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首页 >> 专题报道 >> 正文

阴国印:满怀热爱,做研精覃思的化学“专家”

发布时间:2022-05-26 10:19 来源:武汉大学报社 阅读:
A A A

记者:付晓歌 实习生:吴一诺

编者按:日前,国际顶级期刊Science(《科学》)在线发表了我校高等研究院阴国印教授课题组在合成化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成果不仅解决了环己烷合成领域长期存在的挑战,打开了热力学不稳定取代环己烷模式化合成的大门,让复杂药物分子的合成变得更加简单、高效,也是“金属迁移”策略合成应用的重要进展。近日,记者对阴国印进行了专访,探究阴国印的科研成长历程,以及他对人才培养、学科发展的看法。

人物简介:阴国印,武汉大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挂职)、化学与生命健康交叉研究中心专职PI(研究员)、九三学社社员。先后在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美国特拉华大学担任博士后研究员,自2016年8月以特聘研究员的身份入职高等研究院以来,一直致力于“金属迁移”领域研究。截止目前,以通讯作者身份发表1篇Science、1篇Nature Catalysis,以及多篇化学类一区Top期刊论文。2017年获Thieme Chemistry Journals Award,2021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的支持。

记者老师,我们了解到在Science发表成果之前,您已经发表过多篇化学类TOP期刊论文,请问如何看待论文发表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阴国印:论文发表是科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是研究者展示自身科研成果的重要平台,也搭建了研究者之间传播和交流科学思想、观点及方法的渠道。存在一个问题是,由于语言、国际认可度各方面的原因,对于国内学者来说,在国际期刊上发文时可能还是会稍显劣势。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一定有公正判断研究工作价值的能力,和对自身工作的信心。

记者在海内外多所大学或研究机构有着教育工作经历,包括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美国特拉华大学,这工作经历对您有何影响?

阴国印:这些工作经历对我研究视野的拓展和研究范式的探索帮助很大。通过实地到不同国家、不同学校的实验室学习,我更加真切地了解到其他人或其他课题组的科研氛围、研究品味、研究习惯、工作风格。在我自己建立课题组的时候,我就会想着如何根据实际情况吸取各个课题组的长处,创造出自己的风格。

科研工作者不能闭门造车,要在不断的交流、学习、借鉴、评议中不断深化科研工作。我们最终的研究成果将展示在全球化平台上,面对全世界同行。所以,我们必须开阔研究视野,不断学习、广泛了解不同研究者的研究内容、方法、进展,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我们应该意识到,科学研究,特别是在实验科学领域,研究者是一个国际性的学术研究共同体,我们研究普遍的科学现象,探索共性的研究问题。

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地方是,我的英语不是很好,但我与其他国家的研究者讨论化学方面的专业问题时却游刃有余,有很多共同语言。一旦涉及到生活上的交流,反而面临着很大的文化差异和沟通障碍。这时我就会发现,化学本身好像成为了一种表达思想、交流沟通的语言。

记者请问您当初为何选择加入武汉大学高等研究院这一年轻的科研机构

阴国印:简单点讲,应该是武汉大学百年历史底蕴孕育的人文气质吸引了我。严格一点讲,当时能让我下定决心来武汉大学高等研究院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当时正值武汉大学广泛招揽人才,在薪酬待遇、科研经费、博士生指标、人才住房等方面给我提供了高水平的保障。二是学校对于高等研究院的规划,我记得非常清楚当时说“高等研究院就是要引育一流人才、打造理学高地、建设成为在世界上有影响力的理学研究机构”,这非常符合我愿意挑战自我的性格。三是院长朱玉贤院士的个人魅力。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次与朱院士见面时他提到的建院理念,例如“通过学术论坛,学术沙龙”探索学科交叉的研究理念、以及注重年轻PI长远发展而非短期KPI考核的人才培养文化……这些理念与思想都与我个人的思想相契合。所以我最终选择选择来到武汉大学,来到高等研究院!很明显,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对的。

记者:从2016年到2022来武汉大学已有六年,您觉得学校及高等研究院有哪些变化?

阴国印:我觉得用“日新月异”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不论是从纵向上审视我们学校自身的变化,还是从横向上与兄弟院校的比较,这几年武汉大学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与引进、科研基础条件建设、校园生活环境改善、师生权益保障及后勤服务等各个方面都在持续推进高质量、内涵式发展,这是所有在校师生都体会得到和看得到的。

近年来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与支持下,在朱院士的带领下,高等研究院在实验室、科研、育人、学生培养等各个方面也取得了卓有成效的发展。入职伊始,学院的实验楼(当代楼)尚在建设中,没有现成的实验空间,仅在信息学部有一层楼的行政办公室,发展到现在,学院十多位老师都有了自己独立的实验室,且每年高水平论文的数量和质量都在不断创造新的记录,从中也可窥见学校和学院日增月盛、稳步前进的生命力。我为自己能在这样的学校中工作感到荣幸与自豪。

记者请问是如何确定“金属迁移”这一研究方向的?

