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赵一君、余诗扬、尹雪
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今年正值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是一场历史接力赛,当代青年要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作为新一代珞珈力量,武汉大学2022届选调生们火热投身基层。让我们一同走近他们,感受他们的青春风采!
陈珠崇:专业助力八桂,再续西部之约

陈珠崇,水利水电学院2022届硕士研究生。农村出身的他很早就立志为振兴家乡贡献力量。“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陈珠崇曾参加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前往湖北恩施鹤峰县开展为期一年的志愿服务,入乡进村了解贫困户需求、匹配合适结对人员、一家一户落实帮扶效果。陈珠崇表示,“在基层工作中,我不怕苦也不怕累。因为我深知,唯有在平凡的岗位上不舍寸功,梦想才能在日夜坚守中可感可及。”
陈昌鸿:弘扬家风乡情,争做时代勇者

陈昌鸿,土木建筑工程学院2022届硕士研究生。身为基层共产党员的母亲对他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抗疫前期,陈昌鸿主动申请成为社区防疫志愿者,挨家挨户匹配供给信息、为困难老人买菜送药,保障了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陈昌鸿表示,基层是一节生动的大课,他将在实践中学习,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做好伟大事业的生力军!
邓西:学成不忘故里,热血还报桑梓

邓西,生命科学学院2022届硕士研究生。邓西曾参与“青樱计划”暑期政务实习活动,在云南省建水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挂职锻炼,主要负责食品监督工作。在执法过程中,她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切实为群众考虑和解决问题,兼顾情理和法理,顺利完成工作。邓西说,“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云南人,成为一名云南选调生能让我回到云南,建设云南,扎根基层,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顾思远:传承伟人精神,赓续红色血脉

顾思远,土木建筑工程学院2022届硕士研究生。出生在养育了伟大的周恩来同志的江苏淮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始终影响着他。顾思远曾在淮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参与两个月的政务实践,工作中切身体会到“要将易事落实,琐事办精,杂事理顺”。他表示,成为一名选调生,意味着将人生的细流主动汇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洪流之中。他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姚瑶:多元实践探索,坚定鸿鹄之志

姚瑶,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22届硕士研究生。2019年底,姚瑶在导师的带领下实地考察湖北省多个贫困县,亲眼目睹脱贫攻坚取得的巨大成效,更加坚定她成为选调生的决心。姚瑶表示,选调生的头衔与光环意味着沉甸甸的责任与殷切的期待。在社会这所“大学堂”面前,她要沉下心来、脚踏实地,练就一身过硬本领,更好地肩负起时代的职责和使命!
(学生编辑:陈巧燕 编辑:肖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