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通讯员邹秋实)3月28日,由中国文物报社、中国考古学会主办的“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在京举行。经过项目汇报会、综合评议,最终评委投票选出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其中由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武汉大学长江文明考古研究院等单位联合发掘的湖北十堰市学堂梁子(郧县人)遗址入选,成为唯一入选的旧石器时代遗址。
“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出土照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每年评选一次,是中国考古学界的重要奖项之一,也是田野考古新发现的重要荣誉之一。此次评选的十大考古新发现,是过去一年田野考古工作的杰出代表,以更加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学堂梁子遗址位于十堰市郧阳区(原郧县)青曲镇弥陀寺村,该遗址发现的“郧县人”3号头骨是迄今欧亚内陆发现的同时代保存最为完好的古人类头骨化石,保留了该阶段人类重要而稀缺的解剖学特征。该化石处在古人类近200万年演化历程的中间和关键环节上,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演化史,为探讨东亚古人类演化模式、东亚直立人来源、东亚直立人与智人演化关系等重大课题提供了翔实而关键的证据。
“郧县人”3号头骨高精度激光扫描
自2021年“郧县人遗址”启动新发掘以来,武汉大学长江文明考古研究院李英华教授、黄先锋教授、邹秋实博士及相关研究生组成数字化团队,完成了“郧县人”遗址周边4平方公里的无人机倾斜摄影和高清实景三维建模,并实时跟进遗址发掘进展,为遗址发掘过程及地层、遗物的数字化记录建立了规范的工作流程,提供了高效的建模软件,完成了地层、遗物实时三维建模的工作。“郧县人”3号头骨发现后,武汉大学长江文明考古研究院文化遗产数字化团队又采用多种方法包括手持式激光扫描(精度0.2mm)、架站式激光扫描(精度1mm)、倾斜摄影测量等对该头骨及地层所有遗物完成了高清建模,为精细化保存头骨埋藏环境与解剖学信息、精细化复原展示头骨以及开展头骨深度科学研究都奠定了坚实基础,使百万年前的人类文化遗产在数字世界中得以永生,为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做出了贡献。
其它入选的遗址是山东临淄赵家徐姚遗址、山西兴县碧村遗址、河南偃师二里头都邑多网格式布局、河南安阳殷墟商王陵及周边遗存、陕西旬邑西头遗址、贵州贵安新区大松山墓群、吉林珲春古城村寺庙址、河南开封州桥及附近汴河遗址和浙江温州朔门古港遗址。
(编辑:付晓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