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

首页 >> 校园文化 >> 缤纷校园 >> 正文

遥感师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空间站建造青年团队回信

发布时间:2022-05-04 12:00 来源:遥感信息工程学院 阅读:
A A A

通讯员:刘茜、张茂林

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5月2日给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空间站建造青年团队回信,向航天战线全体青年致以节日的祝贺,并向他们提出殷切期望。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说,9年来,从“天宫”“北斗”“嫦娥”到“天和”“天问”“羲和”,中国航天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一大批航天青年挑大梁、担重任,展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航天强国要靠一代代人接续奋斗。希望广大航天青年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勇于创新突破,在逐梦太空的征途上发出青春的夺目光彩,为我国航天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再立新功。

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师生第一时间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结合工作学习实际深入领会,引起强烈反响。

湖北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启明星”项目负责人、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金光:20世纪50、60年代,在党中央“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下,大批优秀科技工作者敢于人先,甘于奉献,在艰苦的条件下完成时代使命。从航空航天到测绘导航,从观测地球到漫步火星,从传感器的设计到遥感应用于民计民生。作为从事航天事业逾40年的老同志,在为我国航天事业斐然成绩感到自豪的同时,更加感受到培养新一代航天青年人才的迫切。前人筚路蓝缕玉汝于成,现如今科技条件远胜先辈,望广大航天青年急流涌进,敢于攀登,不断创造历史。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可以看作航天任务的一个缩影,走得更远,看得更准确是青年航天人的时代使命。

遥感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挂职)、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四维:星空浩瀚无垠,探索永无止境,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作为高校科技工作者,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空间站建造青年团队回信的重要精神,备受鼓舞。青年强,则国强。中国航天科技一线科研人员平均年龄35岁、“北斗”团队平均年龄35岁、“天问”一号控制团队平均年龄更是只有30岁,青年人俨然已经成为中国科技发展的主力军。高校是青年创新人才培养的高地,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被誉为中国乃至世界测绘遥感领域人才培养的摇篮。作为高校教师,要进一步弘扬先辈们艰苦创业的精神,以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为己任,勇担责任,大胆攀登创新,不负使命和担当。

武汉大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获得者、遥感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石文轩:新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和取得的伟大成就极大地凝聚了民族自豪感,激发了全社会创新活力。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为标志的载人航天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折射出广大航天人特别是青年工作者为国争光、敢于超越、严肃认真、团结协作和默默奉献的崇高品质。未来,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在逐梦太空的征途中,遥感青年教师应以学术创新开启学生智慧,将仁爱之情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呵护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遥感青年学生们应奋发图强、实事求是、勇往直前,发挥遥感专业优势,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为我国航天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再立新功。

湖北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启明星”团队负责人、遥感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张学敏:回顾自己,我从学习者,到实践者,再到如今的培育者,时刻受“两弹一星”精神的指引,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奋斗,不断向学生传授航天知识,传播祖国的航天精神。科技强国是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航天事业是国家当前的重要发展领域,代表着我国的科技水平。作为一名航天从业者,在今后的科研生活中,将继续努力提高科研水平,带好科研团队;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努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以传承载人航天精神为己任,为学生们做好榜样,培养更多的青年航天人才。

湖北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启明星”团队成员、2020级博士研究生郭羽萱:作为“启明星”研制团队的一员,我们在两年的时间里,完成了卫星的设计、研制、测试,攻克了姿态控制、星务等一系列技术难关,在2022年2月27日成功把“启明星一号”送上了天。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收获了参与感和使命感,还拥有了满满的自信,是对自己科研创新能力的自信,对武大遥感学科实力的自信,更是对我们国家航空航天实力的自信!每当我仰望星空,可能我看不到“启明星一号”,但它却点亮了我内心的宇宙。因为只有我们才知道,这颗卫星意味着什么。对我们青年学生而言,它意味着青年只要有梦想敢追梦,梦想就能实现。作为青年科研工作者,创新是我的本职工作。作为国家和民族希望的青年,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科技成果只有同国家需要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创新价值。

