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首页 >> 专题报道 >> 正文

【党史人物】陈潭秋:从武大学子成长为一个革命者

发布时间:2021-04-13 16:25 来源: 阅读:
A A A

作者:涂上飙

陈潭秋

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为推进教育,国民政府决定在全国建立六大师范学校,以培养教育救国所需要的师资。1913年,经过准备,在原湖北方言学堂的旧址上,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建立。学习日本的教育模式,设立国文部、英语部、历史地理部、数学物理博物部4部。

学校开办两年后的秋天,陈潭秋考入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读预科,一年以后转为本科,入英语部学习,1919年6月毕业。在校学习时,他是一位勤奋刻苦的同学,学习了包括伦理学、心理学、教育学、英语、英文学、国文、国文学、历史、哲学、美学、语言学、体操等课程,成绩都十分优异。

作为一所新办的学校,高师的学习氛围十分浓厚,学生学术团体纷纷涌现。英语部的学生们为提高英语训练机会,成立了“英语谈话会”。陈潭秋不仅是英语谈话会的一员,而且是其中一名十分积极的成员。在活动中,他经常演讲,曾以《教育为中国之急务》为题进行过专门演讲。

陈潭秋在读书时就十分活跃,与很多同学都结下深厚的革命友谊。当时他与同校的章伯钧(中国政治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中国农工民主党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朱光潜(现当代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钱亦石(教育家、理论家、社会活动家)、杜佐周(著名教育学家,曾任国立英士大学校长)、沈刚伯(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学者,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曾昭安(现代数学家、数学教育家、武汉大学教授)、何定杰(脊椎动物学、无脊椎动物学、遗传学家,武汉大学教授)等都是十分要好的朋友。在他的影响下,钱亦石、何定杰后来都积极投身到革命运动之中。

1916年武昌高师英语部一年级学生合影,后排右三为陈潭秋(时名陈澄),右一为章伯钧

1919年6月,陈潭秋从学校毕业。毕业以后,他并没有离开学校,而是以学校为基地从事革命活动。所以母校是他革命活动的阵地之一。

1920年底至1921年初,陈潭秋为了更好地开展革命工作,兼任了武昌高师附属小学的教师。

1915年9月,武昌高师开办的附属小学

1921年7月,陈潭秋参加了党的“一大”,以后在社会上的活动更多了,但仍然十分重视附小的工作。在他的影响下,武昌高师附小有一批教员如钱亦石、张朗轩、江子麟等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成为武汉地区最早的一批共产党员。1922年秋,陈潭秋兼任附小五年级班主任,教授国文和历史。在他的努力下,一批进步师生逐渐团结在他周围。他们通过阅读进步书刊,革新教学内容,从事革命宣传。当时,陈潭秋和董必武一道还组织了社会主义青年团。陈潭秋经过努力,把武昌高师等校在“五四”运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青年20多人吸收到团组织中来。这些团员有的不久加入了党组织,有的成为大革命时期的革命骨干。

通过陈潭秋的努力,附小的毕业生有的考入附中,成为学生运动的积极分子,有的(年龄较大的)被送往广州黄埔军校学习,有的由党组织送往苏联学习。著名的军事家、外交家伍修权就是这一时期由陈潭秋、张朗轩保送离开高师附小前往苏联的。

可以说,在陈潭秋等共产党人的努力下,武昌高师附小是当时武汉地区培养革命青年的摇篮之一。当时党的许多重要会议在附小召开。直到1926年附小改为省立第一小学后,党的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还在那里召开过。所以董必武回忆武昌高师附小时说:“武昌高师附小有一个时期简直成了湖北革命运动的指挥机关。”这些都与陈潭秋的革命活动及影响分不开。

1926年,北伐军攻下武昌城并建立了武汉国民政府。为整顿和改革教育事业,武汉国民政府决定将国立武昌大学、国立武昌商科大学、湖北省立医科大学、湖北省立法科大学、湖北省立文科大学、私立文华大学等学校合并组建国立武昌中山大学(亦称第二中山大学)。陈潭秋与董必武、钱亦石成为学校政治训练委员会委员,负责政治训练工作。国立武昌中山大学在当时被称为“红色学校”,是共产党的大本营,是进步力量的“机关总部”。这与陈潭秋等人的政治训练工作不无关系。

国立武昌中山大学建立以后,以陈潭秋、董必武为代表的一批共产党员进入,他们一边从事教学,一边进行革命活动。出席过中共一大的5位代表,除了董必武、陈潭秋外,还有李达、李汉俊、周佛海都在学校。当时,董必武、陈潭秋为学校政治训练委员会会员,董必武、李汉俊、周佛海为学校筹备委员会委员,李达为教员。

为推动革命形势向前发展,他们积极投身到大革命的潮流之中。1927年3月20日,董必武、李汉俊和钱亦石在学校举行演讲。

这个时期,正是蒋介石右翼势力准备分裂统一战线的时候,学校在董必武、陈潭秋等人的领导下,同蒋介石为首的右翼势力进行了坚决的斗争。1927年4月16日,在他们的支持下,学校的山东籍学生与武汉中央政治学校的学生一道到国民党中央党部请愿,强烈要求改组由右派把持的国民党山东省党部,撤换山东省党务特派员王乐平。23日,学校的学生还参加了武汉各界民众在武昌阅马场举行的30万人的讨蒋大会。

由于学校的革命基础较好,在革命的紧急关头,1927年4月27日中共五大开幕式在原武昌高师附小的小礼堂旧址召开。董必武、陈潭秋参加了会议,会上讨论了无产阶级领导权、小资产阶级同盟军、建立革命民主政权等一系列革命的根本问题。

在土地革命时期,陈潭秋曾担任过中共湖北地委书记,中共江西、江苏、满洲、福建等省委书记,中央工农民主政府粮食人民委员等职。1943年9月在新疆壮烈牺牲。

(作者系武汉大学档案馆馆长,转载自涂上飙编著《武汉大学故事》一书,长江出版社,2017年)

(编辑:付晓歌)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