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通讯员孙冬妮、王徵)近日,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李遇春所撰文章《人民性与中国红色诗歌的经典化问题》在《中国社会科学》2023年第5期刊发。
文章认为在中国语境中,红色诗歌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或引领下的革命作家和进步作家创作的具有人民性的诗歌。红色诗歌经典化是包括生产(创作)、分配与流通(传播)、消费(接受)各环节的完整的文学交往活动。从接受美学视角看,红色诗歌经典作品在接受形式上具有口传性,在接受内容上具有确定性,在接受方式上具有共享性,因此具有高度的人民性特征。
红色诗歌经典化在新中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面临人民性与现代性两种美学话语博弈的情形。人民群众和大众型专业读者往往站在人民性立场上力挺红色诗歌并以人民性标准为其辩护,而精英型专业读者习惯于从现代性诗歌美学出发排斥或贬低红色诗歌经典。这在各种文学教科书编写、文学选本编选以及具体的文学批评实践中有着明显的体现。但人民性与现代性之间并非互不兼容,而是既充满冲突又彼此融合。新时代需要重建具有中国式现代性的人民美学,也需要重构红色诗歌经典化的新路径。在坚持文艺人民性的前提下,拆解左右对立、雅俗对立和新旧对立思维定式,拓宽红色诗歌经典化路径,切实处理好人民性与现代性两种诗歌美学的辩证关系。
据悉,该文是李遇春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多卷本《中国现当代旧体诗词编年史》编纂与研究及数据库建设”(18ZDA263)的阶段性成果。另其所主编的《红色诗歌经典概论》已于2022年3月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作为一部以红色诗歌为研究对象的专著,既是一本红色诗歌选集,也是一部红色诗歌史,为相关领域研究提供了新路径。
相关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5pIq0qEyOfk663wgKGKFbg
(编辑:相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