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王怀民
留宿异性宿舍是当今大学里一个常见的学生问题。这个问题可大可小,放在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显然是开除没商量。放在当今,开除也合情合理合规。但对于一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说,开除肯定不是最好的方法,我们还是要尽量用“一招”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我曾处理过一起这样的事件。A同学在另一学院留宿,情况反映到我这里之后,当时我的第一反应是惊愕,继而动了开除了事的心思。随后想了想,还是决定先在思想上教育一番。于是,便从中华传统美德一直讲到校纪校规,听了之后,A同学又是检讨,又是痛哭流涕,又是对天发誓,所以,当时我没有立即给予处理,希望通过一段时间的缓冲,给学生留点后路。
不幸的是,过了一段时间,A同学旧病复发,再次留宿原来的异性宿舍。再次跟A同学谈话时,我不再讲校纪校规等重复的道理,我只是用商量的语气描绘了一个美妙的场景:如果你跟对方真心相爱,我愿意做一件好事,那就是把你们双方的父母都请到学校,轰轰烈烈地给你们举办婚礼,我还可以邀请新闻媒体大张旗鼓地报道,你看行不行?看似简单的“一招”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A同学再也没有“重复过去的故事”,直至毕业。
两种处理问题的方式带来两种不同的结果。第一种合规范却不管用,第二种管用却不合规范;第一种是说教,第二种是对话;第一种居高临下,第二种绵里藏针。事情尽管已经过去了好几年,但带给我的体验还是十分深刻的:
面对时刻都在变化的学生工作形势,学生工作者必须时刻变化,才能真正“读懂”青年学生,才能适应学生工作的新常态。教育者要积极改变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将消极思维转换为积极思维,将负面言词的描述转换为正向言词。只有找到正确有效的方法,才能一招“破敌”。
(稿件来源:武汉大学报1362期第2版 编辑:冯林)
http://newspaper.whu.edu.cn/pa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