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调查

首页 >> 专题报道 >> 记者调查 >> 正文

【我的珞珈Moment】那些年,武大人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4-01-26 13:56 来源:武汉大学报社 阅读:
A A A

策划:肖珊、宋博

撰文:邹钰汐、邵文轩、唐一航

题图:徐绍涵

采访协助:唐一航、吕奕霖、罗瑞、陈楠、李霈龙、袁满、郭博洋

统筹:陈巧燕

素材:团委

煌煌武大,百卅珞珈。130个春秋匆匆逝去,珞珈山上的樱花一次次迎来绽放与落幕,庄严巍峨的老图书馆屹立樱顶,慈祥地注视着每一个武大人——看着他们培养兴趣、追逐理想,看着他们遨游学海、投身科研,看着他们兢兢业业、诲人不倦……

岁月流转,弦歌不辍,“自强,弘毅,求是,拓新”的校训留在武大人的心间。武汉大学的点点滴滴,镌刻在武大人的故事里,生长在武大人的行动中,让我们跟随13位受访者的脚步,走近那些年的珞珈故事。


在武大的第一年:“我总算见到最美校园了”

今年是张烨在武大的第一年。“百闻不如一见,我总算见到最美校园了!”她对武大的憧憬源自学姐QQ空间里关于武大的动态。现在她如愿以偿,顺利被数字文化本硕博贯通班录取,成为一名至少要在珞珈山生活8年的珞珈学子。

初入校园,张烨就加入了校史队和学院的辩论队。“我希望可以像校史队的前辈一样,把武大丰富有趣的校史宣传出去。”而提起辩论队,张烨笑着说:“每每在辩论赛准备之际,大家都会聚在一起查资料、出论点、理逻辑,有一次在湖滨食堂的门口一直讨论到23点,披星而归,我很喜欢队友间的友谊和思辩的魅力。”

“我感觉武大的活动从来都没有断过。”张烨在武大的第一个学期就参与了“百团大战”,领略学校社团文化的丰富;自称为金秋系列活动的“忠实抢票者”,向往着金秋合唱、舞蹈、服饰与辩论的魅力;作为班长参与组织院运会,班内同学报满了所有项目;参与拍摄微视频,担任女主演绎黄文秀的故事;参与武大国际文化节,与留学生们交流互动;观看校庆晚会,为百卅珞珈送上了生日祝福……

她说:“我希望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不断地丰富自己,而武大提供了这样的平台,我很期待在这里的珞珈岁月。”


在武大的第三年:“在珞珈山的每一天都特别浪漫”

今年是张逸人来武大读博的第三年。青春年少,何惧山水迢迢,热爱音乐的张逸人在武大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天地。他在学校的草坪音乐会、五四青年歌会等多场大型活动中参与演出,获得研究生十佳歌手冠军,受邀参加了电视台音乐节目的录制,也通过自己的原创音乐为百卅校庆献礼。

他还与一群热爱音乐的同学发起了“故事与歌”公益活动,致力于将音乐爱好与专业知识相结合,开辟一条连接音乐与乡村的道路。“其实这件事已经想了很多年了。我发现有些乡村来到大学里的小朋友不够自信。我想帮助他们自信起来,于是我就想到了以音乐为载体去传达善意,这是我发自内心热爱的事情。”谈到初衷时,张逸人很感慨。

谈及大学生活,他说:“我觉得大学美好的事情特别多,在珞珈山的每一天都特别浪漫。去年中秋夜,当时我们唱着唱着,月亮就出来了。樱顶、月光、灯光,我们相聚在奥场。然后我就想到,一代代武大人都曾在这里,看着同样的月光或星空,而我们身上也都传承着武大精神,感受到武大丰厚的底蕴。现在想还很浪漫,这是我值得珍藏一生的回忆。”

张逸人说,“能够将我的爱好和专业结合起来为社会做一些事情,不仅收获了音乐,还在课题组工作和学术科研中收获了不少成果,我觉得人生很幸福。我觉得这也是珞珈风骨的一种传承吧。”


在武大的第五年:“做创新创业的通识教育”

今年是宋阳在武大的第五年,他是武汉大学首届青创训练营暨“百珈争创”创新创业模拟大赛的发起人兼总负责人,如今也是两家公司的创始人。他这样告诉我们:“加入大创,成立青创营是我在武大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

青创训练营是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创新创业系列培训课程,旨在通过系统培训,提升营员的创新意识、创意思维和创业能力。宋阳说:“我把青创营定义为做武汉大学创新创业的通识教育,目标和初衷是让创业教育不再那么高不可攀。通过创业知识培训、经验分享、实战演练,让每一个想创新创业同学都有机会、有能力做成。”

