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初,面对日军铁蹄侵入华北、华东的步伐日渐加快,为了躲避战火,武汉大学决定西迁乐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武汉大学600余师生携带着重要的图书、仪器,溯江而上,几经辗转,最终抵达乐山。从此,武汉大学师生与乐山结下了不解之缘。
A
西迁:选准校址两月搬迁到位
1938年2月21日,武汉大学召开第322次校务会议,商议迁校事宜,决定迁至四川乐山。
据乐山知名文史专家唐长寿介绍,当时武汉大学就西迁的选址问题考察了多个地方,最终决定西迁乐山。原来,当时的乐山没有专科以上的学校,因此非常欢迎武汉大学西迁乐山;此外,乐山位于三江汇流的地方,水陆交通非常便利;另外,乐山的物产丰富,民风淳朴。
就这样,1938年3月,武汉大学师生共600余人,采用自由组合方式分批乘船沿江而上。
文史爱好者、长期致力于武汉大学在乐山办学历史研究的张在军告诉记者,1938年4月29日,武汉大学正式在乐山复课,暂定名为“国立武汉大学嘉定分部”。至当年7月,王星拱校长抵达乐山后,正式易名为“国立武汉大学”。国立武汉大学文学院和法学院、图书馆“落户”乐山文庙,理学院“落户”高西门外的李公祠(现白塔街附近),工学院“落户”三育学校(现乐山师范学院),学生男生宿舍主要在龙神祠,女生宿舍则位于现在的白塔街。
此后八年,武汉大学师生扎根乐山这个“第二故乡”,潜心学术,立志救国,与乐山市民互帮互助,给乐山留下了一段宝贵的回忆。
B
扎根:物力维艰不忘严谨治学
民族危难、国运凋敝之际,武汉大学的师生在乐山,面临极其艰苦的物质条件,却依旧坚守读书人的风骨,不忘肩上潜心学术、抗日救国的历史使命。
今年92岁的谢光明,当年是国立武汉大学的会计,他说,当时物资贫乏,物价飞涨,生活异常艰苦,即使是大学教授,其收入也不足以养活自己和家人,学校的老师们为了维持生活也到乐山当地的中学代课、打工,就连王星拱校长全家也只租住在一个农家小院里,平时种菜养猪,儿子到工厂做工,女儿到小学兼课。
除了老师教学环境艰苦,由于连年战火,大多数学生与家人失去了联系,断了经济来源,只能通过打工维持生活;学校和住宿条件也比较简陋,学生没有桌子复习功课,只能去公园、茶馆看书学习,同学们吃的饭因为饭中有不少泥、稗子等杂物,被戏称为“八宝饭”;还有一些学生没钱吃饭,每顿就以豆花充饥。许多同学穿的鞋子都开了“口子”,鞋底磨穿了,就用一张纸垫上再穿。“但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武大西迁时期却培养出了14位院士和大批学者。”谢光明告诉记者。
物力维艰并未阻挡武大师生追求学术的坚定信念。1944年,从乐山一中毕业后,夹江人卢仕俊经过严格的考试,顺利成为国立武汉大学数学系学生。卢仕俊回忆说,当时数学系学生特别少,但并不能因为少就“扩招”,而是严格考察,1944年他入学时,数学系只有5个学生。
武大师生执着的学术精神和突出的科研成绩,使得武大与当时同处大后方的西南联大、中央大学和浙江大学一道被誉为“四大名校”。
C
坚持:心系家国开展救国运动
武大师生也时刻心系抗日救国的使命,发传单,组织游行,时常深入群众,宣传抗日救国的思想。谢光明回忆说,当时武大爱国师生成立了“抗战问题研究会”和“岷江读书社”等抗日救亡组织,以研讨会、歌咏、演出和壁报、漫画等形式,在乐山人民中间广泛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据谢光明老师回忆,在一次游行中,有5名老师和若干学生被捕,武大同学为了展开营救,当晚扎破了运送被捕学生和老师的汽车轮胎。
1939年8月19日,日军空袭乐山,顷刻间,乐山城变成了一片火海,7000余名无辜百姓丧生。虽然武汉大学的主要校址未遭到轰炸,但也有5名学生遇难,18名教职员工受轻伤,数名教授的住所被烧毁。“当时在武汉大学任教的著名文学家叶圣陶先生的家就化为一片废墟,日记和文稿均被毁,全家只从火海里抢出了几件衣服。”谢光明说,当大家都忙着避难的时候,武大学子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迅速奔走施救,叶圣陶先生见此情景由衷感叹道:“教育奏效,青年有为,舍己为群,何事不成!”
卢仕俊则回忆道,当时乐山有一种流行病叫“火巴病”,患者四肢无力,但却因为不知病因,无法医治。武大校医董道蕴和乐山本地医院医生共同研究,发现是因为食盐中含有的氯化钡有毒,于是提炼出中草药中的马前子碱分发给乐山市民使用,帮助乐山人彻底治愈了这一顽疾。
在乐山办学的八年,武汉大学的师生苦其心志,写下了武汉大学校史上多彩辉煌的一页,同时也为乐山注入了新的精神与活力。
D
互助:
相濡以沫共写良好风尚
正是在不断的交往中,武汉大学与乐山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很多武大的学生和老师,也在乐山当地的中学、小学任教,乐山的教育水平有了跳跃式的发展。据卢仕俊介绍,他在乐山一中读书的时候,老师就是武大的助教,还带他们参观过武汉大学的实习工厂。武大开办的附属中学,在武大迁回武汉后留归乐山(即现今的乐山四中)。武汉大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乐山市民的文化素养,很多乐山当地的学生在中学毕业后,也选择报考武汉大学,1938年4月武大在校的乐山籍学生仅仅一名,到1946年就有30多名。
乐山师范学院正处级调研员罗松乔介绍,武大师生为乐山带来了新技术,支援乐山工业发展。当时,武汉大学的学生经常帮助乐山当地的造纸厂维修设备;武大机械系教授郭霖曾为乐西公路设计了大渡河上专用的汽车渡船,对该路的贯通起了重要作用。
“那时候,我们和乐山市民就是一家人,乐山全城随处都是武大的师生,茶馆、河边看书学习的很多都是武大学生;学者、教授们经常上街。由于课堂和宿舍散布在乐山城里,武大师生经常穿行于街道小巷间,去上课或者回家。”据一些武大在乐山的老校友回忆,那时候,可以说是校在城中,城在校中,乐山与武大,在十四年抗战中,血脉相连,患难与共,诠释了民族自强之精神。
感谢文史爱好者张在军对本文涉及史实的校正
http://www.cnepaper.com/sjdsb/html/2015-07/22/content_3_1.htm
(稿件来源:《三江都市报》2015年7月22日 本网编辑:吴江龙)