武汉大学2019级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杨凯丽: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看到习近平总书记勉励航天青年的回信,甚是振奋。探索浩瀚宇宙,逐梦星辰大海,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我还清楚地记得书本上腾空而起蘑菇云、唱着歌声的“东方红一号”,也还记得“神五”巡天、“嫦娥”奔月、“北斗”指路、“天宫”览胜……正是一代又一代航天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才取得了这一个又一个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他们用创新和智慧支撑起祖国的航天事业,用辛勤和汗水谱写着青春之歌。作为一名遥感专业的学生,要勇于接过时代的接力棒,捍卫盛世之中华,续写青春之篇章。当初我们怀揣着炙热的梦想,选择投身遥感事业。如今我们学有所成,更应该以航天先辈为榜样,以滚烫的热血,闯新路、创新业,把学问写在大地上,力争为我国航天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再立新功,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武汉大学第五届博士生宣讲团成员、2021级博士研究生陈潜源:作为武汉大学遥感学院宇航科学与技术研究院的一名博士生,我们深深知道自己身上的重任,我们青年一代定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我们的青春奉献给祖国的蓝天,逐梦浩瀚的宇宙。2022年2月27日,在碧海蓝天的映衬下,搭载着武汉大学宇航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启明星”微纳卫星成功发射。有幸见证我国首颗可见光高光谱和夜光多光谱多模式在轨可编程微纳卫星研制过程,该卫星以青年学生为研制主体,具有低成本、快响应和灵活性等特点。长征永远在路上,请党放心,我们青年航天人将继续砥砺前行,为我国航天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再立新功。

遥感信息工程学院团委副书记(学生)、2019级本科生张茂林:从嫦娥奔月到空间站建立,中国人的航天梦从未丢失,中国人的航天精神也从未丢失。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空间站建造青年团队的回信中提到“希望广大航天青年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勇于创新突破,在逐梦太空的征途上发出青春的夺目光彩”。作为遥感学子,我们要努力学习知识,锤炼过硬本领。于天穹之上,以卫星俯瞰世界;在大地之间,用经纬量测宏图。“科技立则国家立,科技强则国家强”,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要立科技报国志,做不忘初心人,为解决国家面临的“卡脖子”问题砥砺前行。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嘱托与殷切希望,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在青春的赛道上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不负韶华,不负时代。

武汉大学2021年“五四红旗团支部”团支书、2019级本科生韦通:在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空间站建造青年团队回信后,我感悟颇深。从六年间六次发射的不断飞跃到载人、出舱、对接等的一一实现,我们向世人显现了中国航天发展的速度和效率;从“天宫”“北斗”“嫦娥”再到“天和”“天问”“羲和”,中国航天走在了世界前列。作为一名中国人,看到中国航天的事业蒸蒸日上,我感到由衷的自豪;作为一名航天接班人,感到中国航天的未来仍需突破,我愿承担责任与使命。脚踏神州望星河,头顶苍穹探九天。作为武大遥感人,我们要继承中国航天人吃苦耐劳的精神,为了自己的梦想,不懈努力,为了我们的祖国,甘于奉献。

全国“互联网+”高校主赛道本科创意组金奖“雷视通”团队成员、2019级本科生田浩辰:“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武汉大学“雷视通”团队依托武大遥感的学科优势,深耕交通感知领域,以极大的创新创业热情践行科技强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给空间站建造青年团队中所说的那样,一批批航天青年正在挑大梁、担重任,建设航天强国要靠一代代人接续奋斗。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武大遥感在先辈的不懈奋斗中从追赶者走到了世界前沿。风华正茂,挥斥方遒,青年遥感学子,应秉持先辈科研精神砥砺前行,用知识赋能青春,用汗水铸就未来,展现新时代青年学子的风貌。

武汉大学第七期“青马班”学员、2020级本科生肖景徽:在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大航天青年的回信中,我深切领悟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航天青年的谆谆教诲和殷切期待。九年来,中国航天事业蓬勃发展,中国航天青年砥砺前行。青年们奋斗在科研攻关最前沿,彰显了最美的青春底色。在学习实践生活中,我不断寻求自我提升,为未来能更好地建设祖国而不懈奋斗。在青马工程的理论学习和实践中,我努力提升着为人民服务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在专业学习中,我不断学习着科研理论知识,怀抱着科研报国的志向。我将继续在专业学习和青马工程的学习中不断自我磨砺,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遥感信息工程学院2103团支部书记、2021级本科生刘易琳: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空间站建造青年团队的回信中强调,建设航天强国要靠一代代人接续奋斗。这不仅是对航天战线上的青年们的殷切期望,更是对我们每一个青年的鞭策与鼓舞。“北斗”“天问”“嫦娥”“蛟龙”……在实现“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科技成就背后,一个个年轻而热忱的青年科技工作者用不慕虚名的淡泊、脚踏实地的肯干、敢于突破的勇气,向我们诠释了什么是青春最靓丽的本色,也成就了如今的科技强国。青年兴则国家兴,作为年轻一代的理工科学子,努力学好科学知识、练就过硬本领,为祖国的建设与发展贡献力量,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唯有矢志不渝担家国使命,笃志勤学展青年风采,方能在成长征程中绽放青春色彩,在强国之路上发挥更大价值!

(编辑:相茹)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