原则。根据这一原则,在课程设计中贯彻“政治经济学的思路,宏微观经济学的方法”的指导方针,在教学中加强人文社科底蕴培养,坚持跨学科知识训练。这种做法将本科生经济学教育的“国际化、本土化和规范化”落到了实处。
在课程建设上,文建东推动以项目化的方式建设高品质课程:一是从学院和学校寻求经费支持,对课程进行立项资助,让任课老师有能力调动资源确保教学流程的完整,并进行必要改革。通过聘请博士生做助教,保证了习题讲解、课后练习、多次期中考试等必要环节的落实。二是组建课程组,通过课程组来促进教师之间交流教学经验,讨论教学内容,统一教学标准和考试难度,统一集中阅卷等等。
在教学过程中,他首先是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学术研究的能力:一是利用学生学术期刊《珞珈经济学刊》平台,鼓励学生学习写作科研论文,将经济学各门课程提供的理论知识进行整合运用。利用这个平台,定期给学生讲授选题、文献阅读、研究方案设计、具体研究方法的选取等关于科学研究流程与规范的知识,弥补了课堂难以完成系统全面论文练习的局限性。从2001年开始,经济学“基地班”已经出版了34期《珞珈经济学刊》,大大促进了学生对经济学原理的理解和综合运用能力。二是利用学校、学院和“基地班”平台,鼓励学生围绕所学课程开展科研活动,进一步加强经济学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三是通过导师指导和论文讲评会促进学生提高学术能力。他要求导师要全程指导论文,在论文完成后召开论文讲评,在论文讲评时要求二年级和三年级所有学生都参加旁听并参与讨论。
其次,对本科生引入学术导师制,指导学生对学业和未来发展方向做出规划,对学生日常生活提供建议,引导学生撰写科研论文。
再次,落实实践教学理念,将社会调研和实践规范化和基地化,有效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相联系,让学生深入一线理解中国经济实情,并从中凝练有价值的研究课题。从2009年开始,经济学“基地班”每年都选择4-5月份赴基层进行专题社会调研,目前已经调研的地方有老河口、枣阳、谷城、大冶、京山、赤壁、洪湖等地。每次调研都会预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选题和问卷设计,会进行行前动员和培训,回校后进行研讨,从而保证了实践的规范性。他们还和当地合作建立了实践基地,确保了学生实践能够持续进行。
文建东等人的努力带来积极的效果。“基地班”学生每年都有3人参加全国高校大学生科研论文交流研讨会,并荣获优秀论文奖,大部分论文编入论文集出版。不少“基地班”学生在CSSCI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以2012级“基地班”为例,班内同学已在国内外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近二十篇。每年均有学生获评湖北优秀大学生毕业论文荣誉称号。在社会实践上,师生们利用这些数据完成了调研报告并撰写了科研论文,其中一篇《大冶市土地流转与规模化经营状况分析》,在中共湖北省委农办主办《三农研究》2013年第5期发表,最后公开发表在《湖北社会科学》2014年第3期。
文建东还承担湖北省教育厅和学校的各种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十项,主持了《西方经济学》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和《微观经济学》湖北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发表了多篇教学研究论文,并将成果应用于实际教学之中,具体贯彻了如下理念:
实现学生自主学习模式。这种模式对师生角色进行了重新定位: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成主动学习者,老师由单一的讲师变成讲师与教练双重身份。自主学习模式改变了以前传统课堂学生学习被动的情形,让他们从学习中获得成就感与乐趣,调动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将学习任务从“学习知识”转换到“学习获得知识的能力”,从“传授知识”转到“探索未知”,从而保证大学学习的结束成为一生学习的开始。学习到理论知识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但是能够从课堂中学会如何获取理论知识更为重要,这样才能在离开学校后具有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为学术研究和应用研究奠定基础,为持续的人力资本积累奠定了基础。
训练学生完整的“思”“行”能力,包括批判性的思维、独立的思考、探究精神与好奇心、理性的行为、缜密的逻辑等等。
在每门课程教学中完成综合性训练,体现大学教育的本意。在教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教授给学生多种综合能力,包括团队协作、人际沟通交流、表达技巧、写作规范、PPT制作等。
(编辑:陈丽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