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争先,科技报国。5月30日是首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在节日来临之前,我省举行科技工作者代表座谈会。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尔肯江·吐拉洪与省内知名院士、专家及一线科研工作者探讨科研成果转化等问题,就科研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分析。
“最易转化项目”遭遇资金短缺瓶颈
张俐娜,武汉大学第一位女院士,也是第一位获得国际纤维素与可再生资源材料领域最高奖项“美国化学会安塞姆·佩恩奖”的中国人。她致力于“绿色化学”,凭借独创的一种低温水溶剂,解决了最难溶解的生物质大分子——纤维素和甲壳素溶解的问题,由此打开了一条利用可再生动植物资源的新通道。这一技术全球领先,能将农业废弃物麻、麦秆、稻草、甘蔗渣等物,提炼纤维素原材料,应用于食品、陶瓷釉料、日化、纺织等行业。
“我们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资金短缺。在业内,这项技术被认为是最容易转化的项目,但是现在看来路还有点长。”座谈会上,77岁高龄的张俐娜说,“以前也和一些工厂谈过合作,但是工厂重利润,投100万元希望获得1000万元利润。科研有风险,我们的成果能否成功转化为经济效益,受很多因素制约,周期也存在不确定性。”
据她透露,最近她与四川某集团达成了协议,计划组建产学研联盟,共同为这项技术探出一条新路。
十年冷板凳不算长“稻米造血”靠坚持
除了资金,科研工作者能否“耐得住寂寞”,也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5月16日,全球首创的“稻米造血”生物技术“植物源重组人血清白蛋白注射液”,获国家食药监总局药物临床试验批件,进入人体临床试验阶段。“稻米造血”,就是从稻米中提取人血清白蛋白,用于多种疾病的辅助治疗。如果这项技术市场化,将改变如今国内60%以上血浆靠进口的现状。
武汉禾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代常,被称为“稻米造血”第一人。为了这项技术,他从2008年就开始投入研究。“当时没有一个人支持,都认为是天方夜谭。2011年终于有了成果,走出实验室进入中试阶段。到现在,又过了6年,流转土地搭建生产车间,对接资本……我们经历了很多预想不到的困难。而要真正投入市场用于临床治疗,缓解血荒,预计还需要5年时间。”杨代常说,“如果没有耐心、不能坚持,科研工作往往会半途而废。”
科技转化需要专人让科学家专心搞研究
“在国外,有专门的职业经理人队伍,负责科研成果的转化及市场运营。而在国内,相关职业经理人欠缺、专门的科技中介机构也不多。我们期待建立完善的职业经理人制度,让科研人员安心搞技术。”武汉大学国际软件学院院长崔晓辉说。
崔晓辉认为,制约湖北科技发展的因素,除了缺乏专业人才和中介机构的对接外,湖北风投机构的资本开放度也不如北上广深等城市,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也有待改进。
http://ctjb.cnhubei.com/html/ctjb/20170524/ctjb3115006.html
(稿件来源:《楚天金报》2017年5月24日 本网编辑:吴江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