阴国印:化学等实验科学注重以发现某一现象为发端,对其进行深入分析,砥志研思,找到研究的突破点和切入点,继而进行更广泛的应用性研究,在这个不断探索的过程中满足自己的学术好奇心。

一开始,我想做一些关于二氧化碳转化相关的工作,在研究过程中,偶然发现有些反应的副反应是底物发生了金属迁移自偶联的结果。然而,自偶联在合成化学上的意义并不是很大,金属迁移在传统化学里面一直被认为是副反应,关注的人非常少。我当时认为,如果能围绕金属迁移做工作,将这一现象运用到合成一些现有方法不太容易得到的高值化合物中将有很大的空间,这样这一研究方向就确定了下来。

记者您如何看待科学研究的深度广度之间的关系

阴国印:科学研究应该有品位、有格局、有视野。对于年轻的科研工作者而言,所拥有的资源、经费和精力有限,可能更加适合去做“小而精”的研究,“广撒网”式的踩点研究可能会导致一种欠妥的研究取向——什么简单做什么。以我所在的化学领域为例,大多数研究者更偏向去做“小而精”的研究,从一个点开始,研精覃思,到线,到面,再到形成一个丰富的、三维的、成体系的成果。最重要的是,科研工作者应对自己所研究方向的前景真正客观的评价和清醒理性的判断——这方面的研究有没有深挖下去的必要,以及挖下去是越挖越大还是越挖越小。就像如果要开采石油,必然要先勘探地质情况,分析研究前景,勘测清楚之后就要持续深挖,进行专深研究。如果只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浅尝辄止,很难有很大的收获,别人也不会记住到底哪口井是你挖的。

记者根据您的科研经历育人工作认为一个化学专业的研究生应该具备哪些能力?

阴国印:对于硕士研究生来说,首先应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实验技能和研究基础,拥有不断探索的好奇心,培养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不断发问的能力,并且要热爱这个专业,认识到其价值所在。

对于博士研究生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有清醒、独立而公正的判断力。博士毕业时,应该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对本专业本领域的研究有方向性的把握。之所以强调判断力的重要性,是因为有很多学生做研究、读文献、评判一个研究或论文的价值,依赖于“二手评价”、被引频次或期刊水平等外部因素,很少自己去思考论文内容在结构、方法或者逻辑上存在的问题。

记者阴老师,我们了解到您的课题组目前有十余位学生,请问如何看待导学关系

阴国印:我认为在化学这种实验科学领域,导师和学生的关系,应该是一种导与学的合作关系。一个课题组一般有自身较为明确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学生可以与老师共同协商选择具体的研究课题和方法。实际培养过程中,我更加倾向也非常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思考,提出自己的想法,找到自身的兴趣点,与我讨论后,我会给一些建议和意见,然后再去进行实验。对于实验探索中遇到的问题和意外的结果,我会带领或引导他们来分析。总而言之,研究过程中,导师想办法去激发学生自身的兴趣和潜力是非常重要的。

记者网上有种说法称生物、化学、环境、材料是“四大天坑”专业,“化学”被认为是一个“劝退专业”,请问您如何看待这种观点?

阴国印:我觉得这种说法更像是一种“这山看着那山高”的社会心态,大家姑妄听之即可。什么叫“天坑专业”?怎么样叫“坑”?我认为学校的每个专业,乃至于社会上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痛难点和发展点,都有自己的时运和困境。首先,客观地讲,生物、化学、环境、材料这些基础实验科学,构建了我们社会物质文明的基础,这些都是我们这个社会不可或缺的。我认为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其实大多都是对这些专业不是特别了解的人,对于目前我们正在就读或者从事生化环材方面研究和工作的人而言,我们也要做好自身专业的相应宣传和推广工作,正向引导大家增加对上述专业的认识和了解,逐步破除既有的误解和偏见。另外,我认为社会大环境会有它自身的调控机制,当大家都认为生化环材是天坑,没有人去做、去学的时候,这些领域的就业缺口和待遇自然会出现和提高,从业者不必过分担心;如果大家都去学其他热门专业了,一旦就业市场饱和,人才供给大于岗位需求,毫无疑问这些专业的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就会增大。这两年,化学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形势和工作待遇就有了极大的提升。

记者你们作为阴国印教授的学生,可以谈谈对老师的印象吗?

博士研究生李浩阳:加入课题组以来,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阴老师对学生的耐心指导。他经常在实验室通风橱前与我们热烈讨论,或是久久思索,小到产物萃取,大到反应设计,无论实验操作能力还是知识储备水平,老师都耐心地一一指导,这也让我这个实验小白能够克服恐惧,迅速上手,并获得科研的信心。

博士研究生丁超我非常喜欢课题组“1+1+n”的研究模式,阴老师作为指导者参与每个课题,1个学生作为课题的承担主体,组内其他学生参与实验或者讨论。课题组许多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正是在这种模式下孕育出来的。此外,阴老师非常重视和鼓励大家参加体育活动,将每周五晚上定为课题组的运动时间。我们每年也有迎新聚会、年终活动和欢送毕业生等集体活动,阴老师全程参与,大家积极性也很高,团队氛围很好。


跋山涉水的“旅人”,研精覃思的“专家”,言传身教的“战友”,这或许便是多年来阴国印求学、科研、育人的生动写照。“润物无声,风化于成”,他的学术视野与学科热情,他的科研品格、对待实验的严谨态度也正在悄然影响他的每一个学生。

(部分素材来自武汉大学人事部、武汉大学新闻网)

(编辑:陈丽霞)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