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人文社科通讯》发表李英华课题组最新研究成果

发布时间:2023-06-05 15:28 来源:长江文明考古研究院 阅读:
A A A

新闻网讯(通讯员长轩)近日,Nature(《自然》子刊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Communications(《人文社科通讯》)发表了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武汉大学长江文明考古研究院、文化遗产智能计算实验室教授李英华课题组的最新科研成果。

论文题目为“‘Bringing in’and‘Going abroad’: A bibliometric evalu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archaeology in Mainland China”(《“引进来”和“走出去”:中国大陆考古学国际化的文献计量学研究》)。博士研究生韦璇为第一作者,硕士研究生娄文台、李婷、杨濡僖为共同作者,李英华为通讯作者。

该文通过收集中国大陆学者过去一个世纪在中文核心及重要期刊和SCI/SSCI/A&HCI收录的国际学术期刊中发表的考古学论文,运用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借助常用软件Citespaces和VOSviewer,从学术话题、学者、机构、期刊等视角对中国考古学的国际化表现进行了多维度、立体化的观察。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中国学者在中文期刊和国际期刊发表考古学直接相关的文章分别为40865篇和3182篇。本文通过对这些文章的分析,梳理了中国考古学对国际学术界关注与了解的动态历程,观察了“引进来”的文章的内容偏好。时至今日经典文章的翻译仍是一个便捷而有效的重要途径,但当前翻译类论文的比例明显偏低,且其中很大一部分的译文是国际学者对中国考古学的研究。

关于“外国考古”的研究是大陆学者“走出去”的积极举动,通过梳理该研究主题下的中外文文章的历时性分布和国家分布,以及对其中的赴外考古项目分析,表明大多数中国学者对外国的研究兴趣集中在周边国家,而“一带一路”倡议对该话题的研究有明显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热闹的赴外考古项目仍值得思考如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走出去”和“走进去”,因为赴外考古的发现和研究绝大部分是以中文发表的。

大陆学者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文章亦是学术“走出去”的重要渠道之一,该文从大陆学者对国际学术热点话题的追踪能力和高影响力学者等方面考察大陆学者在国际学术研究中的参与度与表现度,可以看到大陆学者有充足的能力紧跟国际学术热点和前沿,且涌现出了许多表现亮眼的大陆学者。文章还对大陆学者和机构在国际学术合作中的角色进行了分析,看到了许多大陆学者具备独立在国际期刊发文和主导国际合作的科研能力,其中中国科学院和多所大学在国际合作中表现突出,国际合作的范围广泛。文章同时对大陆学者发文的国际期刊的影响力、学科分布、主办国家分布等方面进行了考察,发现大陆主办的国际学术期刊尤其是考古学期刊仅2个,亟待增强,以便能为更多的大陆学者在国际学术舞台发出“中国声音”提供优质平台。

总体而言,国家层面“走出去”政策的支持、科研基金和奖励机制的激励、考古学培养队伍和留学生规模的扩大等因素共同影响和塑造了今天国际学术舞台上的中国考古研究。中国考古需要世界,需要更好地“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但数据也显示,中国学者在国际期刊发文的数量相对于所有考古学论文无论是中文期刊还是国际期刊的论文总数而言,仅是沧海一粟。所以,“国际化”目前还不是中国考古学研究的主流,同时国际化面临着国际国内的众多挑战,任重道远,且随着新政策的出台,我们仍需更多时间去观察未来中国考古学国际化与本土化的趋势走向。

据悉,该研究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9ZDA231)资助,研究过程中得到了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张琳和博士李新来在研究方法上的帮助,在文章撰写过程中获得了哈佛大学教授Rowan Flad和牛津大学教授Anke Hein的帮助。

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9-023-01800-0

(编辑:相茹)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