青年常为新,青年也最能为新。无论是“互联网+”、“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还是“挑战杯中国银行”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他都斩获佳绩;他也带领着学弟学妹们,在创业这条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好。

“我很感激武大,它对于大家的发展充满关怀。因为创赛,我接触到了很多优秀的老师、同学、校友,大家都很热心。”通过这个平台,宋阳接触到了很多创业有为的校友、更看到了创业者应该具备的姿态。

万里征程风正劲,千钧重任再扬帆。雷军校友在谈及创业的艰辛时说过,“创业绝对不是人干的活,是阿猫阿狗干的活。”宋阳补充了后半句,“因为创业,会选择或者说必须放弃很多其他的事情,但是也正是因为参与创业,成为一个在创业路上奋斗的人,这样的人生足够精彩。”


在武大的第七年:“收集青春最美好的记忆”

今年是危雨阳在武大的第七年,也是她做学生工作的第七年。

在校学生会工作期间,她曾参与组织一次规模盛大的金秋辩论赛,那是第一次也是目前唯一一次把金秋辩论办到了卓尔体育馆,还邀请已经毕业的优秀辩手们回到学校办了一场表演赛。

那次金秋辩论赛结束之后,一位毕业返校的优秀辩手给她发了一大段话,称赞和感谢她们为此所付出的努力和成果。

危雨阳备受鼓舞,“就从那一刻起,我知道我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当我不断地去优化这个活动,和团队一起把它变得更好的时候,同学们是能够真正获益的。这不仅是一场精彩的比赛,更成为了大家青春美好的回忆。”如今,她在省学联和校研会担任学生主席,努力做一个有理想有情怀有目标的学生骨干。

“武大给了我一个非常包容的环境,也提供给我非常非常多自由探索的机会。”她在本科期间除了学习哲学专业之外,还修了很多其他学院的课程,尤其深入发展了对“国际关系”领域的兴趣,也为跨保至武汉大学国际关系专业奠定了基础。同时,她也通过武大提供的访学机会去瑞士看联合国总部的运行机制、去英国了解学习人权法案的知识……

在武大的那些年,她遨游学海,探索方向;她积极工作,服务为先;她结交挚友,结伴前行。学校开放包容的环境,给予了她更多的机会与选择,对“珈”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愈发强烈。


在武大的第九年:“科研一线逐真理”

今年是李圣雨在武大的第九年。2023年,他获评武汉大学学术创新特等奖,累计发表SCI论文近20篇,参与多个科研项目。“机会是要靠自己争取,而不是等待。”这句话放在李圣雨身上尤为合适。

关于如何与科研结缘,他说:“我大二时,李老师刚回国,我们的辅导员发了一条消息,让想做大学生科研的同学可以联系这位老师,然后我就和我们班上的几个同学一起联系了李老师。”于是,他开始跟随李星星教授参加大学生科研项目,学习北斗导航相关的基础知识。

刚接触科研时,李圣雨也遇到了不少障碍。他说:“刚开始时我不太看得懂开源代码,需要花很长时间去学习讨论和理解。”通过不懈努力和积极请教之后,他逐渐了解了北斗导航系统。进入研究生阶段后,他加入李星星教授的科研团队,确定了研究方向,在导师及团队指导下正式投入科研工作,一直沿续至今。

九载时光映岁月,珞珈山下奋青春。在科研探索中,李圣雨也结交了一位挚友——他的博士室友。他们交流学术问题,碰撞思想火花,默契配合,携手并进。另外,在自由浪漫的武大,李圣雨还收获了美好的爱情,结识了属于他的灵魂伴侣。

逐梦科研,求是拓新;珞珈九载,青春无悔。他说,“在武大科研一线奋斗的日子很让人难忘。”


在武大的第二十九年:“黑夜哲学对话,眼眸里升起灯塔”

1994年,苏德超考入武汉大学人文科学试验班。从珞珈新人到哲学教授,今年是他在武大的第二十九年。

“武大最吸引我的就是它特别自由,特别多元。”据苏德超回忆,本科就读期间,他们办了一个校级社团,在人文馆主厅举办了师生辩论赛,座无虚席,连旁边的两个厅和走廊也挤满了听辩论的同学。

时间岁月如流水,不过眨眼无声去。苏德超早已不是一位求学的学子,而是一名授课的老师。他的身份已变,但他对哲学的热爱和求是的态度却并未被岁月消磨半分。

他不断探索教学方法,思索如何将深奥抽象的哲学理论变得形象易懂。他秉持“三回两问一中心”的教学理念,逐渐从“讲授”转换为“引导”,通过故事或生活场景引入哲学问题,通过讨论推进授课,让学生在讨论中接近经典、接受经典。

