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武大

首页 >> 媒体武大 >> 正文

【光明日报】让我们记住这批“农田院士”

发布时间:2017-08-31 09:13 来源: 阅读:
A A A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朱英国从事科研的半个世纪里,他脚步不停地穿梭于海南、广西、湖北三地,追逐着育种的春天,风雨无阻地出没在田间地头,为稻苗除虫灭害,被誉为“农田院士”。田间的稻谷收割了一茬又一茬,不变的是他在田间躬耕的身影。这个身影代表的是每一位为中国人民吃饱、吃好、吃得安全而殚精竭虑的农业科技人员。

  中科院院士李振声从事科研55年,率先在小麦领域实现了突破,培养出的“小偃6号”成为我国小麦育种的重要骨干亲本,增产小麦超过150亿斤。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名满天下却仍然在农业科研第一线辛勤耕耘,作为第一个发现杂交水稻优势的人,他并没有止步于这一发现,而是不断攻克着新的难关,在杂交水稻研究的每个阶段都站在前列,引领方向。

  1994年,《世界观察》杂志曾刊登了一篇名为《谁来养活中国?》的报告,作者莱斯特·布朗用长达141页的篇幅指出,随着中国人口的增长,粮食需求也将急剧增长,而中国的粮食生产却不能同步增加,中国将无法满足自己的粮食需求,陷入“粮荒”。

  从世界担忧“谁来养活中国”,到解决贫困人口温饱取得巨大成果,2004年至2015年,中国粮食生产实现“十二连增”,到2015年,中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2143.5万吨,中国在粮食增产上迈出了跨越性的步伐。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国家的一大步,是人民的无数小进步构成的。每一粒粮食产出的背后都凝结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汗水。大批农业科技人员前赴后继,躬耕于农田,为科技兴农献出了毕生心血。朱英国是一个个体,也是一个缩影。扎根田间,反复试验筛选优质样本,亲力亲为培育幼苗,日日仔细观察,细心呵护……“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这是无数农业科技人员的共同特质,也是对他们的最好写照。

  生长在新时代,人们已经几无饱腹之忧,但是我们绝不能忘记“粒粒皆辛苦”的真谛,珍惜每一粒来之不易的粮食。朱英国离开了,但是他为中国培养了红莲、马协等优良品种,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农学家,广大农业工作者们,必须传承其精神,继承其衣钵,接过科技兴农的接力棒,奋斗在农业的第一线,致力于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为田野间的农民,为广大的中国人民提供最坚实的温饱保障。

(作者:尹双红)

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7-08/29/nw.D110000gmrb_20170829_2-04.htm

窗体顶端

(稿件来源:《光明日报》2017年8月29 本网编辑:吴江龙)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