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文明比较视野中的中国式现代化研究”开题

发布时间:2025-07-02 08:45 来源: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阅读:
A A A

新闻网讯(通讯员王志伟)6月29日,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项久雨担任首席专家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文明比较视野中的中国式现代化研究”开题报告会举行。副校长陆伟出席会议,来自西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的评议专家出席指导,子课题负责人代表参会。

陆伟指出,马克思主义学院长期服务国家战略和学术前沿,是全国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该课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其成果将为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注入动力。

项久雨围绕课题的选题依据、总体框架、研究内容、学术创新及重难点等方面作了汇报。他指出,课题呈现“总—分—总”的研究结构:开篇“总”部分聚焦于文明兴衰比较中的中国式现代化历史进程问题,作为课题的研究和逻辑起点;“分”的部分是研究重点,涵盖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基、中国特色、本质要求三个核心维度;结尾“总”部分聚焦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未来向度,是研究的最终落脚点。子课题负责人作补充工作汇报。报告会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发林主持。

专家组成员依次评议。华南师范大学陈金龙教授指出文明比较研究应以中西对话为核心,但需超越二元对立,秉持辩证、客观的跨文明视野。复旦大学刘红凛教授认为课题立足于文化研究范式下的文明兴衰比较,突破了社科范式的单一维度,将中国古代文明纳入核心考察范围,推进了研究的历史纵深。中山大学林进平教授指出文明比较研究需以连续性为逻辑主线,同时要关注关键历史节点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作用。南京大学王建华教授针对课题设置提出改进意见。华中科技大学董慧教授认为文明比较研究应突破中西二元框架,以全球视野重构比较维度。江西师范大学吴怀友教授建议可进一步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现代化的共性进行研究,不仅限于特殊性与差异性。专家评议组组长、西南大学原党委书记黄蓉生教授充分肯定了课题论证工作,并指出课题可以从理论高度、框架设计与实际问题上实现进一步突破。

课题组表示将系统梳理专家意见,充分吸收专家建议,在深化理论创新、强化实践导向的基础上,创新成果呈现形式,推动研究成果向学术前沿与决策应用双维度转化,确保高质量达成研究目标。

(供图: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编辑:赵冀帆)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