珞珈论坛

首页 >> 珞珈论坛 >> 正文

黄如花: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复合型信息管理人才

发布时间:2022-09-26 09:59 来源:信息管理学院 阅读:
A A A

作者:黄如花

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不断演变,跨国界、跨文化合作交流频繁,信息资源多模态化、虚假信息传播,加大了网络空间信息管理的难度,更需要全球协作。面对未来诸多机遇与挑战,中国的信息管理学科需要培养具有国际胜任力的复合型信息管理人才。这既是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更是展现中国智慧和中国担当的需要。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通过提升师资队伍的国际水平、强化教育教学的国际合作、搭建学生成才的国际平台,显著增强了学生的全球胜任力。同时,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International value)、信息管理专业知识与技能(Information expertise)和跨文化沟通能力(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的3I国际化复合型人才,提升了学生的全球胜任力。

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当今世界,国际合作日趋紧密,国家的发展尤其需要更多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学院十分重视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

第一,打造具有国际视野与国际交流能力的师资队伍。通过“育”“引”“请”等多措并举、建设国际化师资队伍,以学术交流、研讨等形式不断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提升国际交流能力,借助师资的言传身教和指导学生撰写国际会议论文、引导学生参与国际会议志愿者、鼓励学生参与学院老师与国际知名学者联合主持的安德鲁•梅隆基金国际研究项目“i4G: Shaping the iSchools’ Identity and Interactions in a Globalized World”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营造学院国际化氛围。

第二,强化具有中国心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学院在信息管理国际化人才培养中坚持以价值观为导向,培养学生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家国情怀,着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使命感,以及与人类命运同呼吸、共患难的大国担当精神。2020年,学院通过校党委宣传部资助的项目,开设“面向国家战略的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研究”专题研讨会,旨在引导和激励学生为服务国家战略开展有组织的科研。2019年,学院与中国图书馆学会合作在其年会设立分论坛“信息素养教育与可持续发展”,组织全国专家讨论如何通过信息素养教育助力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17个目标的实现。尤值一提的是,2020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学院师生秉持着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围绕提升全人类“健康信息素养”开发多款应用软件、提交多份应对疫情的咨询报告,服务全球“抗疫”大局,完美践行以价值观为导向的“全球胜任力”人才培养目标要求。

增强学生的信息管理专业知识与技能

学院一直秉承“智慧与服务”的人才培养理念,要培养学生利用信息管理的专业智慧服务于人类社会集体福祉和可持续发展采取行动的能力,就必须增强其专业知识与技能,为此,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首先,构建面向资源数字化、服务智能化的“全球胜任力”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信息资源数字化与服务智能化,重构了信息资源管理的知识体系,必然要求具备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为此,我们建立起以数字化信息资源的组织、序化和智慧服务为核心的“全球胜任力”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并围绕这一课程体系,出版了配套教材、实习实训教材,构建了相应的教学内容资源体系,建设了“信息管理基础”“信息检索”“信息组织”“信息资源建设”等10余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通过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学习强国、爱课程网等平台向全球开放。

其次,强化教育教学过程的国际合作,构建“全球胜任力”人才培养方法体系。信息管理“全球胜任力”人才培养,主要基于三个方面的培养方法:一是课堂教学的国际化参与。在信息组织与检索、档案法规学等课程教学中,邀请国际上相关院校,如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分校、法国档案学院的专业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二是实习实训的国际化尝试。广泛拓展学生赴国际机构或组织实习实训的通道,如选派学生赴国际出版商联合会(IPA)、国际顶级信息学院联盟(iSchools)、施普林格•自然(Springer Nature)集团实习实训。三是以科研国际合作为基础的创新能力培养。学院教师承担多个国际合作项目,吸收大量学生参与,较好地锻炼了参与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

跨文化能力是现代青年的基本能力,是人的现代化和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是进行国际交往和文明对话的基础,为增强学生的国际理解和跨文化能力,学院搭建了多样化的国际交流平台。

第一,与国际组织签署实习协议。2019年学院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档案理事会(ICA)签署实习协议,目前已有20余人次赴这些国际组织实习。

第二,与国际知名信息管理学院签署合作培养协议。已与美国匹兹堡大学、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德国埃尔朗根大学等10余个国家(地区)的信息管理学院签署了联合培养协议。

第三,建立联合实验室。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等高校合作成立了“Data Driven Knowledge Discovery”联合实验室,与美国北德克萨斯大学联合成立了“Data Intelligence Laboratory”等,为学科国际科研合作和行业实践锻炼提供机会和平台。与联合实验室建立定期研究生访问、互换机制,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选派数名研究生赴印第安纳大学、北德克萨斯州大学联合实验室科研实习,开展学术研究,参与课题研究和学术交流,实行研究生培养双导师制,双方机构联合培养,实现国际化人才培养体制。

第四,鼓励与资助学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包括资助学生通过论文投稿或报名志愿者方式参加全球顶级信息学院联盟峰会iConference、全球数字图书馆顶级学术会议联合数字图书馆会议等,培养其在国际上讲述中国信息管理故事的能力。

通过上述努力,学院培养了一大批能有效调动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换意见,并为世界贡献积极力量的具有全球胜任力的复合型信息管理人才。

(编辑:相茹)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