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历轩)10月27日,国际学术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steoarchaeology(SSCI/A&HCI双收录)在线发表了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武汉大学长江文明考古研究院科研成果“Paleodiet reconstruction of human and animal bones at the Dalujiao cemetery in Early Iron Age Xinjiang, China”。青年教师王欣博士为论文第一作者和第一通讯作者。
已有研究指出,早在“丝绸之路”开通之前,欧亚草原上不同人群之间就已经存在广泛的文化交流与物质交换。新疆地处东、西方的交汇点,大陆性的干燥气候和盐碱性土壤为古代人及动物骨骼的保存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因此,在探索人群迁徙与互动方面有重要的区位优势。大鹿角湾墓群位于新疆沙湾县,碳十四测年结果显示墓群时间为春秋到汉代(公元前6世纪年至公元1世纪),墓葬按其形制可分为竖穴土坑墓、竖穴二层台墓、竖穴偏室墓三类,且他们的葬俗及出土遗物组合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该文对三类墓葬出土的51例人骨与4例动物骨骼(马和羊)进行了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推测大鹿角湾人群食物主要来自马、羊等食草动物的肉和奶制品,同时食用了一定量C3和C4植物。根据新疆地区出土的植物遗存推测,大鹿角湾人群食用了麦及粟黍类的谷物。稳定同位素数据显示不同墓葬形制的人群具有不同的食物结构。竖穴土坑墓人群在食物结构上比较单一,食物来源相对稳定;相比之下,竖穴二层台墓和竖穴偏室墓人群的食物结构更加多样化,推测人群生前活动范围更加广阔或获取资源的方式更加多样化。例如,竖穴偏室墓中人骨的氮稳定同位素值更高,可能归因于捕猎并食用了一定的野生动物(尤其是食肉动物),而该类型墓葬中出土了箭镞和铜扣,同样支持同位素数据的解读。该文结合体质人类学、稳定同位素结果和墓葬类型,推断大鹿角湾墓群至少埋葬了三组具有不同生存策略的人群,他们在饮食习惯和埋葬习俗方面有各自独特的模式。
根据该研究成果,可知在“丝绸之路”开通之前,不同习俗的人群就已经在大鹿角湾一带生活、接触、交流,多元文化碰撞和人群和谐一直持续到丝绸之路时代,并构成中国文明多元一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鹿角湾墓群所在位置及发掘区示意图
三种墓葬类型
(a 竖穴土坑墓;b 竖穴二层台墓;c 竖穴偏室墓)
大鹿角湾墓群出土遗物
(a 羊距骨;b 铜箭镞;c 带柄铜镜;d 铜扣; e 角器;f 动物纹陶壶)
(编辑:付晓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