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永淳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历史文化类散文的代表作,其对世界各种文明进行了实地考察,为读者带来了别开生面的阅读感受。在漫长的隔离时期,看着国内国外飙升的感染人数,实在感到紧张,于是闲暇之余翻一翻余秋雨的散文,跟随他的文字前往中国各处和世界各地,暂时就忘却了隔离的困窘和对疫情的恐慌。
新版的《文化苦旅》在内容上可以划分为三个方面:中国之旅、世界之旅、人生之旅。因为疫情的缘故,在阅读过程中有了些不一样的感触。
文化中的共情
在中国之旅部分,余秋雨描写了很多深具中国文化底蕴的自然与人文景观。“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在水汽氤氲的都江堰和幽深静谧的青城山,他在相邻两景之间感悟着中国哲学的奥秘;走进苏东坡人生中的重要驿站——黄州,在这里“优美的诗文是一种挣扎和超越”;或找一个微雨的黄昏,最好是晚春季节,在苏堤上独自行走,思考杭州“先有生态后有文化”的建设理念,正因为把自然生态放在了首位,才有了“人间天堂”的苏杭。
不管是否亲临这些地方,对于中国人来说,这些地名太过熟悉,在古诗词里,在幼时的读本里,或者在历史典故里,我们早已相识。潜移默化之中,它们已然变成洛特曼(Lotman)所说的文化语码,中国人一读到这些文字,便会产生一系列联想,酝酿成无数难以直言只能意会的微妙情感。
说到这里,疫情期间,看到全国各地的新闻,尤其是武汉的消息,总是让我心头一紧。还记得梦中迷失在街道口的地铁里,找不到回武大的路,满头大汗地醒来,才知道对“珈”的思念是有多深刻,武汉这两个字,早已在心中留下了文化印记。看着世界各地的华人对武汉的援助,我想对于很多人来说,家与国都是以这种方式,牵起无数思念的。
人生本来并没有牵挂,在文化中浸润成长,才有了无数远方的共情与触动。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山川、海洋和河流从地理上将人进行了分离,从而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文化体。个人的观念和行为又深受所在文化环境的影响。
还记得书中余秋雨到达罗马时,发现绝大多数市民在公共假期都会全家外出度假,对比中国人的加班常态,不由感慨两国在文明生态的重大差异。
文化的差异或许很难让不同文化体之间的人完全理解对方,但推卸责任、用偏见和歧视的眼光看待其他国家只会让人类更深地走入困境。
“事实早已证明,而且还将不断证明,很多邪恶行为往往躲在‘民族’和‘国家’的旗幡后面。我们应该撩开这些旗幡,把那些反人类、反社会、反生命、反秩序、反理智的庞大暗流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并合力予以战胜。否则,人类将面临一系列共同的灾难。大家已经看到,今天的绝大多数灾难,已经没有民族和国家的界限。”
文化之间的隔阂也发生在疫情期间,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东边的口罩,西边的厕纸”。早期,很多国家对中国人戴口罩防病毒不理解。对中国人来说,戴口罩有多种用途,但对于很多其他国家人来说,戴口罩意味着“患病”。后来境外疫情加重,很多中国人对外国人抢厕纸的行为表示迷惑。抢购风潮最早来自日本,后来在欧美也蔓延开来。而探寻其原因,日本的“厕纸危机”源于石油危机、地震和媒体炒作等多方面因素,并非凭空产生。所以,文化的差异体现在方方面面,但并不意味着,文化体与文化体之间不能够互相尊重、和平共处。
我很喜欢日本捐助防疫物资时附上的那句诗词,“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不管文化背景有多么不同,我们都生活在同一个地球,艰难时刻,互相尊重与守望相助最为珍贵。
创造的苦旅
书中的最后一部分是人生之旅。“高贵的生命要创造文化,必然会经历坎坷。因此我所说的‘苦旅’并不是旅行之苦,而是指创造之苦。由创造之苦连接成了人生旅途,这便是文化的宿命。”
余秋雨在这一部分叙述了一些著名上海文化名人的故事:历经磨难却依然充满创作激情的导演谢晋、敢于说真话的百岁老人巴金、终生奉献给话剧事业的艺术家黄佐临……在坎坷岁月中,他们创作的优秀作品,既是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也激励着人们追寻真理。
“中国文化几千年,严重缺少‘辨伪机制’。进入近代之后,又未曾像西方一样经历实证主义的全民训练,因此这个弊病一直没有克服。事实上,许多看似‘铁证如山’的指控,全是假的。”
过去的文化人所经历的苦难,在现代社会依然存在,甚至变得更加严重。信息传播的便利和自媒体的蓬勃发展,使得真相变得越发扑朔迷离。有时候,真相被掩埋;有时候,谣言被追捧。正如余秋雨所说,现代社会需要更多理性的思考与辨伪的能力。
最后想用书中的一句话结尾:“在读了很多书,经历了很多很多灾难之后,我终于蓦然醒悟。发现一切文化的终极基准,人间是非的最后衡定,还是要看山河大地。说准确一点,要看山河大地所能给予的生存许诺。”(选自图书馆“一期一书”阅读活动,作者系武汉大学2016级文学院毕业生)
(编辑:相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