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雪域高原熠熠闪光
——记武汉大学援藏教授阮新建
他把援藏作为一项实现生命价值的崇高事业,处处着眼于西藏长远发展,使援藏工作从“输血”向“造血”转变,开创了高校对口援藏工作新模式。他就是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援藏教授阮新建。
已经两次进藏的阮新建身患高血压、胃溃疡等多种疾病,每次进藏都要带上妻子给他准备的一大箱药物。很多人对此不解:再过几年就退休了,履历上再多的援藏经历,又有啥意义?“名利之外,人生还有很多值得追寻的东西。”阮新建说。
“只要组织需要,我就能做得到”
2007年7月,阮新建第一次援藏。他直言不讳,当时进藏是“组织的安排”。但是,他说:“只要组织需要,我就能做得到。”在说服自己的妻子,暂停手上的五六个项目后,阮新建参加了体检。尽管查出超过150的高血压,阮新建仍毅然选择前往。
那一年,52岁的阮新建,是中央第五批援藏干部中年龄最大的。初到高原,干燥的气候让他很不适应,头痛,胸闷,晚上怎么也睡不着,还流鼻血。“虽然不多,但天天流,着实让人有点害怕。”但阮新建咬住牙,努力克服身体的不适。
到西藏大学农牧学院后,阮新建被任命为该校水利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分管科研。在阮新建来之前,该院的科研项目数为零。于是,阮新建把七八位有申报潜力的青年教师集中起来,用投影仪给大家仔细地讲解写申报材料的方法和窍门,青年教师写好初稿后,阮新建还要一字一句地修改。在阮新建的带领下,当年该院就向西藏科技厅申报了4个项目。
第一次援藏,阮新建待了一年半的时间。走之前,农牧学院党委书记桑珠在学校里专门搭建了帐篷,用藏民特有的热情欢送援藏干部。那晚,阮新建收到了100条哈达。
“我真的希望西藏能够迅速发展起来”
如果说第一次援藏是“组织安排”的,那么第二次援藏,则是阮新建主动请缨。2010年,有关单位开始推荐第六批援藏干部人选。桑珠给远在武大的阮新建打了个问候电话。阮新建听出了桑珠书记没有表达出来的期望,便向学院主动申请。“100条洁白的哈达,我一直珍藏在家里,西藏人民对我的情谊让人感动,高原反应也阻止不了我的脚步。”他笑着说。
在阮新建内心,也有一份感情一直撂不下,那就是藏区的学生、学科以及学院的建设。“我真的希望西藏能够迅速发展起来。那里条件很艰苦,藏民们守护祖国的安全屏障,值得拥有更好的生活。”这是阮新建对记者提及最多的一句话。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我是人未动身药先行。”阮新建说。身为医生的妻子杨启明又为他准备了一箱药,提前托运到了西藏。
这一次,阮新建决定对学院机构实施大刀阔斧的改革。“西藏的师资力量非常匮乏,这次师资体系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将专业划分到5个系,形成体系,以减轻老师教学压力。”阮新建提出了自己的构想。他要求,所有教师必须按照专业对口的原则安排课程。“以前我一学期上8门课,改革之后,我只上3门课。剩下的时间可以用来做科研了。”青年教师吕琳莉笑着说。
“人走了,要留下一支队伍”
“西藏大学农牧学院有5000多学生,必须有个好点儿的医院,否则对学生太不负责了。”寒假回到武汉的阮新建,找了武大组织部、纪委等诸多部门的领导。多方奔走之后,武大开了个协调会,决定为农牧学院援建一所校医院。
协调会上,武大人民医院出资19万元买了一台X光机,武大中南医院捐送了2台移动B超机,武大口腔医院出了8万元现金,时任校长刘经南从办公经费中拨了3万元……
“阮新建的援藏工作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不仅是个人的智力援藏,还培养了人才;此外,他还从‘个人援藏’变成了‘全家援藏’、‘全校援藏’。”农牧学院纪委书记谢金川说。
2011年6月,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对口支援西藏大学农牧学院实验室暨研究基地建设合作协议书签字仪式在林芝举行。3年内,武大国家重点实验室将提供60万元资金用于建设农牧学院水工实验室的水循环系统,开展非饱和土壤的入渗特性及渗吸速度测定试验、利用河沟附近地下水动态观测资料反求水文地质参数的室内模拟试验。
“我们不能总是关着门做学问。”这是阮新建援藏以来一贯坚持的理念。为了给水工实验室的建设提供思路、开拓眼界,阮新建带着一批教师来到武汉大学,并考察了长江水利委员会实验室、南京科学院、河海大学等单位。
“阮老师手把手地教我们,我们戏称他为‘总监工’。”吕琳莉说。管子怎么埋、断面如何布置、测针怎么摆放……阮新建事无巨细地讲解着、操作着,实验室在大家的手中一点点地展现新面貌。
“人走了,要留下一支队伍。”阮新建深知,输血容易,造血难。教育事业是一代又一代人共同努力的事业。他说,在西藏待的时间是短暂的,力量也是有限的,“自己并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只是希望能在教育方面多支持他们,但愿离开之后,这里的发展规划能够持续下去”。
农牧学院副院长赵垦田说,阮新建用爱架起的桥梁是他与农牧学院师生之间的心灵互通之桥,是武汉大学与西藏大学农牧学院的友谊之桥,是西藏和内地的共同发展之桥,也是民族团结进步之桥!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2-12/27/content_85102.htm
(稿件来源:《中国教育报》2012年12月27日 本网编辑:吴江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