在苏德超的不断努力之下,他开设的《哲学核心问题》通识课程成为了学生们必抢的热门课程。有一次教学楼停电,学生们却一致坚持在黑暗中上课。这件事被写入2018级毕业生的毕业歌里“黑夜哲学对话,眼眸里升起灯塔”,至今仍被传为一段佳话。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他还把课堂开到了网络上,“灵魂拷问”、启发性的思考吸引了众多年轻人,相关的讲课语句、短视频片段也因此走红网络。李建中教授这样评价他,“珈外拥趸逾千万,校内知音卧讲坛”。


在武大的第四十年:“打开一扇窥探宇宙,思考宇宙的窗户”

1983年,赵江南在本科毕业后分配至武汉大学工作,今年是他在武大的第40年。

“到了武汉大学才感受到它的校园是非常大的,也非常漂亮。”这是赵江南对武大的初印象。

当时,赵江南有双重身份——他既是教学者,也是求学者。他一边要学习法语,为去非洲的法语国家工作做准备,一边要在空间物理系做一些教学辅导工作。

“武汉大学那么大,那么美,有那么多好学生,却没有天文学科,我不想浪费自己的专业,我必须得给同学们讲讲天文!”1995年,赵江南开始开设《宇宙新概念》通识课程,从1996年第一次油印的纯手抄版教材,到2021年的第四版教材,每更新一版,赵江南不断将天文学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自己的思考补充进课堂。

他还向学校和学院申请,并利用自己的经费购置了四台天文望远镜,每学期都保证每个课堂的学生有一次天文观测的机会,辅助同学们进行天文观测。凭借丰富多彩的课堂内容和幽默风趣的讲授,这门课程在学生中广受好评。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四十载春秋已过,如今的赵江南早已不是当初风华正茂的青年,岁月在他的脸上留下了印记。然而,他仍是那样的青春激昂。一位旁听同学有感而发:“《宇宙新概念》给了我们在当今浮躁和仓促时代一个窗户,一个得以窥探宇宙,思考宇宙的窗户。”


珞珈山上六十载光阴:两鬓虽已白,初心仍不改

今年是赵英林、王建华夫妇在武大的第58年,是李新福、郭银松夫妇在武大的第59年和55年,也是王宽、徐桂英夫妇在武大度过的第63年。他们都是在武大与爱人相识、相知、相爱,从求学到留校工作数十载,退休后继续留在珞珈山。

1965年,赵英林和王建华在武大前身之一的武汉水利水电学院求学,那个时候的学生,多半都很朴素,有打赤脚的,有带一张凉席和一个小被子就上学的。回忆起往昔的时光,他们说:“学校那个时候给大家发助学金。像我们读书,完全是靠国家的培养。被派出国学习,也全都是国家资助的。所以学成之后我们就努力奋斗、努力工作。”

谈及武大人的成就,王建华自豪地说:“武大人的汗水洒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长江三峡和白河滩,世界第一第二大的水电站,都有我们学校的老师参与设计。土耳其地震,咱们的卫星也起了作用。”

上世纪六十年代,同乡同学李新福和郭银松在武大求学,1968年,两人成为夫妻,共同在武汉大学任教,李新福任教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郭银松任教于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武大的环境好,山水养人,我们退休后,身心都很愉快,幸福感很高。”他们这样评价。

已有八十高龄的王宽、徐桂英夫妇回忆起当年学校在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依然坚持每周放一次电影。提到这,王宽动容地说:“那个时候娱乐的方式很少,基本上就是学校、图书馆、宿舍三点一线。学校考虑到我们学生的精神需求,无偿播放电影给我们看。那个时候看电影还是一个比较奢侈的事情嘞!”

从工作岗位走下来,也可以继续感受到珞珈山的温暖,发挥自身的余热。王建华积极参与社区的活动,教小朋友手工课、画画课等,乐在其中。李新福加入到武汉大学老年书画研究会,王宽、徐桂英夫妇去老年大学学画画、学跳舞、学太极拳……

王建华高兴地分享:“学校的老年协会组织春游,在节假日会到我们家里慰问,我们这些老同志也会自己组织旅游,欣赏祖国的大好山河,生活丰富多彩。”

山水一程,三生有幸。武大见证着他们从求学到育人,从青丝到白发;他们也见证着武大的冬去春来、花谢花开。他们在武大走过青春年少,也将在这里相守一生。

(来源:武汉大学报1623期3版   学生编辑:陈巧燕   指导老师:肖珊)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